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在近代復興中國古典建筑的建筑師是美國人,他也是中國代建筑師的老板、朋友與合作者,而他的生涯長期隱沒在歷史之中,無人深挖,他探索的問題,至今仍未解決。
☆詳細記述茂飛建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金陵女大、湘雅醫(yī)學院……并出任國民政府首都計劃(南京)顧問的具體過程,客觀評價茂飛的建筑遺產(chǎn)和影響力,填補歷史空白。
☆是建筑史,也是近代史:從建筑項目切入,詳細呈現(xiàn)了中國近代歷史中,教會、買辦、美國外交官、國民政府、民族主義……幾股力量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博弈,一個特別復雜的近代中國躍然紙上。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之間盤根錯節(jié)的相互關系。
☆通過建筑,理解權力、文化、身份、形式、空間;理解近代中國;理解全球化。
從清華園里的大禮堂、圖書館、科學館和體育館,到燕園的博雅塔和貝公樓,到南京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學(今南京師范大學隨園校區(qū)),到上海的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大來大廈和圣瑪利亞女校(張愛玲母校),到長沙的湘雅醫(yī)院及醫(yī)學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協(xié)和大學;從設計中山陵的呂彥直,到中國建筑師學會首任會長莊俊,從大上海計劃主持人董大酉,到設計美琪大戲院的范文照;從清華周詒春校長、復旦公學李登輝校長、燕京大學司徒雷登校長,到孫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蔣介石,亨利·K. 茂飛不是美國歷偉大的建筑師,卻是與中國淵源深的一位。
茂飛在中國的二十年間,設計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園建筑和規(guī)劃為著名。他參與制定的建設南京的《首都計劃》受阻于戰(zhàn)火,他成立的公司早已關門歇業(yè),他設計的許多建筑已經(jīng)幾經(jīng)滄桑。但是在五四運動開啟的中國文藝復興潮流中,這位外國建筑師提倡的中國建筑的適應性和中國建筑的復興,無論在理論思辨還是在建筑實踐中,都顯示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因為這不僅僅是建筑,而且是整個中國文化都要面對并且給出答案的問題。
筑就妥協(xié)
1914年,一位年輕的美國建筑師亨利·基拉姆·茂飛來到北京,花費數(shù)個小時,流連于紫禁城內(nèi)重重庭院中,為那些雄偉莊嚴之建筑而勾留。(這)是世界上為卓越的建筑群,他宣稱道,如此地恢宏壯麗,難以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或城市中覓得。茂飛自此徹底地迷上了中國,并持續(xù)影響了他后來二十年的執(zhí)業(yè)實踐。當他返回位于紐約的建筑事務所,推敲、調(diào)整具體的設計方案時,茂飛不得不直面此番中國之旅帶來的重重考驗,為首要的一條,便是如何在建造一座新式建筑的同時,保存并維系那些中國建筑特有之豐厚傳統(tǒng)。他提出建議,中國建筑理應享有與西方建筑相對等之地位,中國建筑師更應該從自身文化傳統(tǒng)中汲取靈感,以取代那些覓求西方建筑原型與范式之傾向。茂飛進而推動他的中國業(yè)主和同行,去探尋一種建筑上的折衷;正如他在其個人工作中力圖達成的,一種介于西方技術和中國風格之間的妥協(xié),一種在動蕩金融(匯率)局勢下努力維生并在設計上融匯中式建筑語言的妥協(xié),一種游走在宏大城市規(guī)劃和苦澀政治現(xiàn)實之間的妥協(xié)。茂飛與中國之相遇,激起的更多是機遇和挑戰(zhàn),而非氣餒與懈怠。
