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著臭,吃著香,臭食,天生自帶一種讓人欲拒還迎的魔力。 雖然相關(guān)資料寥寥,但臭味在中國飲食中的地位不低,中國人吃臭食的歷史也源遠流長。
本書剖析了食臭的成因,探究了食臭的歷史、地域與民俗,勾勒出一幅中華臭食地圖,并結(jié)合作者幾十年間在各地品嘗、品味臭食的體驗,為大家奉上了諸多美味的臭食食譜。
徽州臭鱖魚,紹興霉千張,
長沙臭豆腐,柳州螺螄粉,
金華爛菘菜,皖南毛豆腐,
東北臭大醬,寧波臭莧菜股
…………
臭菜,也可以千里飄香。
1.臭食,小眾又大眾。在五味之外,品種相對少,喜愛的人
卻不少。更臭也更香,臭食中有百味。
2.雖然幾乎人人吃過臭食,卻鮮少有人認真梳理臭食本身,以及思考臭食與整個飲食文化的關(guān)系。為臭食作傳,也是在豐富飲食文化的記憶。
3.書中出現(xiàn)上百種的臭食都是作者親自品嘗過的,但本書不是吃喝流水賬,也記錄了大量臭食的制作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代序:我的臭食文化觀
愛臭食的人群分布較之喜愛糟、醉、霉、硝之味的人群要廣泛得多,可以說,在中國各個地方,對臭食完全排斥的人群少之又少。即便臭食不是日常飲食的選擇,但偶爾選用,且喜愛之人,占有人口相當(dāng)大的比例。遍布沿海地區(qū)的臭蝦醬、華北的臭腐乳、東北的臭大醬、華東的臭莧稈、湖南湖北的臭豆腐、兩廣云貴的臭筍,都有大批忠實的擁躉。而一些原本只流行于很小范圍的臭食,近些年更推廣于全國,譬如徽州臭鱖魚、長沙臭豆腐,都擁有大批粉絲。
臭食如此普及,但在中國飲食史中,記載臭食的文獻資料卻少之又少,這與中國儒家文化的偏頗有關(guān)。臭字歷來是君子避諱之詞,臭者,穢也,與其相聯(lián)系的詞語皆為貶義。避之尚不及,怎么還能落到紙上,流傳后世?所以盡管古往今來記載中國飲食味道的文字浩瀚,但記載臭食的卻寥寥。將臭味排斥在五味之外,是很自然的事情。
中國人吃臭食,其實源遠流長,僅憑歷史文獻中的只言片語,也可以搜尋出中國人食臭食的悠久歷史!犊鬃蛹艺Z》有一段著名的話: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古時稱腌魚為鮑,這段話雖然是以蘭芷之香喻善,以鮑魚之臭喻惡,但從飲食史,卻可以讓我們知道,中國人吃臭咸魚,早在東周已經(jīng)普及。《史記》中對臭咸魚的記錄也有一處,仍然是形容其臭。秦始皇死了,車載返回關(guān)中,天氣暑熱,遺體發(fā)臭,為了掩蓋這個臭味,用一百多斤同樣臭的臭咸魚放在車上,會暑,上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而民間傳說中越王勾踐為吳王嘗糞辨癥,以迷惑夫差,得以歸國,勵精圖治,滅吳興越,越國百姓感念勾踐大義,自愿以臭為食,奠定越人喜臭食之傳統(tǒng)。可見,無論史籍記載還是民間傳說,中國人飲食口味中包含臭食一味,自古已然。
臭食味臭,本應(yīng)招人避諱,何以人們不僅不避,反倒樂而食之?其奧妙在于其臭在于嗅覺,而味覺卻是香。嗅覺與味覺的轉(zhuǎn)換,也是臭味與香味的轉(zhuǎn)換,用大白話講,是聞著臭,吃著香。人的嗅覺,按百科詞條解釋,是由兩個感覺系統(tǒng)嗅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鼻三叉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感知的一種感覺,是通過長距離感受化學(xué)刺激的遠感。而味覺的感受器官是分布在口腔及咽部、舌頭表面的味蕾,味蕾與食物密切接觸,因而是一種近感。嗅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味覺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食物的感知,是分而知之的,遠感與近感,各有其知,并非一體。