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漢末魏晉蔚為主流的緣情詩作為獨立的研究單元和研究對象,結合思想史與文論史背景,系統(tǒng)地研究緣情詩產生、發(fā)展、成型以及式微的過程,分析其感物緣情的審美經驗模型,辨明其詩學史、美學史意義和局限,力圖對緣情詩和詩緣情論進行全面研判與合理定位,劃定緣情在中國詩學史以及中國美學史上的適用范圍和解釋限度。
趙瓊瓊,女,1984年出生,河南洛陽人。2012年畢業(yè)于浙江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F任教于昆明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主要從事*國古典美學與詩學研究。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緣起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三、文獻綜述
1.詩歌史研究
2.詩緣情研究
第二章 緣情詩前史
一、《詩經》抒情的公共性傾向
1.創(chuàng)作與結集的非個人化目的
2.公共情感與抒情主人公的缺席
3.公開傳播與公共文本定性
二、《楚辭》個體抒情的自覺
三、從言志到緣情:漢詩的轉折意義
1.時序悲嘆和感傷基調
2.私人化真情實感的出現
3.五言徒詩逐漸成形
第三章 《古詩十九首》與感物緣情模式的形成
一、普世情感的個體化表達
二、抑比興與性別角色技術
1.性別角色換位與情感節(jié)奏的形成
2.性別角色個體性的自覺與選擇權能
3.性別角色同時并存與詩歌當下性品格之凸顯
三、情景組織:棄比興而尊物感
1.《古詩十九首》的情景結構
2.棄比興而尊物感
3.感物緣情模式的奠定
第四章 建安詩歌:言志與樂府體的回歸和改造
一、英雄主義悲情
二、樂府徒詩化與徒詩樂府化
三、緣情詩題材、體類的拓展
1.游仙詩的抒情化
2.游宴詩與時序悲感
3.雜詩的詩學史意義
第五章 玄學對緣情詩的雙重影響
一、玄學與魏晉崇情思潮
二、玄言人詩與緣情詩主題的變化
1.情與理兩種主題的糾葛
2.時序主題玄理化
三、太康感物詩的審美分析
1.感物詩概說
2.情物特點及二者之關系
3.物感與物色辨:兼論緣情詩與山水詩的關系
四、玄風所被與緣情詩的式微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古詩學史叢書 漢末魏晉緣情詩審美經驗研究/趙瓊瓊》:
《驅車》強調人生如寄和死亡的必然性:死者潛寐黃泉之下,千載不醒,而生者卻若朝露、若過客,隨時間流逝而走向死亡,即使圣賢也難以逃脫。后者起首以去者與來者、親與疏的鮮明對比,強化時序感主題,朱筠評云:“茫茫宇宙,‘去’‘來’二字括之;攘攘人群,‘親’‘疏’二字括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今之來者,得與未去者相親;后之來者,又末與今之來者相親;昔之去者,已與未去者相疏;今之去者,又與將去者相疏;日復一日,真如逝波!
這四首詩比較集中地思考時間、生命與死亡的問題,《古詩十九首》的其他詩篇也時時流露出對時間流逝的擔憂與恐懼。第一首《行行重行行》和第八首《冉冉孤生竹》中的女主人公擔憂自己會隨時間老去,在相思之際發(fā)出“思君令人老”的感慨;第三首《青青陵上柏》起首以柏、石長存反比人之短暫,發(fā)出“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感嘆;第四首《今日良宴會》在歡宴聽曲之際,想到“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第十二首《東城高且長》也從秋景的衰殺中,看出“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無論是在家的思婦還是出門在外的游子,《古詩十九首》的抒情主人公時時刻刻被時節(jié)的變化刺痛心扉。與《楚辭》和漢代早期的詩歌,例如漢武帝的《秋風辭》相比,《古詩十九首》所體現的時序感,政治、道德關懷被弱化,它并不因建功立業(yè)的不成而徒生傷感,它所關注的,只是人的自然生命之變遷,立身、榮名可以作為時序感的化解方式,但并不是恐懼時間流逝的原初動因。
《古詩十九首》對人生短暫和死亡作余英時所說的自然主義之態(tài)度,承認人之必死的事實。不過,正因意識到生命之短暫,所以,把握當下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