1914年,茂飛開始為雅禮會設計一座位于湖南省府長沙的校園建筑群,進而將其業(yè)務范圍拓展到東亞地區(qū)。1900年的庚子事變開啟了新的世紀,清王朝的統(tǒng)治卻一步步走向衰亡。此時,憑借著學術和慈善方面之專長,以耶魯大學為先鋒的多所美國大學和基金會,紛紛涉入中國事務,試圖幫助這個正處于社會、經(jīng)濟和政治轉(zhuǎn)型的國家,藉此爭取未來之回報。1911年的一場革命,終結(jié)了一個王朝對中國350多年的統(tǒng)治。自1902年起至1913年,雅禮會一直努力擴展其在長沙(一座臨近出生地的城市)的醫(yī)學教育事業(yè);此時將建筑師茂飛聘請過來,希望他能夠?qū)⒁數(shù)慕逃砟,落實為具體的建筑形式和空間。這個項目開啟了茂飛后來在華三十多年的建筑實踐,直至1935年,他悄然告別中國,再未回返。這位隨和的、在中國度過大半職業(yè)生涯的美國建筑師,儼然以一個中國通的身份,熱情洋溢地向美國民眾講解中國建筑特有之豐厚傳統(tǒng)。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位頗有些耳背的建筑師之宣講, 并未在美國引起多少聽眾之反響。除了幾篇發(fā)表在鮮為人知期刊上的短文,以及數(shù)場未留下記錄并早已為人淡忘的演講之外,茂飛這個名字在他的家鄉(xiāng)幾乎是寂寂無聞的存在;僅存的特例來自他曾經(jīng)的雇員培根先生,這位后來著名的費城總規(guī)劃師,他的筆下偶爾還會出現(xiàn)茂飛的名字。1989年,西方媒體鏡頭曾經(jīng)一度掃過北京大學的校園(原燕京大學校園,茂飛成功的設計作品之一),這或許是茂飛獲得公眾關注度的時刻。到了1998年夏天,當克林頓總統(tǒng)來到同一座校園進行訪問時,隨行記者們也捕捉到了類似的瞬時影像;雖然茂飛的作品再次未署名地出現(xiàn)在聚光燈之下,但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些院落和建筑物的設計者, 竟然是一位同樣來自美國的建筑師。他一直游離于建筑學界的研究視野之外,幾乎完全被建筑史學家和民國史學家所忽視。
他在中國的名字叫作茂飛(有時也被稱為墨菲或默飛),某些中國學者至今依然將他視為一位有名望的美國建筑師。近代以降,中國境內(nèi)許許多多的建筑物,已經(jīng)在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文化大革命以及近期蓬勃的商業(yè)開發(fā)浪潮的沖擊下漸次灰飛煙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相當數(shù)量的茂飛作品,雖未被列入歷史遺產(chǎn)或風貌建筑之名錄,卻奇跡般地逃脫了歷次的劫難。事實上,這些建筑物幸存的原因,部分在于管理方偶然的疏漏;部分在于這些建筑物看起來仍足夠堅固,因而頗有重復利用之便利。在海峽對岸的臺灣地區(qū),雖然從未發(fā)生過任何業(yè)務上的關聯(lián),茂飛也因幫助國民政府制定南京新首都計劃(1928~1929),而獲得了極大的尊重。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是,大多數(shù)建筑師和規(guī)劃師,雖然口口聲聲強調(diào)自己只關注所謂純粹之美學和技術問題,卻往往不自覺地陷入了政治的羈絆,茂飛自然也難以幸免。
