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說”系列,由著名哲學家湯一介先生任名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先生任主編,匯集了國內(nèi)諸多著名大師如湯一介、王守常、樓宇烈、王堯、王小甫、陳鼓應(yīng)、李中華、徐小躍、蘇叔陽等大家之講課、演講之教義,現(xiàn)分三輯,涉及儒、釋、道、史等各方面,包括對儒家、道家經(jīng)典著作的解讀,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解讀,對中國歷史的講解與闡釋,對中西文化的比較等。書中作者均為某一專業(yè)研究領(lǐng)域的專家,闡釋到位,雖精簡卻深刻,蘊含豐富,意義重大。?
采文化之精華,集眾家之所長! ≡撓盗袌D書由湯一介先生任名譽主編,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任主編,并集合國內(nèi)各領(lǐng)域之大家,多角度精確闡論儒釋道史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髱熣f系列共三輯第一輯以儒為主,第二輯以佛為主,第三輯以道為主。 相關(guān)閱讀: 大師說(第二輯) 大師說(第三輯)
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11年4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王守常,滿族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著名學者,中國哲學史、思想史與宗教學知名專家,作為影響20世紀80年代“文化熱”的三大團體之一“中國文化書院”的早期參與者與現(xiàn)任“掌門人”,是中國新時期“國學”教育的倡導者與實踐者。
傳承中華文化 振興民族精神 湯一介
民族崛起與文化復(fù)興 湯一介
論“以人為本 道行天下” 湯一介
企業(yè)家參與《儒藏》編纂的重要意義 湯一介
人文精神與儒家的核心價值 杜維明
敦禮明倫 儒家的核心思想 樓宇烈
將精神生命置于物質(zhì)生命之上 錢 遜
國學著眼未來 而不是復(fù)古 余敦康
中國的智慧在《周易》 余敦康
中國文化特質(zhì) 王守常
解讀《論語》 王守常
國學不是復(fù)古 也不是教條 李中華
解讀《儒家的智慧》 趙玲玲
國學研究要有高瞻遠矚的視野 謝 龍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郭齊勇 傳承中華文化 振興民族精神 湯一介
民族崛起與文化復(fù)興 湯一介
論“以人為本 道行天下” 湯一介
企業(yè)家參與《儒藏》編纂的重要意義 湯一介
人文精神與儒家的核心價值 杜維明
敦禮明倫 儒家的核心思想 樓宇烈
將精神生命置于物質(zhì)生命之上 錢 遜
國學著眼未來 而不是復(fù)古 余敦康
中國的智慧在《周易》 余敦康
中國文化特質(zhì) 王守常
解讀《論語》 王守常
國學不是復(fù)古 也不是教條 李中華
解讀《儒家的智慧》 趙玲玲
國學研究要有高瞻遠矚的視野 謝 龍
闡舊邦以輔新命,極高明而道中庸 郭齊勇
以儒做人 愛滿天下 趙士林
深層把握儒學的內(nèi)在精神 蒙培元
國學中的生活智慧 殷 旵
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的精神 陳戰(zhàn)國
用現(xiàn)代的精神更好地解釋儒學 陳戰(zhàn)國
國學要在年輕人中間才是生生不息的 陳越光
“易經(jīng)”的智慧 郭建勛
《大學》致知之道 張學智
《中庸》精讀 趙士林
道禮與五經(jīng)(節(jié)選) 張 辛
三禮文化 彭 林
《易經(jīng)》是人類思想的進化 趙知易
領(lǐng)導力的三要素“仁、明、武” 張國剛
從世界看中國文明和中華文化 張國剛
領(lǐng)導藝術(shù)之知人用人 張國剛
守先待后——史學在中國的地位與演變 羅志田
