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涉及地球物理學、地球化學等多個學科交叉內(nèi)容,重點描述了目前用于地震預測研究的多學科方法,從震前巖石圈-大氣層-電離層-磁層耦合的物理概念及模型出發(fā),通過震前地震學現(xiàn)象的地面和衛(wèi)星遙感監(jiān)測進一步闡述震前過程機制,涉及與地震活動相關的地表地球化學和電磁觀測、大氣/熱觀測、電離層觀測等,并包含了各種地震活動異常提取技術和方法,提出了地震預報預測跨學科多參量評估方法。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1983.09-1987.06,河北地質(zhì)大學,本科;
1987.09-1990.06,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1991.10-1996.10,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1990.07-1996.12,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研實、助研、副研;
1997.01-2014.03,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副研、研究員、科技處長、實驗室主任;
2014.04-2022.11,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研究員、總工程師、張衡一號衛(wèi)星計劃首席科學家兼工程副總設計師;
2022.12至今,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特聘核心研究員?臻g地球物理與災害遙感張衡一號電磁衛(wèi)星總工程師中國地震學會理事、空間對地觀測技術應用專委會名譽主任;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航空航天地球物理專委會副主任、流體地球物理專委會副主任;
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理事;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IUGG地震與火山電磁學跨學科工作組執(zhí)委會成員;
IAGA和GEO中國專家委員會成員。
目錄
中文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分震前現(xiàn)象研究的歷史發(fā)展
1在震前研究方面的國際合作:歷史及新方向3
2日本的地震前兆研究8
3震前觀測及其在中國地震預報中的應用:歷史與近期進展綜述23
4對地震預測研究史的貢獻45
第二部分近期的震前過程物理模型及概念
5巖石圈-大氣層-電離層-磁層耦合——關于震前信號產(chǎn)生的概念61
6地震斷裂帶電離層和地表電荷之間的電耦合84
第三部分震前地震學現(xiàn)象
7短期前震與地震預測119
8意大利地區(qū)地震活動模式檢測的近期發(fā)展141
9概率地震活動模型與前兆信息的結合168
第四部分主要地震活動的地表地球化學觀測及電磁觀測
10地球化學及流體地震前兆:前人研究及現(xiàn)行研究的研究趨勢201
11對日本超低頻磁信號作為潛在地震前兆的統(tǒng)計分析與評估215
第五部分與主震相關的大氣/熱信號
12探測震前熱異常的魯棒衛(wèi)星技術231
13與大地震相關的熱輻射異常256
第六部分與大地震相關的電離層過程
14甚低頻至低頻探測電離層擾動及其與地震之間的潛在關聯(lián)279
15GNSS總電子含量在地震前兆探測中的應用311
16DEMETER衛(wèi)星在地震活動時期所記錄電離層密度的統(tǒng)計分析326
第七部分地震預報/預測的跨學科方法
17地震熱紅外異常的重要案例341
18地震前大氣信號的多參數(shù)評估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