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代表了我們兩種看世界的眼睛,一種是堂吉訶德的眼睛,一種是桑丘的眼睛。對堂吉訶德來說,他要戰(zhàn)勝的是巨人。對桑丘來說,這只是一座磨坊。
故事始于一場神秘而模糊的移民。男孩大衛(wèi)和老西蒙在通往新世界的船上偶遇,他們都被抹去了從前的記憶和身份,要在諾維拉開始新生活。西蒙靠直覺認定了大衛(wèi)的母親伊內(nèi)斯,就這樣組成了家庭。
男孩不肯上學(xué),聲稱早已懂得了真實的語言和數(shù)字,他*愿意閱讀的,是一本兒童版《堂吉訶德》。上了年紀的西蒙所知道的一切,不停經(jīng)受著男孩刁鉆的提問和挑戰(zhàn)。
或許,在新的世界里,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
新移民故事(代中譯本序)
一
庫切新作《耶穌的童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難民的孩子,名叫大衛(wèi),他和家人失散了,不知道他母親的名字;上船時他帶著一封能夠說明情況的信件,但是信件弄丟了;于是,一個名叫西蒙的老人帶他去尋找母親,在他們移居的那個新國家里,這一老一少相依為命,開始新生活……
故事主角有一個身世不明的背景,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其父母和親友。男孩的身世只剩下一個浮現(xiàn)在背景中的畫面:上船時他帶了那封信,信塞在一個小袋子里,用繩子掛在脖子上。
讀者可以從這個畫面猜測,男孩的母親把那封信塞在小袋子里,用繩子掛在他脖子上,這么做是否已經(jīng)別有打算了?換句話說,男孩在船上即便沒有把信弄丟,其實也是找不到母親的?這種事情發(fā)生在難民船上并不稀奇,他的親人也許無力撫養(yǎng)他。因此,他是個棄兒;沒有過去(不知道母親名字),也沒有未來(被孤零零扔在難民船上),甚至沒有姓名(他的名字大衛(wèi)是難民營里的編號);在這個必須有所歸屬的世界上,他像滾落在縫隙里的一枚硬幣。
讀小說開頭幾章,并不清楚它要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也不清楚書名耶穌的童年是什么意思,具體喻指什么,和故事里的男孩有何關(guān)聯(lián)。但是,這個書名也給人的想象帶來某種張力。
男孩大衛(wèi)半閉著眼,吮吸手指頭,跟著老人西蒙在諾維拉市流浪,在該市的難民安置中心覓得棲身之所。他是個有趣的孩子,智力上甚至有某種天賦。碼頭工人下棋輸給他,對他說:你里面真的有一個魔鬼哩。
體內(nèi)有個魔鬼的小孩也需要父親和母親,尤其是身在異國他鄉(xiāng),需要有人給他喝水、吃飯,需要游戲和玩伴,需要上學(xué)念書……尤其是當黑夜出現(xiàn)魔鬼般的聲音時,更需要有人安撫這顆瑟瑟發(fā)抖的幼小靈魂。
小說第九章,大衛(wèi)唱了一首剛剛學(xué)到的德語歌謠(歌詞大意是:誰這么晚了還在夜里徜徉,是風嗎?/那是肩上背著孩子的父親;/他摟著男孩的手臂,/給他安全,讓他溫暖。),他不明白歌詞的含意,卻唱出了老人西蒙和孩子大衛(wèi)之間相依為命的情感。西蒙替孩子尋找母親,在這個過程中既當?shù)之攱,充當孩子保護人,正如歌中所唱給他安全,讓他溫暖。他們那種稱不上是父子的父子關(guān)系,其柔情和依戀,絮語和關(guān)懷,是小說敘述中非常動人的部分。
孩子用清澈童音唱的那首德語歌,是來自歌德的敘事詩《魔王》。庫切在一篇評論波蘭作家布魯諾·舒爾茨的文章中提到過它,說的是舒爾茨本人講述的一個童年畫面:父親在黑暗中大踏步走著,給摟在懷中的孩子說著安慰話,但孩子聽到的卻全是黑夜的不祥召喚。舒爾茨八歲時,母親給他讀歌德的《魔王》,給他留下神秘恐懼的印象;它構(gòu)成了作家生命早期的想象,那個神話學(xué)的童年,他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秘密和本源。
庫切新作是否源自這個父子穿越黑夜的神秘畫面,我們不得而知。從歌德的敘事詩片段(及其隱含的舒爾茨典故),也許可以看到其靈感的部分來源。
大衛(wèi)的故事逐漸閃爍奇異的成分,某種說不清是神性還是魔性的孩童意味,隱隱透露這個畫面所昭示的神話學(xué)淵源。故事單純的形式蘊含著普洛透斯(Proteus)變幻不定的形相,亦即童年舒爾茨聆聽《魔王》時為之感到驚恐又迷戀的東西黑夜的不祥召喚,它被堅固的成人世界驅(qū)逐,被教育和理性一再否決,卻對孩童和藝術(shù)家的耳朵構(gòu)成誘惑。庫切在這篇小說中引用《魔王》片段,看來并非偶然,和舒爾茨的思想多少有點關(guān)聯(lián);也就是說,每一次藝術(shù)創(chuàng)作都是對成人世界的解構(gòu)和逆反,試圖返回那個支配我們想象力的源頭,我們神話學(xué)的童年,正如大衛(wèi)的故事是以魔術(shù)般的大逃亡結(jié)束,透射一道機靈的熒光;主角身披隱形人斗篷,帶著他的養(yǎng)父、養(yǎng)母和愛犬,還有途中遇到的朋友,進入前方?jīng)]有邊界的新生活……
《耶穌的童年》寫一個孩子的故事,寫移民的童年,寫童年生活的奇異和現(xiàn)實。這是作者以前沒有寫到過的。老人西蒙是這個故事的頭腦和骨骼,孩子大衛(wèi)是這個故事的靈性和血液。這一老一少是作為流浪的難民,也是作為大城市里的公民在讀者的視線里活動;而大城市里的公民身份在故事敘述中凸顯出來,顯然被賦予人文主義的寓意;也就是說,在人的覺醒和機遇、交往和溝通中,寄托某種改善世界的努力。
庫切的作品可以用克萊斯特的句子描述我的靈魂深受重創(chuàng),當我把鼻子貼向窗戶時,幾乎連一縷陽光也會刺傷我!兑d的童年》仍是以往那種專注的近景敘事,卻不乏喜劇性元素,不乏生動的祈愿:讓頑石般的消沉溶解于公民生活的點點滴滴;這里的生活不止是一兩個人,還有其他男女加入進來,像一個尋尋覓覓的派對。
讀到第二十七章,醫(yī)院歡聚那一幕,覺得這部小說也像電影劇本。不僅是指它的場景和對話,也是指它的鏡頭感十足的喜劇風味。庫切的作品一向富于畫面感,注重敘事場景的切換和剪輯!兑d的童年》拍成一部低成本電影,或許和阿巴斯的影像一樣質(zhì)樸、詩性,富于人道的寓意?
(以下略)
許志強
J.M.庫切:
南非當代著名小說家,被評論界認為是當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兩度獲得布克獎,并于200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1940年出生于南非開普敦,現(xiàn)居澳大利亞。
文敏:
譯者,畢業(yè)于杭州大學(xué)中文系新聞專業(yè),專職記者工作之余翻譯有J.M.
庫切的小說《等待野蠻人》《內(nèi)陸深處》《耶穌的童年》等;保羅·奧斯特小說《紐約三部曲》等;唐·德里羅小說《人體藝術(shù)家》等。共譯有四百余萬字四十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