商圣范蠡解讀 孫立群
明清晉商文化五百年 劉建生
人文精神與儒家的核心價值(杜維明)
中華民族文化的三大特色
遵照原來我們基本的成規(guī),來這里向大家做一次學術(shù)報告,我想要考慮的課題應(yīng)該是和廣義的中國文化有一些關(guān)系。雖然我們定義的價值是“儒家的核心價值”,也是最重要的價值。為什么說從廣義的立場看這個價值和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的關(guān)系呢?中華民族在文化上有三大特色:第一,是一個學習的文明;因為是學習的文明所以在先秦儒家的發(fā)展就不是一枝獨秀,就從道家吸收了非常多的資源,后來在孟子的時代和墨子、楊朱,就是極端的個人主義和極端的集體主義,也有很多的對話。不僅批評極端的個人主義、極端的集體主義,也批評一種純粹的言論,所以儒家的傳統(tǒng)從孔子、孟子開始就是一種比較寬的學習《論語》,而《論語》第一個字就是“學”,而“學”就是要獲得知識、獲得技能,主要是培養(yǎng)人格,培養(yǎng)人格是一個比較寬廣的意義。
另外儒家的傳統(tǒng)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不僅是學習的文明,也是寬容的文明,因此從古到今就有所謂“三教”,三教匯通,三教交流乃至三教合一,到了明代的時候就叫做“三教合一”。“三教”在東南亞影響非常大,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乃至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都有“三教合一”的廟,到了廟里是祭祀釋迦推牟尼、老子、孔子,所以他是個寬容的民族。今天我認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除了這三大文明之外,必須也要包括基督教的人民和伊斯蘭教的人民,基督教是從唐代的景教在中國開始發(fā)展,伊斯蘭教我們有幾乎上千萬的回民,還有數(shù)百萬的不講漢語的維吾爾族的回民,所以伊斯蘭教也是屬于中國文化的部分,那么現(xiàn)在就是五教,將來還會擴大,我們還可以在世界各地方吸收更多的文明,這是中華民族寬容的一個基本精神。
同時,中華民族的文明也是對話的文明,它不是一個矛盾沖突,它是以“合”來對話。當然一個偉大的文化傳統(tǒng),中間是多元多樣的,常常有矛盾沖突,變化的情況,但是大的潮流是對話的。同時是一種以天下為家的情懷,這個價值很值得我們注意,比如像美國,有各種不同的移民,所以美國是一個很寬容、多元多樣的民族,但是今天的美國政治文化,很難超越國家利益這個觀念,奧巴馬不能超越,任何人也不能超越,因為整個美國民主制度,經(jīng)過選舉的文化,以美國的利益為最高點,不管怎么樣它有一種民族的情緒和民族的氛圍。但是在中華民族的這個大的框架里,我認為有超越國家利益的氣派,就是“天下”的觀念。我們現(xiàn)在在講民主制度,在講世界的秩序如何重組,講能夠有涵蓋性的人物精神,這是我們的特性,所以不僅是一個學習的文明,是一個寬容的文明,是一個對話的文明,也是“天下一家”情懷的大文明。
文化中國的三個意義世界
在這個大的背景之下,我就提出要了解文化中國,要了解的中國不僅是一個經(jīng)濟的中國,政治的中國,同時是一個文化的中國。在文化中國下有三個意義世界,相對獨立,但又希望能夠互相的學習,互相的匯通。文化中國有三個意義世界,第一個就是內(nèi)地、香港、臺灣、澳門地區(qū)及新加坡為主的意義世界,在這個意義世界之中,包括56種少數(shù)民族,藏傳佛教、維吾爾、苗族,每一位都屬于中華民族的大家庭,所以我們要有一個寬容的心態(tài),對文化多樣性,剛剛湯先生、陳鼓應(yīng)先生提到的“有容乃大”的氣概;