二十余年在華之經(jīng)歷,使茂飛對中國建筑傳統(tǒng)的通曉與修養(yǎng),顯然超過他在政治上的體悟與稔熟。然而,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是,傳統(tǒng) 這個詞對茂飛及其同輩人而言,究竟意謂著什么?傳統(tǒng)這個詞本身就存在著疑問和歧義,部分原因來自任何文化所共有的建筑傳統(tǒng)之多樣性;部分原因來自傳統(tǒng)是如何屢次被發(fā)明之過程;部分原因在于傳統(tǒng)是如何輕易被設置為同樣含混隱晦的現(xiàn)代性之對立面。對茂飛而言, 中國建筑傳統(tǒng)包含三個層面:以明清紫禁城(約1421~1894年)為代表的體系性空間營造;適應上述宮殿式建筑和其他建筑類型(如寶塔等) 的建筑形式語言;以及在斗拱交接、屋面處理及彩畫配置等形式語言背后所蘊藏的結(jié)構(gòu)或裝飾性特征。他將中國建筑視為既有建筑體系中一個被嚴重忽視的分支。古代中國蘊育了一種世界上偉大的建筑風格。在(西方)古典和哥特式建筑均已被證實,具備足夠的適應性去滿足現(xiàn)代科學之布局和建造的情況下;我認為否認中國建筑具有類似之適應性,是完全不合乎邏輯的。上述觀點日后亦成為部分中國學者之共識,其中知名的,便是20世紀中國影響力的建筑史學家之一梁思成先生(1901~1972)。然而,這些中國學者既不愿承認自己受到茂飛的直接影響(例如梁先生),也未能就中國建筑傳統(tǒng)之構(gòu)成, 提出更好的替代性闡釋。
茂飛對中國建筑傳統(tǒng)之深入研究,集中反映在他提出的兩個理念之上:中國建筑的適應性和中國建筑的復興。此時,術語問題再度浮現(xiàn)。上述建筑理念中的關鍵詞適應性或復興究竟意謂著什么?盡管有些中國建筑師也持有類似之看法,認同在一個文化復興的過程中去轉(zhuǎn)適中國建筑的觀念,但論及對此觀念扶持、推行之力度甚者,仍非茂飛這個西方人莫屬。如果對傳統(tǒng)本身都難以給出一個清晰的定義,那么對傳統(tǒng)的轉(zhuǎn)適,終將落入鏡里拈花、水中捉月之尷尬境地。同樣的,復興這個詞牽涉了太多的概念羈絆,其含義充其量仍然是主觀的。適值美國文藝復興(American Renaissance,一個頗帶帝國主義色彩的用辭)日漸式微,中國文藝復興(一場由五四運動開啟的文化潮流7)粉墨登場之際,茂飛著力倡導所謂適應性建筑復興之觀念,是否僅僅是一種巧合?盡管沒有直接的證據(jù)支撐,但茂飛對中國建筑復興道路的探索,同當時備受關注的多個文化轉(zhuǎn)型現(xiàn)象或許潛藏有深層的關聯(lián),例如白話文運動之興盛、學生民主運動之激增以及中國水墨畫家試圖對既有傳統(tǒng)進行轉(zhuǎn)換、調(diào)適之探索等。建筑和Reconstruction(建設)在中文用詞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可能并非只是語言中的偶然。畢竟,在茂飛由一個獨立教會建筑師成長為南京新首都計劃首席建筑顧問的時代背景下,建設這個詞也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民族主義政治的印記。無論如何,單純依托語言學上的假設,終歸無法在建筑和建設之間尋找到必然的聯(lián)系。
為合適的方法是追溯歷史,還原當時的語境來理解這些詞語。茂飛認為轉(zhuǎn)適是一種創(chuàng)新,而復興卻是一種再造;但關于他轉(zhuǎn)適或再造了什么,以及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則需要更為細致地辨識與厘清。一代人的建筑創(chuàng)新,終究成為下一代人的建筑歷史;而一位建筑師的復興探索,難免亦是他人眼中的不合時宜。對茂飛作品的分析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去深入理解中國建筑復興和中國傳統(tǒng)轉(zhuǎn)適,以及與之相關聯(lián)的幾個關鍵問題。
