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廷黻談知識分子、談教育,討論中國現代化進程,主張抵抗日本入侵的文章和他的蘇聯、歐洲之行隨筆,大都沒有在大陸結集出版過。這些文章即使在今天讀來,也會給我們很多啟發(fā),有重大的歷史價值、文獻價值,文筆也獨樹一幟,有文學價值。
《沙葬》1977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一批“知青”的命運由此而改變,并被投入到與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時代洪流之中。在這潮頭多變的三十年里,他們執(zhí)著地行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性格;在洶涌而來的滾滾紅塵中,也不曾失卻超越性的人文關懷。為著一個信念、一份眷戀,他們不懈地尋覓著。這里的每一《沙葬》所記
《現代中國的文學、教育與都市想像》內容包括現代中國的文學、半部學術史,一篇大文章、新教育與新文學、思想史視野中的文學、分裂的趣味與抵抗的立場、以及中篇:現代中國的大學教育、中國大學百年、大學之道、文學史視野中的“大學敘事”、當代中國人文學之“內外兼修”、現代中國都市研究、“五方雜處”說北京、城闕、街景與風情、長安的失落
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有之,則先見于外國人所作之中國文學史中,而后中國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書之什一,故于小說仍不詳。此稿雖專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當講述此史,自慮不善言談,聽者或多不慷,則疏其大要,寫印以賦同人;又慮鈔者之勞也,乃復縮為文言,省其舉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然而終付排印者,寫印已屢,
聶石樵編選的《中國現代學術經典(王汝弼卷)》主要收錄了王汝弼的《樂府散論》。這部《樂府散論》首先對漢魏晉南北朝樂府的產生、演變、發(fā)展作了系統的論述,并提出了一些與先賢不同的新見解。對此書的寫作目的:“是在想進一步探討一下樂府詩研究中存在的某些問題,不是作選注,因此所論篇目不限名篇。…&hell
本書收集了沈家本生前留世的著述,其中內容涉及政治、法律、歷史、文學、經學等各個領域,文稿字數近千萬字。
《秦宣自選集》收錄的文章并未按發(fā)表的年代順序編排,而是按專題編排。由于涉及的專題較多,加上受篇幅的限制,因而每個專題大約只有3__4篇文章。在整理這些文章過程中,除對個別文章作了一些必要的刪減和修改外,基本上保持了發(fā)表時的原貌。
當前宏觀經濟中的幾個問題、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莊子》文學的藝術特色、漫談中國佛教的一些特點、關于尼采美學的幾個問題、青銅文明與殷墟青銅器、動物考古學揭密古代人類與動物的關系、京劇旦行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晚清北京的戲曲改良與女子教育。
《文津演講錄之8》收錄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承辦的“文津講壇”講稿10篇,內容涉及中國史、文學、藝術、經濟等領域,主講人金正耀、厲以寧、常沙娜等人均為各研究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將其講稿輯錄成冊,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與傳播。
《論語》中的為人之道、當代儒學范式、古代墓室的壁畫、關于王安石變法的評價問題、中國哲學精神、《莊子·天道》篇解讀、《本草綱目》的英譯版與中國的文化復興、“清”的意蘊和價值、傳統禮儀的現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