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戲表演藝術家紀亞福(廈門文學藝術人物系列專輯)
定 價:90 元
- 作者:中共廈門市委宣傳部,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
- 出版時間:2023/6/1
- ISBN:9787520538664
- 出 版 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825.78
- 頁碼:82
- 紙張:
- 版次:1
- 開本:24cm
“廈門文學藝術人物系列專輯”為廈門市委宣傳部和廈門市文聯(lián)指導策劃、圍繞廈門文學藝術人物開發(fā)創(chuàng)作的系列圖書,截至目前已完成鄭小瑛、魏傳義、朱鳴岡等48位文藝家的人物叢書的出版發(fā)行,生動再現(xiàn)廈門文藝界代表人物的風采,收到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和一致好評。本書從小傳、文章、社會評價等幾個方面呈現(xiàn)紀亞福的文藝修為,展示文學和藝術的魅力。紀亞福,1948年生,國家一級演員。紀亞福1961年開始學藝,師承閩南高甲名丑陳宗塾、林賜福及洪玻璃、謝明亮等名師,學習丑角、架子花臉、老生等行當,從事高甲戲舞臺表演。
舞臺上,他是英姿颯爽的狄青,剛正不阿的包拯,智勇雙全的陳琳,也是步履躑躅的伍通、李公,小奸小惡的班頭爺,迂腐不化的酸秀才…… 成名之前,他也曾渴望獨挑大梁,享受聚光燈下的光彩照人,而學藝漸深,閱歷增多,他越發(fā)珍愛每個角色,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英雄還是丑角。或許,對他來說,角色不在大小,用心即是精彩。 他就是高甲戲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甲戲代表性傳承人紀亞福。
素有“海上花園”稱譽的 廈門四季如春,人文薈萃。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 是建設經濟特區(qū)以來,廈門 市委、市政府一手抓經濟建 設,一手抓文化建設,全市 文藝事業(yè)生機勃勃、碩果累 累,文學、戲劇、電影、電 視、音樂、舞蹈、美術、攝 影、書法、曲藝及民間文藝 等領域,呈現(xiàn)出繁花似錦、 姹紫嫣紅的生動局面,涌現(xiàn) 出許多優(yōu)秀作家、藝術家。 這些文藝界代表人物對廈門 的文藝事業(yè)做出過積極貢獻 ,產生過積極影響,為廈門 文化建設注入了豐富的內涵 ,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和 精神財富。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 的文藝方針政策,傳承與發(fā) 展廈門市文藝事業(yè),推動廈 門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廈門 市文聯(lián)決定編輯出版《廈門 文學藝術人物系列專輯》, 以音像和圖文記錄的方式, 生動再現(xiàn)廈門文藝界代表人 物的亮麗風采,總結他們畢 生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的寶貴經驗 。 我們希望,這套系列專 輯的出版發(fā)行,能讓更多的 人近距離、多視角地了解廈 門文藝事業(yè)的發(fā)展,更親切 地感受廈門文藝界人物的無 私奉獻和辛勤努力。 我們相信,先人匠心獨 運的藝術創(chuàng)造將成為后人的 精神資源,前輩攀登的高峰 將成為后輩接力前行的起點 。 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們 正經歷著一個偉大的時代, 而偉大的時代又必然催生偉 大的文學藝術作品和優(yōu)秀的 作家、藝術家。一切有理想 有抱負的文藝工作者,都要 擔起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 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追求 德藝雙馨,更好地履行人類 靈魂工程師的神圣職責,積 極投身于高質量的廈門建設 ,努力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我們這 個朝氣蓬勃時代的精品力作 。 《廈門文學藝術人物系 列專輯》編委會
第一輯 小傳
引子
梨園學藝
重返舞臺
苦練絕活
四海傳播
薪火相傳
第二輯 舞臺風采
舞臺劇照
第三輯 文章
緬懷高甲戲一代宗師 記廈門金蓮陞名丑陳宗塾先生/紀亞福