在探索適應性中國建筑的道路上,茂飛并非孤身獨行。無論熟人或是陌路,當時亦有多位茂飛的中國建筑同行,同樣在質(zhì)疑和突破既有遺風余俗方面,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后人曾整理出一份代中國建筑師名錄,然而,這份名單中的部分建筑師,要么直接受到過茂飛的指導,要么對茂飛之作品有相當?shù)牧私狻T?jīng)為茂飛工作過,或者跟茂飛合作過的中國建筑師有:呂彥直(1894~1929)、李錦沛(1900~1968)、范文照(1893~1979)、董大酉(1899~1973)、莊俊(1888~1990)和趙深(1898~1978)。名單中還有幾位建筑師,如梁思成(1901~1972)、楊廷寶(1901~1982)、童寯(1900~1983)、劉敦楨(1897~1968)、林克明(1900~1999)和陳植(1902~2001);盡管他們在自己的執(zhí)業(yè)生涯中并未同茂飛產(chǎn)生過明顯的交集,但他們顯然對后者之作品諳熟于胸。這些中國學者中的大多數(shù)從未得到西方學者的重視,但他們卻在質(zhì)疑、批判那個時代的陳舊建筑俗套方面,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書將茂飛適當?shù)鼗刂萌氘敃r中國的同輩建筑師之中, 以便更好地闡釋他的行為及活動。因此,需要對1911年(清王朝覆亡) 至1937年(日軍占領大半中國)這段時間內(nèi)適應性建筑的動機、特征和阻礙,進行仔細的梳理和考察。
在全部的中國職業(yè)生涯中,茂飛一直主動(間或被動)游走在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藩籬之間。在中國工作的時間越長(19141935年間,他曾八次到訪中國,而每次行程均歷時不等),茂飛就越發(fā)確信,那些同時代的建筑師,要么忽視了中國的傳統(tǒng),要么把中國傳統(tǒng)之建筑視為易耗品或犧牲品。茂飛認為大多數(shù)中國建筑師并不了解中國建筑的優(yōu)越之處, 而那些外國建筑師或是將中國建筑看成古董,或是把中國建筑當作裝飾品,套用在西式的平面或立面之上。與之相反,茂飛聲稱,他眼中的中國建筑更像是一種活的有機體。他試圖將中國建筑從沉睡中喚醒, 將其分解為獨立的形式部件,去解決新的實際問題,譬如怎樣去規(guī)劃教會的學校,以及如何運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術(如鋼梁和鋼筋混凝土)。至1910年代,這些材料和技術已在北美地區(qū)獲得了廣泛的建筑實踐,但對中國而言,一切似乎才剛剛開始。
茂飛提出的適應性概念,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建筑樣式問題,進一步涵蓋了商業(yè)貿(mào)易、個人成就等多個方面;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跟國民教育、政治變革存在著隱晦的關聯(lián)。他所跨越的不僅僅只是國與國之間的疆界。某位學者對多位當時在美國更為成功的建筑師,曾做出如下之描述,在這里似乎也適用于茂飛:建筑師的世界包羅了藝術家和生意人。諸如查爾斯·麥金、丹尼爾·伯納姆和卡斯·吉爾伯特之類的人物,大都擅長于穿梭在公司董事會、大學理事會、俱樂部、市長辦公室、設計制圖房、建設現(xiàn)場以及藝術家工作室之間。同樣,我也會著重加以說明,茂飛是如何巧妙地平衡了自己保存中國建筑之遺產(chǎn)的藝術信念,以及一個在華執(zhí)業(yè)之美國建筑師的奇思妙想。
本書試圖將茂飛之美版中國建筑的不同線索,編織成一件文化的霓裳。穿針引線之前,固然需要準備合適的縫線,挑選穿孔相符的縫針。條線索,便是回顧茂飛的個人背景,以及他前往中國的原因。因此,章回應了茂飛在面對與中國相遇(1914年)的挑戰(zhàn)之前,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準備。他曾是哪種類型的青年美國建筑師?他是如何、在哪里接受專業(yè)之訓練與工作?他參與過哪些設計實踐?茂飛初的合伙人是理查德·丹納,他們的早期實踐大都使用一種所謂殖民復興的手法,專為富裕和中產(chǎn)階級客戶,設計一些位于城區(qū)或郊縣的私人住宅。