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生心理問題疏導系列: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第2版)》屬于“當代學生心理問題疏導系列”,是專門針對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提出疏導方案。作者在原版基礎上增加了部分內容,全書共分十章,包括概述和九大心理問題,并針對每個心理問題都從表現及原因、疏導方式、個案舉例三方面來講解。
《當代學生心理問題疏導系列: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第2版)》對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詳細的描述,對問題產生的原因作出中肯的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并通過具體的案例來說明疏導的過程與要求。這些內容對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初入道者無疑具有較大參考和借鑒價值。
總序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jié)高中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
第二節(jié)高中生心理問題的類別及原因
第三節(jié)高中生心理問題的疏導原則與方法
第二章高中生學習心理問題及疏導
第一節(jié)學習動機缺乏
第二節(jié)學習動機過強
第三節(jié)厭學心理
第四節(jié)考試焦慮
第三章高中生人際交往問題及疏導
第一節(jié)社交恐懼癥
第二節(jié)人際孤獨
第三節(jié)人際沖突
第四節(jié)群體事件
第四章高中生自我意識問題及疏導
第一節(jié)自卑心理
第二節(jié)自負心理
第三節(jié)逆反心理
第四節(jié)嫉妒心理
第五章高中生個性心理問題及疏導
第一節(jié)偏執(zhí)個性
第二節(jié)強迫個性
第三節(jié)依賴個性
第四節(jié)回避個性
第五節(jié)拖延行為
第六章高中生情緒障礙及疏導
第一節(jié)焦慮癥
第二節(jié)強迫癥
第三節(jié)抑郁癥
第四節(jié)神經衰弱
第七章高中生不良行為及疏導
第一節(jié)偷竊行為
第二節(jié)逃學行為
第三節(jié)吸煙行為
第四節(jié)上網成癮
第五節(jié)打架斗毆行為
第八章高中生性心理問題及疏導
第一節(jié)性意識困擾
第二節(jié)性沖動和性行為問題
第三節(jié)異性交往問題
第四節(jié)性心理障礙
第九章高中生環(huán)境適應問題及疏導
第一節(jié)學校環(huán)境適應不良
第二節(jié)家庭環(huán)境適應不良
第三節(jié)教師教育風格與管理的適應不良
第四節(jié)班級競爭的適應不良
第十章高中生應激事件及疏導
第一節(jié)考試及升學打擊
第二節(jié)失戀
第三節(jié)患急重病
第四節(jié)遭遇突發(fā)事件
第五節(jié)自殺
參考文獻
后記
版權頁:
(1)自我明顯分化,從“無我”到“唯我”。中學階段,兒童時期的那種較穩(wěn)定、較籠統(tǒng)的“我”被打破了,分化成兩個“我”:觀察者的“我”和被觀察者的“我”。自我的分化使中學生主動地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行為進行觀察、分析,開始認識到自己那些在小學階段從未被注意到的“我”的許多方面和細節(jié)。自我的分化,到高中階段表現得更為明顯。高中生要比初中生更善于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自己,更善于內省、思考自己和自己的問題。自我的分化導致“主體我”的崛起,使高中生從“混沌之我”、“無我”的蒙昧狀態(tài)中蘇醒過來。而崛起的“我”要在高中生心中站穩(wěn)腳跟,確定自己的地位,似乎只有擴展自己,于是這種蘇醒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矯枉過正。它使得高中生容易自我炫耀、唯我獨尊,不把權威、傳統(tǒng)和社會規(guī)范放在眼里,對周圍的事物不屑一顧。
(2)對自己形象的熱切關注。高中生對自我認識的興趣,首先表現在關心自己的身體形象上。他們在乎自己的形象,經常照鏡子,或用過多的時間去注重衣著。他們不再像童年期那樣,父母給買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而是有了自己的喜好和主意。不過,高中生這種常照鏡子或過度注重衣著的舉動,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出于自我滿足,而是出于擔心和不安之感。在高中階段,人們比其他時候更容易成為所謂生理缺陷的犧牲品。
(3)對自我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意識。在兒童時期,一切時間計量中最重要的是現在。高中生則不同,從少年時期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越來越使人感到是一種有生命的、具體的、同某些重要事件相關聯(lián)的東西。而且未來逐漸成為時間的主要量度,時光流逝的主觀速度顯著加快。高中生會經?紤]自己的能力和前途,從而把今天的自我看作只是未來自我的保證,是個人成長的關鍵。因此,意識到自己在時間上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成為高中生自我意識的一個重要特點。
(4)自我評價能力進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自我評價開始是注意自己身體、衣著、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隨后注重對自己的社會活動、社會名譽和社會關系的評價。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個性品質的評價比初中階段要客觀些、全面些,但還未達到比較全面、深刻的水平。自我評價的獨立性較初中階段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能夠對自己進行獨立評價。
2.高中生個性傾向性的發(fā)展
個性傾向性是人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個體意識傾向,包括需要、動機、興趣、理想、價值觀、人生觀等,它表現了人對認識對象的趨向性和選擇性。高中生的興趣廣泛,在需要方面以友誼的需要、獨立自主的需要、理解尊重的需要和發(fā)展自我的需要為優(yōu)先需要。同時,價值觀和人生觀也基本形成,但還沒有成熟。具體表現在價值觀方面的特點有:
(1)能對事物作出理性的價值判斷。由于高中生在抽象邏輯思維方面的發(fā)展,使得高中生能在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過程中,作出理性的價值判斷。
(2)高中生的價值觀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隨著高中生自我意識的進一步增強,他們開始比較注意評價社會、評價自我,開始思考人生,思考人生的價值,以及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等。
(3)高中生價值觀的內容日益豐富。相對于少年兒童來說,高中生有了更多的社會需求,而隨著社會需求范圍的擴大,必然會接觸更多的客觀事物。因此,他們對事物的評價也就相應地增多,價值觀的范圍也就隨之擴大。
序言