第二個意義世界就是散布世界各地的華人社會,我用了一個觀念,在英文上基本上是描寫?yīng)q太人的經(jīng)驗,這個字就是“diaspero”,意思就是離散攝取。猶太人在世界上現(xiàn)在是1300萬人,他們散布在世界各地,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里,猶太人有一個很值得我們借鑒的經(jīng)驗,是他們在每一次告別的時候說:“明年我們在耶路撒冷見面”,耶路撒冷是他們的母國,但是一千年來猶太人沒有母國,一直到二戰(zhàn)以后才建立以色列,建立以色列對猶太人的發(fā)展是福是禍現(xiàn)在還是未知數(shù)。在相當長的時間美國的猶太人是超出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在今年開始以色列的猶太人比美國的猶太人要多了一些!痘蕦m五千年》的作者是研究海外華人最重要的學者,當時他反對我提出的“diaspero”觀念,他說:“不要用描寫?yīng)q太人的觀念來描寫中國,我們的祖國是最壯大的!比澜缍加幸环N“落葉歸根”的觀點,就是中華大地或者北京的凝聚力特強。
我的建議,我認為如果要了解中國文化,要從文化來了解散布在世界各方的華人,他們能夠希望在各個不同世界里面能夠扎根的,不是一個“落葉歸根”,而叫做“落地生根”,美國的中國人就是美國人,馬來西亞的中國人就是馬來西亞人,在各個地方不同國家的國籍,但是文化的象征是中國,這樣中國文化的氣概才大。中國這個傳統(tǒng)是獨一無二的,在世界上各個地方都有很多當?shù)厝,有意大利人、俄羅斯人、泰國人、印度人,但他們和他們祖國的向心力非常淡,但是中國人散布世界各地的華人和中國的關(guān)系,文化的關(guān)系甚至政治的關(guān)系都非常密切,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海外華人,沒有孫中山所代表的的海外華人,辛亥革命和中國的現(xiàn)代發(fā)展,包括五四運動和建國都會有很多的資源不能運用,這是中國的一個特色,但是還是愿意用離散攝取的觀點;
還有第三個意義世界,就是和中國既無血緣又無婚姻關(guān)系的外籍人士,可能是英國人、日本人、法國人、美國人,當然,如果他們是從事學術(shù)研究,王教授的一個朋友專門研究中國唐代文化,他的中文底子極好,是位漢學家,當然他對中國文化有發(fā)言權(quán),他是屬于文化中國的一部分。但是我的想法用的更寬,除了漢學家以外,外交家、企業(yè)家、媒體工作者、來中國傳教的傳教士,甚至是旅游者,只要中國關(guān)懷和中國的文化關(guān)懷是長期的,他可以長期批評中國文化,成為中國文化最惡劣的批評者,他也可以熱愛中國文化,這是他的選擇,但只要和中國文化有了長期的關(guān)系,就屬于文化中國的一部分。我舉一個例子說明,在波斯頓地區(qū)有大概一千家美國的家庭收養(yǎng)了中國的女嬰,在收養(yǎng)女嬰之前,他和中國文化毫無關(guān)系,到了中國收養(yǎng)了一個女嬰,這個家庭的文化形態(tài)就和中國文化結(jié)合起來了。在幾年以前,美國有一批反華的勢力,主持了平面和立體的媒體要對中國的孤兒院進行不合理又不合情的攻擊。在波斯頓地區(qū)的收養(yǎng)中國女嬰的家庭知道這些情況,發(fā)表了一個簡單的聲明:“我們?yōu)榱耸震B(yǎng)我們的女嬰,在中國參觀了上千個中國孤兒院,我們對孤兒院的評價是一般和美國的孤兒院沒什么區(qū)別,有很多地方比美國的孤兒院管理得更好,更有人情味!焙芎唵蔚囊粋宣言讓整個陰謀就崩潰了,想想假如當時我們知道有這么一個陰謀,我們用官方的媒體,用CCTV來對他們進行批評,這個效果肯定是適得其反。所以文化中國的范圍為什么這么寬呢?我很長時間的一個意愿就是希望怎么樣形成文化中國的一種我們的觀念,說是凝聚力也好,我們的觀念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夠面向未來,建構(gòu)一個能夠體現(xiàn)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這個文化認同希望是開放的、多元的,而且是很深層的自我反思的能力,這個工作是非常艱巨的,至少在我這一代實現(xiàn)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是非常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