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亞當·斯密的經(jīng)典學術著作。他用同情的基本原理來闡釋正義、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產(chǎn)生的根源, 說明道德評價的性質、原則以及各種美德的特征, 并對各種道德哲學學說進行了介紹和評價。就像《國富論》一樣, 《道德情操論》為世界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對促進人類福利這一更大的社會目的起到了更為基本的作用。阿馬蒂亞·森盛贊本書的深遠價值: 這是世界思想史上真正杰出的著作之一。對于我們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來說, 堪稱一份具有深遠意義的全球宣言, 其影響之深廣及現(xiàn)實指向令人驚嘆。
亞當·斯密(1723-1790),英國蘇格蘭哲學家和經(jīng)濟學家。斯密是英國古典經(jīng)濟學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舉世公認的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之父,同時他也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獻了兩部傳世經(jīng)典:《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又名《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傾注在《道德情操論》的修訂上,從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對《道德情操論》先后進行了6次修訂,正是在修改過程中完成了《國富論》,甚至《國富論》首頁上還強調“《道德情操論》的作者”。
第一卷 論行為得體
第一篇 論得體
第一章 論同情
第二章 論互相同情的快樂
第三章 論通過我們和他人感情是否一致,來判斷其情感是否得體
第四章 續(xù)前章
第五章 論和藹可親及令人尊敬的品德
第二篇 論不同激情的得體度
導言
第一章 論源于軀體的激情
第二章 論源于想象的某種特殊傾向或習慣的激情
第三章 論乖戾的激情
第四章 論良善的激情
第五章 論自私的激情
第三篇 論幸運與不幸對人們判斷行為是否得體的影響;何以有時容易被認可,有時則不易
第一章 同給予快樂的同情相比,我們給予悲痛的同情一般來講是一種更為強烈的感情,但在當事人的自然感覺中卻依然不夠強烈
第二章 論野心的起源,及等級的差別
第三章 論嫌貧愛富、貴尊賤卑的傾向所導致的道德情操之腐敗
第二卷 論功過,或獎懲對象
第一篇 論功過意識
導言
第一章 看似值得感謝,似乎就值得報答;同樣,看似令人怨恨,似乎就應該受罰
第二章 論感激與怨恨的適當對象
第三章 對施惠者的行為缺乏贊許,對受惠者的感激之情就缺少體會;相反,對作惡者的動機缺乏責難,對受害者的怨恨之情就缺乏體諒
第四章 前幾章扼要重述
第五章 對功過意識的分析
第二篇 論正義和仁慈
第一章 兩種美德的比較
第二章 論正義感、悔恨感,兼論功德意識
第三章 論如此天性構成的作用
第三篇 就行為的功過,論命運對人類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
第二章 論命運之影響的程度
第三章 論此種情感超常性的終極因
第三卷 論我們判斷自己情感和行為的基礎,及責任感
第一章 論自我認可和不認可的原則
第二章 論對贊賞及值得贊賞的喜愛;及對責備和該受責備的畏懼
第三章 論良心的影響與權威
第四章 論自欺的天性,及一般規(guī)則的起源與運用
第五章 論一般道德準則的影響與權威,及它們被公正地尊為神之法
第六章 何種情況下責任感應是我們行為的唯一動機;何種情況下它應與其他動機共同發(fā)揮作用
第四卷 論效用對認可情感的影響
第一章 論效用的表現(xiàn)賦予一切藝術品的美,及這種美的廣泛影響
第二章 論效用的表現(xiàn)賦予人類性格與行為之美;及對這種美的感知在何種程度是初始的認可原則之一
第五卷 論習俗與風尚對道德上認可與否的影響
第一章 論習俗與風尚對我們美丑觀念的影響
第二章 論習俗與風尚對道德情操的影響
第六卷 論美德的品格
導言
第一篇 論個人品格對自己幸福的影響;或論謹慎
第二篇 論個人品格對他人幸福的影響
第一章 論天性使個人成為我們關注對象所依據(jù)的次序
第二章 論天性使社團成為我們慈善對象的次序
第三章 論普世仁愛
第三篇 論自制
結論
第七卷 論道德哲學體系
第一篇 論道德情操理論應該考察的問題
第二篇 論對美德本質的不同闡述
第一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得體性之中的學說
第二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謹慎之中的學說
第三章 論認為美德存在于仁慈之中的學說
第四章 論出格的學說
第三篇 論關于認可之原理的各種不同學說
導言
第一章 論以自愛推斷認可之原理的學說
第二章 論將理性視為認可之原理的學說
第三章 論認為情感是認可之原理的學說
第四篇 論不同作者詮釋道德實踐準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