早在194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在其宣言中指出,健康應包括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1989年,該組織又在健康的定義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內容,使其更加全面。在我國,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起于20世紀80年代。首先是從大學生的心理咨詢開始,一些學校自發(fā)成立了心理咨詢中心,以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解除心理的困擾。到了90年代,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共中央頒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革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眹医逃款C發(f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也強調,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德育工作。
近幾年來,許多中小學開展了多層次的、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如,有的學校將心理健康課列入教學計劃,每周或每兩周上一次,通過故事、閱讀、討論、游戲、心理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去感受和體驗,從而真正領悟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有的學校將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針對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或成長的困擾給予有效的干預和提升;有的學校特別注重校園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和心理氛圍的改善,借助板報、櫥窗、廣播、報刊及影視等媒體,宣傳普及心理衛(wèi)生知識,并透過各科教學、日常管理及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有的地區(qū)還在教育部門的領導下,設置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項課題,通過科研活動來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開展的同時,高等學校也從原來單純面向問題學生的心理咨詢模式轉向面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國家教育部多次頒發(fā)文件,反復強調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重大招標課題,來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系統(tǒng)性和有效性。許多高校開設了與心理健康有關的課程供學生選修,并通過心理成長小組、拓展訓練、朋輩心理咨詢、網絡心理衛(wèi)生知識宣傳及心理健康月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在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對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心理輔導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也逐漸受到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重視。因為要想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績效,就需要全體教師的參與。因此,許多教育部門加大了對老師的培訓力度。比如廣東省在各地市分別設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負責對所在地區(qū)的中小學老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c證”的培訓;而掛靠于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的“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又負責對全省中小學老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B證”和“A證”的培訓。幾年來,有上萬的中小學老師接受了不同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從而大大地促進了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過程中,老師們碰到一個難題,那就是怎樣應用心理學的方法去具體解決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由于他們只經過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培訓,雖然掌握了一些理論,能認識到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必要性,但因為缺乏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和實際操作的技能而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因此他們迫切需要內容更為全面、實操性更強的書籍來幫助他們更有效地開展工作。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套“當代學生心理問題疏導系列”圖書,就是為滿足上述老師們的需要而編寫的。該套圖書共有4冊,包括《大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和《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此套圖書的總主編王玲同志具有多年的心理咨詢教學和實踐經驗,各書的主編都是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的老師和博士。他們作為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的主要成員,不僅承擔了對中小學老師的培訓任務,還經常下到基層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有時還直接給學生做咨詢,積累了大量資料和豐富經驗。因此,由他們編寫的叢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每本書都對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詳細的描述,對問題產生的原因作出中肯的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并通過具體的案例來說明疏導的過程與要求。這些內容對心理咨詢與輔導的初人道者無疑具有較大參考和借鑒價值。
理論不空洞,方法可操作。相信大、中、小各級學校的學生、老師及家長均可從此套圖書中受益。
鄭日昌
2005年10月15日于上海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