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力圖在提高學術性的同時,站在學術前沿,結合當前我國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重要經濟問題和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分析,內容涉及教育盈利、過度教育、教育財政轉移支付、高校學費、教育利用資本市場、私立高等教育產權等。
《教育經濟學》從構建廣義的教育經濟學體系出發(fā),以教育資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和制度合理安排為中心,在闡述學科基本理論、研究專業(yè)領域核心問題的同時,探討和及時反映學科領域的新成果、新理論。在研究內容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合當前我國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經濟問題和經濟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分析,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在研究方法上,力圖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嘗試性地開展多學科研究,創(chuàng)建跨學科的有特色的知識體系。
教育經濟學是我一直研究和教學的一個主要領域,這本書就是在我多年教學和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在教育經濟學教學和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由于受國內教育實踐和改革進程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教育經濟學學科體系并不十分成熟,對某些研究方法的過度偏好和盲從,造成研究方法如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割裂、對立和封閉。同時,某些學科著作要么內容過于陳舊,忽視對新問題的探討,要么對某些問題的研究不客觀,甚至誤導決策;而且,貫穿學科知識體系的核心價值理念、思想缺乏或不夠突出,并且研究視角平淡和隨意。這些因素使得學科知識體系急待創(chuàng)新。
進入21世紀后,我國教育改革步伐明顯加快,這對教育經濟學的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尤其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對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在課程體系、知識結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構建具有引領時代發(fā)展功用的教育經濟學學科知識體系變得刻不容緩。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愿望,作者開始了對建立新的教育經濟學學科知識體系的探索。由華中科技大學推出的旨在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教材(建設)基金直接加快和促成了本書撰寫計劃的實施。
本書從構建廣義的教育經濟學體系出發(fā),以教育資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和制度合理安排為中心,在闡述學科基本理論、研究專業(yè)領域核心問題的同時,探討和及時反映學科領域的新成果、新理論。在研究內容上,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結合當前我國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經濟問題和經濟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分析,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在研究方法上,力圖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結合,嘗試性地開展多學科研究,創(chuàng)建跨學科的有特色的知識體系。
全書分十章構建教育經濟學的學科知識體系,包括教育與經濟的關系、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教育成本、教育效益與盈利。
第一章 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第一節(jié) 教育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
一、教育發(fā)展的含義
二、經濟發(fā)展的含義
三、教育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的交集
第二節(jié) 教育與經濟的關系是教育經濟學的核心
一、教育經濟學科的產生和發(fā)展
二、教育與經濟的基本關系
第三節(jié) 教育與經濟關系的發(fā)展變化
一、高等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二、教育與經濟關系的新發(fā)展
第二章 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jié) 人力資本理論及其發(fā)展
一、人力資本理論的基本觀點
二、人力資本理論的修正
三、人力資本研究在我國
第二節(jié) 篩選理論、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一、篩選理論
二、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第三節(jié) 社會化理論和過度教育理論
一、社會化理論
二、過度教育理論
第四節(jié) 教育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層次
二、廣義的教育經濟學和狹義的教育經濟學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四、多學科研究
五、教育經濟學研究的國際比較
第三章 教育成本
第一節(jié) 教育成本的概念與分類
一、成本的概念
二、教育成本及其分類
三、教育成本的復雜性
第二節(jié) 教育成本的計量
一、教育成本項目
二、教育成本核算主體
三、教育成本計量方法
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成本比較
一、美國公立和私立高校成本比較
二、我國民辦與公立高校成本比較
第四節(jié)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概述
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結構
三、我國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
第四章 教育效益與盈利
第一節(jié) 教育效益概述