江浙兩省的很多地方,歷史上有喜臭食的飲食傳統(tǒng),臭莧稈、臭冬瓜、臭芋艿蕻、爛菘菜、臭千張、臭毛豆,是很多人家的佐餐美味。聞其臭而覺其鮮,是這個人群的共同體會。同樣,京津兩地,青方佐粥,臭蝦醬燉豆腐,也備受喜愛,未覺其臭,而以為有口舌之香。喜鮮者得鮮,喜香者得香,看似奇妙,實則必然。由臭味向鮮味、香味的轉(zhuǎn)換,是由嗅覺向味覺的轉(zhuǎn)換,聞著臭,吃著香,是從實踐得出的理智判斷和終端結(jié)論。如果聞著臭,吃著還臭,是沒有人會吃的。所以中國人飲食中所有臭食,入口都是香的。這就是中國人飲食中香與臭的辯證關(guān)系。
食臭之俗,并非中國獨有,西歐的臭奶酪、北歐的臭鯡魚、日本的臭納豆、韓國的臭魚片,都是,但這些臭食多是單獨存在,于食俗中僅屬特例或孤例。而中國飲食中的臭食卻洋洋大觀,東南西北,沿海內(nèi)陸,品類繁多,花樣百出。鮮臭、腌臭、泡臭、腐臭、霉臭,不一而足,魚蝦肉蛋、菜筍草果,皆可臭之,遠非一罐臭納豆、幾條臭鯡魚所能比也。悠久的臭食歷史與紛繁的臭食品類,匯集成中國飲食中特有的臭食文化。其作為中國飲食文化重要一支,太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發(fā)揚光大。
臭食之俗,不但存在于漢族之中,也存在于很多少數(shù)民族之中。如廣西壯族的臭筍、云南傣族的臭豆豉、四川藏族的臭豬肉、海南黎族的魚茶。中國臭味美食如此之多,一個人想要面面俱到,品而食之,而且熟悉之、細研之,是相當(dāng)困難的。筆者多年行走,尋訪美食,有幾次還是專程作逐臭之旅。有些未能親往的地方、親嘗的美食,也要托朋友尋覓,以求了解,至今亦不能對各地臭食深刻體察,更談不上有多深的體會。但幾十年間在各地品嘗品味過的臭食,對我味蕾的沖擊,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特別是不經(jīng)意間碰到過去一無所聞的品類,更在驚喜中留下深刻印象。
專程到貴州獨山吃臭酸,順路往三都水族自治縣,目的是去看水族文化博物館,卻意外吃到了水族白筍酸,一種與廣西臭筍類似的水族美食,由此在我的臭食食譜中又添一品。河南濮陽醬窩窩,是豫北一款臭食,過去從不知道,幾次到安陽、新鄉(xiāng),都沒能轉(zhuǎn)道濮陽去嘗嘗。好在后來知道醬窩窩是干貨,便于郵寄,托朋友郵寄一箱,了卻心愿。即便專心于此,如果說心得體會,仍然自愧,原因簡單,對于臭食的體會,不能與自小生活在臭食環(huán)境中的朋友相比。多年前,與一位自小生活在寧波的朋友有一段短暫卻交流甚密的經(jīng)歷,可以說是寧波臭味文化對我的啟蒙教育。此后這位朋友還特意為我準備了寧波三臭宴,讓我有了直觀的認識。但即便如此,這種認知,于自小習(xí)慣以臭冬瓜伴食的他而言,仍然膚淺。寫這本書開篇之時,我一直在想,這本不該是我所為,但想到多少年來,沒有人為中國臭食鼓與呼,即便言之,也多以獵奇甚或鄙視而發(fā),還是毅然開篇。能說的,只是筆者幾十年來的點滴體會,與讀者交流。如若能引起共鳴,三生有幸矣。
要云,資深行者、食客。生于河北張家口,自幼年起頻繁遷徙的慣性,一直延續(xù)至今。多年來游走四方,尋味村野,探尋各地食俗傳承。多次為尋覓各地食俗而作主題旅游,寫出游歷品味心得二百余萬字。著有《辣味江湖》《尋味中國》《酒行天下》《酸食志》等作品。
01 臭之說
鮮臭
腌臭
泡臭
酵臭
霉臭
腐臭
釀臭
02 臭之域
首臭之域甬紹間
霉臭徽皖
江南江淮風(fēng)
濃情湘鄂贛
星星點點粵桂瓊
香臭之間話黔南
滇之美 川之味 藏之珍
北方臭食錄
03 臭之譜
魚譜
蝦蟹譜
肉譜
豆腐譜
菜譜
筍譜
草譜
果譜
豆譜
米譜
蟲譜
蛋譜
乳譜
醬醋譜
04 臭之友
餿友
騷友
腥友
膻友
癟友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