他們的業(yè)務初從紐約市起步,逐漸拓展到康涅狄格州,進而少量延伸至美國東部的佛蒙特州、緬因州等地區(qū)。茂飛和丹納所追隨的,是一種19世紀末期被牢固確立起來的時髦風潮(其興起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而這股建筑風格之潮流,正是通過不斷調(diào)適自身以滿足富有特權階層的需求,促成了美國的殖民文化得以再一次被粉飾并復興。在此概念之基礎上,茂飛后來復興中國建筑的殖民式手法,也給他貼上了中國本位之殖民復興主義者的標簽。
至1920年代后期,茂飛已然在中國建筑界收獲了遠超其美國故土的職業(yè)聲望和地位。1928年受邀擔任南京新首都計劃之首席建筑顧問后,茂飛也將其職業(yè)命運同那些民族主義政治家相互捆綁在一起。南京曾是明朝的國都,然而在19世紀中葉,同樣定都于此的太平天國,卻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1927年,蔣介石選定南京作為國民政府之首都,重新提振了這座城市的地位。第五章著重關注茂飛在這場時代風云中扮演的角色,尤其是他在城市規(guī)劃上的成就和理想。雖然早在1923 年,時任廣州市長的孫科(孫中山先生長子)便征詢過茂飛對廣州市新規(guī)劃之建議,但直到五年以后的南京,他才以一種更為深入和協(xié)同的方式,承擔起城市規(guī)劃上的責任。他跟國民政府之間密切合作的關系,一直維持到1930年代。
到了1932年,隨著茂飛與中國建筑師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他在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上的理念也催生出更為深遠的影響。1928年,為在故土取得穩(wěn)固的立足與發(fā)展,藉此抗衡那些外國建筑師的競爭,幾位留洋歸來的中國建筑師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了一個專業(yè)學會:中國營造學社。盡管茂飛并不是該組織的成員,但營造學社中的多位人物不僅曾接受過他的教誨,也都對這位西方建筑師身上濃厚的中國情懷表示出極大的敬佩。1930年代初期國共關系走向破裂,日本逐漸顯露出侵略者之猙獰面孔,國內(nèi)政治版圖上也隨之浮現(xiàn)出令人不安的烏云。從1930年起,中國建筑業(yè)長期保持一種蓬勃的發(fā)展態(tài)勢,直到1937年南京大屠殺爆發(fā)。此后的十二年時間中,尤其在抗日戰(zhàn)爭的沖擊下,大批名勝古跡遭到了破壞,難以計數(shù)的城區(qū)被戰(zhàn)火摧毀,大部分的建設活動也因此陷入了停滯。
中國的建筑活動歷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1912年清王朝覆滅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此起彼伏的內(nèi)憂外患和接踵而至的技術引入下,跟建筑相關的工作愈發(fā)呈現(xiàn)出繁瑣復雜的特質(zhì)。而這段曲折坎坷之歷史,也在觀念上為后來那些參與建設嶄新中國的建筑師,埋下了微妙的、難以言述的影響。跟當時大多數(shù)建筑界人物相同,茂飛也感受到這個正在尋求新身份的民國時代中,那種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的社會壓力。本書后的部分將闡述茂飛后來留下的遺產(chǎn),并對他的得失進行全面的考量。茂飛對適應性中國建筑的追求,在他于1935年從上海返回美國之后,得到了許多中國建筑師、規(guī)劃師及政治家的認同。在保持固有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中國又應該如何從建筑和技術的雙重維度,去借鑒西方既有之經(jīng)驗?