1998年,耶魯大學哲學系邀請了羅蒂等當今世界最著名的哲學家,一起討論“哲學是什么?我們這些哲學家正在做的究竟是什么?我們應當做什么?”本書收錄了此次會議上阿佩爾等六位哲學家從自身的哲學觀出發(fā)對“哲學是什么?應該是什么?”這一問題進行解答的六篇論文。他們雖然出自不同的學術傳統(tǒng),但都表現(xiàn)出融通英美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盡量
生死問題是人類的終極問題,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又面臨著安樂死、器官移植、克隆人等諸多新挑戰(zhàn)。傅偉勛于此博學智思,為這個古老而新鮮的問題展開了一個新的、開放式的解答路徑與詮釋視域,并以其豐厚的學術素養(yǎng)和深邃的人生洞察力,建構出現(xiàn)代"生死學"學科雛形,其中的內(nèi)核"生死哲學"更是貫穿古今、意蘊深厚,然又未被整理而成完整嚴密的體系。本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主辦!恶R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總第13輯,對習近平同志關于“推動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系列講話精神做了深入解讀和闡發(fā),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史、社會形態(tài)與歷史發(fā)展理論、歷史唯物主義與價值論等領域的問題展開了視野廣闊而又有理論深度的學術探討,同時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鄧小平
《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是湖北省道德與文明研究中心、國際價值哲學學會和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合作編輯出版的國際性學術集刊,用中文或英文發(fā)表從哲學的角度探討價值和道德問題的文章,也發(fā)表研究價值論和倫理學理論與實踐方面前沿問題的新作。《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2014年卷)》收錄有邁克爾·斯洛特、大衛(wèi)·安德魯斯等當代西方哲學家文章的翻
生發(fā)于社會,演繹于概念的自由,以思想移居的方式構造了自身的歷史。社會史與概念史交織的每一個時段都以思想驛站的方式標度著人類對自由的領悟水平。因此自由的概念史與自由的社會史的統(tǒng)一與分裂,并不是自由理論的斷裂,而是關于自由的意識從萌生到成長為人類的尊嚴和價值的精神內(nèi)核的一個曲折過程;不是自由理論的革命,而是伴隨著自由
吉林大學哲學學科堅持不懈地進行哲學基礎理論研究,努力通過哲學基礎理論的研究來促進哲學的理論創(chuàng)新,并把理論創(chuàng)新的成果轉化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思想力”,形成了吉林大學哲學學科獨具特色的思想傳統(tǒng),在哲學基礎理論的一系列重要領域取得國內(nèi)矚目的重大成果,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孫正聿結集出版《哲學基礎理論》
《知識分子圖書館:辯證法的效價》根據(jù)辯證法的三個階段(黑格爾,馬克思,以及最近一些后結構主義者對辯證法的攻擊)對從中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理論探討,把它們置于商品化和全球化的語境之中,借鑒盧梭、盧卡奇、海德格爾、薩特、德里達和阿爾都塞等思想家的著作,通過論述辯證法從黑格爾到今天的發(fā)展變化,尤其是通過論述“空間辯證法”的形成,對
本書從我國當前由于財富的急劇膨脹帶來財富領域的“財富異化”和“財富幻象”等等“虛假發(fā)展”現(xiàn)象的分析入手,從發(fā)展倫理學的視域審視、反思、批判了當前“以物為本”財富觀在倫理層面的缺失,提出了推動當代社會財富觀念轉換、實現(xiàn)和諧財富發(fā)展的倫理對策和建議,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并確立了適應社會進步的新型人本財富觀念,從而有效避免和解
本書遴選中外優(yōu)秀文學作品,從生命教育的角度為青少年讀者進行諸多人生問題的解答。在不斷走向成熟的路上,我們告別童年,告別青澀、魯莽的自己,但始終留在心底并激勵我們的,是記憶中那些不變的感動。父母養(yǎng)育我們,朋友鼓勵我們,陌生人感動我們,大自然慰藉我們,我們沐浴著感恩的輝光微笑前行!那些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為我們的成長注入滿滿
泓露·沛霖編著的《生命的智慧》闡述了生命無常,人生有變,斗轉星移,澗海桑田。生命在改變,生活在改變,一切都在改變。所以,悲觀失望時,不要自怨自艾,春風得意時,不要忘乎所以。隨遇而安才能成就自由自在的生命狀態(tài),因為它順應了”一切都會過去”的生命法則。在生命的法則里,不要忘記,生命是一個永無休止的歷程,我們不應該過多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