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先生在研究西藏歷史及藏傳佛教等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該書編選其部分藏學研究成果,同時收錄其在研究、探索過程中的所遇、所想、所感,與陳寅恪、費孝通、趙樸初、顧頡剛等先生們的交往等。在展示藏傳佛教歷史和精神內核的同時,也使得我們從一側面更加深入地了解王堯先生。
本集收入著者文史論文四十四篇,內容包括著者所撰學術論文、學術札記、圖書序跋、補正(如《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補正)、糾誤(如《清代人物傳稿》糾誤)等,著者較為重要的中文學術論著多已收入。作者馬泰來先生曾先后師承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饒宗頤、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何炳棣和錢存訓先生,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香港大學圖書館副館
本書擇選了記者、出版家鄒韜奮先生一生的筆耕當中*代表性的篇目,分為四輯,涵蓋政論、人生隨筆、書評、游記、出版雜談等不同主題。這些文章體現了他身為新舊、中西文化沖撞與匯合時期的知識分子的精神面貌,傳遞了他面對民族危亡迫近眼前的急切思慮,也是他身為師長、身為讀者的好朋友所奉獻的懇切之談。
本書旨在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學術交流,特別關注與展示中國語言文學研究領域里的研究新成果,追求學術品位與研究價值。本書主要關注語言文字研究,古文獻學研究,網絡文學研究,比較文學與接受美學研究。本書均切合學術前沿問題,質量上乘,原創(chuàng)性很高,值得參考和借鑒。
《區(qū)域》由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主辦,為跨學科和跨文化的人文研究叢書,其宗旨是立足人文學科的具體問題,在跨學科和跨文化視野中探討中國人文學科的新領域、新途徑和新方法,力圖在長期學術積累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學術范式。本輯內容豐富,有很多論文觀點新穎,理論性強。在非常廣闊的世界關系中闡釋、理解中國的“史”的傳統(tǒng)及其
本書是梁漱溟先生對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歷屆(1932-1936)研究部同學,在朝會時講話的部分筆錄所集成。本書非系統(tǒng)的學術講演,而只是對同學之日常生活有所詔示啟發(fā),或自同學提出之問題,予以當下指點;蛘務撊松摒B(yǎng),或講述治學方法,或議論社會、學術文化等問題,莫不本于作者個人感悟,出自切身體認,涵蓋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對中國社會發(fā)展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包括對中國道路問題,中國法治問題、中國經濟問題、中國崛起與世界發(fā)展的關系、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關系、人類文化與文明等等,作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表明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建設思路。
《電波啟示錄/房龍真知灼見系列》一共40篇短文、演講、布道、會談,是房龍的談話節(jié)目內容的真實記錄和再現。房龍在節(jié)目中,為聽眾講述了人類的各種故事和歷史,評價了各種歷史英雄人物,以及自己多年的思考心得。
本書呈現的是作為思想家的沈從文的真實面貌。他對人生與命運的哲理思考,予人以特別的啟迪;對人性及現實的批評,因其深刻的洞察力而發(fā)人深省;對新中國的遙望與設計,因其赤子之心而令人感動。
本書收錄了2008-2011年間來自澳門、臺灣和內地,主要以澳門本地為主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的學術論文。內容主要涉及政治、行政、基本法、法律、社會、文化藝術、歷史、教育、文學、經濟、語言翻譯等各個領域,上述各個領域各選取5-10篇文章。這些文章皆已經發(fā)表過,并且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在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