一、教育效益、教育效率、教育收益
二、教育收益與教育盈利
第二節(jié) 教育效益的范圍
一、教育收益的主體
二、高等教育的多元綜合效益
第三節(jié) 教育收益率
一、教育內部收益率
二、明瑟收益率
三、教育收益率的國際比較
第四節(jié) 私立高等教育的收益與盈利
一、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收益與盈利
二、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收益和盈利
三、教育盈利與辦學質量
四、民辦高等教育盈利性與公益性
第五章 教育需求與供給
第一節(jié) 教育需求
一、教育需求概述
二、教育需求的形成
三、教育需求彈性
第二節(jié) 教育供給
一、影響教育供給的因素
二、教育供給函數(shù)與供給彈性
三、教育供給的規(guī)模、結構和秩序
第三節(jié) 教育需求與供給的變化
一、教育需求與供給的關系
二、高等教育需求與供給的變化
第六章 教育資源配置
第一節(jié) 教育理財:教育財力資源的配置
一、教育理財?shù)臉藴?br />
二、教育理財?shù)墓郊捌渲笜梭w系
三、教育理財?shù)男始捌渲笜梭w系
四、教育財力資源配置的公平與效率的協(xié)調
第二節(jié) 教育資源使用效率與規(guī)模經濟
一、教育規(guī)模經濟原理
二、高校規(guī)模經濟的研究成果
三、我國高校規(guī)模的變化與效率
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財政中立
一、高等教育財政中立的框架
二、財政中立與高等教育發(fā)展
三、我國高等教育財政中立現(xiàn)狀及其影響
第七章 教育財政及其體制改革
第一節(jié) 教育財政及其發(fā)展
一、教育財政的含義與范疇
二、教育財政的本質
三、教育財政的功能
四、公共教育財政制度
第二節(jié) 教育投資體制改革
一、教育經費的部門預算
二、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
三、高等教育財政體制改革
第三節(jié) 第三部門視野下的高校財務管理
一、從第三部門視角研究高校財務管理的意義
二、高校作為第三部門的財務管理的特殊性
三、高校財務管理規(guī)定
四、高校財務會計的雙軌制
第八章 教育收費
第一節(jié) 教育收費的性質和結構
一、收費與稅收
二、教育收費理論
三、收費的分類與結構
四、教育收費的功能與性質
五、教育收費的設立與規(guī)制
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學費
一、關于高等教育學費的研究成果
二、高等教育學費的性質
三、高等教育學費標準與計量
四、學費與教育財政
第三節(jié) 教育稅費改革
一、教育部門稅收優(yōu)惠
二、我國教育費附加的演變與改革
第九章 教育金融
第一節(jié) 教育金融的本質與功能
一、教育金融的概念和本質
二、教育金融的功能
第二節(jié) 教育金融體系
一、教育類上市公司
二、教育券
三、教育信貸
四、教育債券
五、教育金融機構與制度
第三節(jié) 大學與股份制
一、股份制對大學發(fā)展的影響
二、股份制與大學的治理模式
三、大學股份制改造的道德風險及其防范
四、大學實行股份制的制度環(huán)境
第十章 私立高等教育經濟
第一節(jié) 私立高等教育與經濟
一、私立高等教育的經濟功能
二、民辦(私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機制
第二節(jié) 我國民辦高校資源配置的充足性
一、資源配置充足性的功用與質量成本
二、資源配置充足性的標準與測定
三、民辦高校資源配置不足及其成因
第三節(jié) 民辦高等教育供給與需求
一、民辦高等教育供給特征
二、民辦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
三、民辦高等教育的過度競爭
第四節(jié) 民辦高校產權
一、民辦高校的產權結構及特征
二、民辦高校產權的界定、分類及其調整
附錄
參考文獻
4.綜合發(fā)展觀
根據(jù)綜合發(fā)展觀,經濟發(fā)展包括直接的經濟層面和間接的經濟層面,涉及經濟增長與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社會、國家整體、不同的人群和個人的經濟層面與經濟影響層面的綜合指標的全面提高與改善,經濟發(fā)展的覆蓋面更為廣泛,經濟的基礎作用得以充分體現(xiàn)。在綜合發(fā)展觀下,經濟的發(fā)展意味著全體人民衣食住行、健康、安全等這些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每個人的尊嚴、價值、社會地位、就業(yè)和教育機會、科學文化知識和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與豐富。
(二)經濟發(fā)展的內涵
經濟發(fā)展的內涵經歷了從數(shù)量增長到質量提高的變化。概括地說,經濟發(fā)展是指以國民生產總值及其人均指標、國民收入及其人均指標為主要內容的國民經濟的增長及其制度的完善。這些指標既包括數(shù)量和質量指標,又涉及技術和制度指標、生產和分配機制,同時也可以通過直接經濟指標和間接經濟指標得以反映:一是國民生產總值規(guī)模及其增長率、國民收入等整體與人均指標的經濟實力的持續(xù)增長;二是依靠科技進步和先進知識的運用實現(xiàn)經濟效益的提高,現(xiàn)代工業(yè)、服務業(yè)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現(xiàn)代農業(yè)的份額不斷提升;三是經濟分配制度、勞動力就業(yè)和公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與經濟運行機制的健全。在這種制度和機制下,勞動力的就業(yè)機會不斷擴大,失業(yè)率不斷降低,公民的醫(yī)療、養(yǎng)老等社會保障標準和覆蓋面不斷提高,收入差距逐漸縮小,分配日趨公平合理,教育機會和受教育的程度顯著增加,經濟與社會的整體協(xié)調發(fā)展更加持續(xù)、穩(wěn)定。
三、教育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的交集
發(fā)展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目標。通過發(fā)展,可以提高生產力,增強國家實力,增加國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提升人們的文化素質和社會地位。實現(xiàn)發(fā)展的目標既需要良好的制度,又離不開基本的條件——資源,包括物質資源、財力資源、人力資源等。經濟發(fā)展需要人力資源,教育發(fā)展需要物質資源、財力資源。人力資源是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人力資源的層次和質量決定了經濟發(fā)展的形態(tài)和水平。教育是培養(yǎng)各類專門人才、提供各種各樣的合格人力資源的主要渠道和平臺。經濟發(fā)展模式實現(xiàn)從農業(yè)經濟、工業(yè)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變,教育的發(fā)展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