我很丑,但我很溫柔 老黃門角色創(chuàng)作心得/紀亞福
將布袋丑的表演元素化入人物的行為中/紀亞福
第四輯 社會評價
紀亞!拍拿/葉之樺
紀亞福與高甲戲“傀儡丑”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吳慧穎
“丑”藝經營盡見美 賞析高甲戲名家紀亞福之丑角藝術/謝文逐
我的師父紀亞福/陳崢嶸
從與折子戲《班頭爺》結緣說起/吳伯祥
第五輯 附錄
大事年表
主演劇目
主要配角
導演劇目/小戲演出、導排/參加導演組
榮譽證書
梨園學藝
紀亞福出生于戰(zhàn)火紛飛的1948年,是家中的獨生子。父親紀坤成是廈門人,母親王美霞是惠安人,一家人就住在思明北路與廈禾路交會處的浮嶼。這里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一直以來都是廈門城區(qū)人氣最旺的路口之一。
始建于1929年的開明戲院是廈門娛樂界的老字號。偌大的招牌在林立的店鋪間頗為醒目。紀家緊鄰著戲院,阿福的阿嫲就在戲院門口擺個大斗籠,上面再架上簸箕,賣點糖果零食,母親也在周邊的馬路上賣甘蔗。父親是碼頭的搬運工,要知道,那個時候的浮嶼就在海邊。
小阿福從小在鑼鼓聲中長大,戲院看門的大狗、大碰和胡須梅都是鄰居,還有負責維修電機的技術員老李伯一家。調皮活潑的阿福經常悄悄溜進戲院看熱鬧,用老廈門的話說就是:到戲院就像“拐灶腳”(拐彎到自家廚房)一般。在開明戲院駐演的戲班來來往往,京劇、越劇、高甲戲……南腔北調。每逢新劇團駐演,總有一番喧騰,名角可得用轎子抬進戲院,一路吹吹打打,好不風光,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種廣告了。票房旁高高掛起一個黑色的牌子,上面用大字寫著當晚演出的劇目和主角名號。即便是多年以后,紀亞福依然記得那年惠安高甲戲劇團演出《火燒紅蓮寺》的場景:精彩熱鬧的劇情,飛檐走壁的特技,還有天幕上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機關布景。這一切都深深吸引著他。電影是那時的時髦娛樂。有時候,小阿福也去看電影,《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上海》《黃繼光》……電影里那些英雄人物高大威武的形象給小阿福幼小的心靈種下了一個英雄夢,他期盼著有朝一日成為英雄,哪怕演一演英雄,也是多過癮的事情。
舊時俗話說:“父母無舍施,送子去搬戲!痹趥鹘y(tǒng)觀念里,演戲并非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家里再窮也不能讓孩子學戲。可是看著臺上的鏗鏘戈甲、出將入相,耳際南音婉轉、鑼鼓喧天,少年的心,蕩起了漣漪。
1960年年底,廈門高甲劇團公開招生開辦培訓班。12歲的紀亞福和幾個同學一起,瞞著家里去報了名,考了試。初試、復試,過程低調而順利地進行著。原來以為只是湊湊熱鬧,沒想到,過了春節(jié),錄取通知書居然就發(fā)下來了。父母驀然發(fā)覺,十分驚訝。起初自然是反對的,久經世事的長輩深諳其間的艱辛,世俗觀念也不易釋懷。幾經說服,少年的熱忱最終感動了家人。父親將獨子親手交到師父手里,臨別時鄭重地囑咐小阿福:“要學就要學成,不要十學九不成。要學好,不能讓街坊鄰居笑話!”
1961年3月,紀亞福正式進入廈門高甲劇團,開始了他迄今半個多世紀的戲曲生涯。
廈門高甲劇團的前身是20世紀20年代馳名泉南僑鄉(xiāng)的“天福興班”,1931年,金門和同安蓮河的藝人重組戲班,各取地名的頭一個字,再加上大吉大利的“陞”字,定名“金蓮陞”。1951年,金蓮陞戲班到廈門、漳州演出,自此在廈門落地生根;1953年,正式命名為“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1960年5月,改名為“廈門高甲劇團”:1966年4月,廈門高甲劇團和同安縣高甲劇團合并,沿用“廈門高甲劇團”名稱;1968年,工宣隊進駐劇團,改名東風文工團;1969年,劇團解散;1978年10月,恢復建制;1988年,改名為“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這個名稱沿用至今。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當時團里的老師都是成名已久的老藝人。團長蔡春枝是著名的花臉,他飾演《三勘蝴蝶夢》中的包拯、《粉妝樓》中的胡奎等,無不虎虎生風。劇團中知名的演員還有:陳宗塾、洪銀對、蔡文煌、謝明亮、姚金練、洪水鉤等名生名丑,小旦林秀來、柳素治、傅烏悶等,凈角張長城、張清滬等,以及樂師蔡文壇、張在我、洪玻璃等。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