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蜀王本紀(jì)》箋證(上)、揚雄《太玄》的經(jīng)緯思想——結(jié)構(gòu)、內(nèi)涵與意義、揚雄在《法言》中對儒家圣人觀的澄清、揚雄《蜀王本紀(jì)》與越南國家及越南民族性、《太玄經(jīng)》與《易經(jīng)》中的“數(shù)”與“變化”、玄的溯源:莊遵《老子指歸》與揚雄《太玄經(jīng)》等。
揚子著述研究
《蜀王本紀(jì)》箋證(上)………………………………………………潘殊閑 (3)
揚雄《太玄》的經(jīng)緯思想——結(jié)構(gòu)、內(nèi)涵與意義……………………劉韶軍(14)
揚雄在《法言》中對儒家圣人觀的澄清………………………………郭君銘(25)
揚雄《蜀王本紀(jì)》與越南國家及越南性…………………………張思齊(38)
《太玄經(jīng)》與《易經(jīng)》中的“數(shù)”與“變化” ……………………陳福濱(60)
《法言》的分章分篇與編撰——兼談《法言義疏》的幾個問題
……………………………………………………………………嘉瀨達男 (69)
玄的溯源:莊遵《老子指歸》與揚雄《太玄經(jīng)》 …………………羅潔敏(83)
關(guān)于揚雄“四賦”寫作的幾個問題——《羽獵》《長楊》的相關(guān)爭議辨析
………………………………………………………………………楊勝寬(90)
論揚雄著述中的所謂“模仿”…………………………………………李殿元(105)
試論《法言》之“象《論語》”與揚雄之“擬經(jīng)” ………………紀(jì)國泰(113)
略論揚雄《蜀王本紀(jì)》中的古蜀傳說…………………………………黃劍華(127)
試論揚雄《諫勿許單于朝》之睿哲眼光………………………………王定璋(146)
解讀《反離騷》…………………………………………………………羅顯榮(153)
安貧樂道的放歌——讀揚雄的《逐貧賦》……………………………喻安榮(160)
揚雄記載的“五峴山”在哪里?………………………………………羅家祥(164)
試論揚雄的大一統(tǒng)與三分法——以《太玄》為中心…………………侯志成(169)
揚于思想研究
揚雄法治觀述論…………………………………………………………官性根(183)
漢代~tJl{辭賦家及其詩學(xué)觀論略——以司馬相如、王褒、揚雄為例
………………………………………………………………………鄭家治(189)
揚子文化研究
漢末三國時期的《太玄》學(xué)……………………………………………金生楊(201)
三十年來韓國揚雄研究述評……………………………………………王紅霞(212)
“更閱賢知,為所稱善”——論揚雄《法言》的當(dāng)代誦讀價值……景志明(220)
揚雄對中國上古史的重要貢獻——以“禹生石紐”記載的歷代傳承為例
………………………………………………………………………李德書(225)
揚雄“心畫”論的中國書法文化立場與當(dāng)代價值……………………傅錄志(236)
歷史文化名人研學(xué)游的共振效應(yīng)探討一以綿陽市涪城區(qū)揚雄宗師文化研學(xué)游為例
………………………………………………………………………肖佳憶(246)
關(guān)于加強揚雄文化實體建設(shè)的建議………………………………………衛(wèi)志中(258)
關(guān)于金牛區(qū)子云亭構(gòu)建的揚雄文化問題探討……………………………王增輝(263)
巴蜀文學(xué)在西漢異軍突起的原因探析一以揚雄為例…………………馬富蘭(272)
初探子云書院在當(dāng)今時代如何傳承與建構(gòu)揚雄文化……………………梁琳筠(280)
揚雄文化旅游環(huán)線構(gòu)想——以四川為例…………………………………劉學(xué)智(286)
試論揚雄《法言》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時代價值…………………………何苗(294)
揚子研究
《反離騷》引起的是是非非………………………………………………孫宗烈(305)
揚雄在宋代地位的升降與蘇軾無涉辯……………………………………喻世華(312)
揚雄罷祠初探……………………………………………………………徐康成(323)
附錄
四川省揚雄研究會第三屆學(xué)術(shù)會議綜述…………………………………張婷婷(329)
稿約………………………………………………………………………………(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