茂飛離開中國后,這個頗為沉重的問題,依然在多股建筑風潮背后,反復不斷地回響。其中包括:1930年代用大屋頂來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之嘗試;1950年代早期在社會主義內(nèi)容和民族主義形式之間尋找平衡,以1959年天安門廣場改造和十大建筑的落成為高潮;1978年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后,一方面推行鼓勵創(chuàng)新、繁榮創(chuàng)作的設計理念,一方面提醒避免炫耀、擺脫浮夸與抄襲現(xiàn)有的語言和熟悉的符號。茂飛探尋適應性建筑上遇到的種種問題,至今仍是中國建筑實踐中懸而未決的挑戰(zhàn)。
嚴格說來,對適應性建筑之探尋并非中國獨有的現(xiàn)象。然而,茂飛那些名不見經(jīng)傳的作品(19201930年代),卻觸碰到幾個超越中國邊界的、至今仍在反復回響的議題。其中頻繁被含混術語和冗詞所糾纏的,也是為根本的四個議題包括:(1)關于傳統(tǒng)應該在新建筑設計中,發(fā)揮如何之作用的問題;(2)關于一個日益全球化的建筑行業(yè), 如何與文化和跨國身份認同達成協(xié)議的問題;(3)關于如何提升對東方主義內(nèi)涵之認知的問題;(4)關于混雜性,以及后殖民社會如何面對其殖民歷史的問題。上述議題伴隨著茂飛的中國旅程時隱時現(xiàn),因此在進一步深入之前,好先對它們做一個簡要的剖析。
20世紀90年代,在中國提到美國式建筑,人們往往聯(lián)想到的,都是那些知名大型跨國公司之在華作品,其中包括:波特曼、SOM、KPF,以及HOK,而這些公司業(yè)已在年輕一代中國建筑師中產(chǎn)生了相當之影響。此外,中國對美國文化某些方面的沉溺,也反映在一些粗鄙的小型建筑之上,如遍及全國的快餐店,以及幾個中心城市近郊的美式高爾夫球場和山莊等。世人從未將這些新近的建筑項目,置于一種連續(xù)的、適應性發(fā)展的歷史視角中加以考察;中國人認為業(yè)主和使用者理應包容與接納從外國引進的建筑文化,而西方的設計師則試圖將一種全新的建筑潮流,移植到這片波譎云詭的中國大地之上。
茂飛深信,美國商業(yè)之未來必然將同環(huán)太平洋經(jīng)濟帶有緊密的聯(lián)系, 他也是早提出這個觀念的美國建筑師之一。1939年,他繼而為舊金山金門世博會[1]設計了一座紀念物太平洋聯(lián)合塔。如果說,今天我們對美國人早先在輸出其設計或建筑技術上所扮演的角色并無全然之了解;那么,我們對上世紀初美國建筑師在境外活動的認識,則幾近于一片空白。如果承認今天的中國建筑比過去更為全球化,那么是茂飛在默默地幫助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如果發(fā)現(xiàn)今天的中國建筑師比過去更為國際化,那么也是茂飛在暗地中幫助開辟了這條道路。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作者序
英文版致謝
前言:筑就妥協(xié)
章 跨越太平洋的挑戰(zhàn):茂飛的中國邂逅(19141918)
歐洲之旅(1906)
茂飛&丹納事務所(19081914)
踏足亞洲,1914年
茂飛在上海和長沙,1914年56月
北京,1914年7月
總結(jié)
第二章 建立在華的實踐:逐力京滬( 19181919)
茂飛在韓國,1918年5月
茂飛在北京,1918年5月
哈利·何士與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19161918年
茂飛在揚子江下游,1918年夏
有福之州,1918年夏
上海的希望,1918年
總結(jié)
第三章 建造校園與辦公大樓:金陵女大、燕京大學、花旗銀行與大來公司(19191921)
金陵女大校園建設的階段(19181919):初步選址與風格問題
成長的陣痛:來自燕京大學與事務所的挑戰(zhàn)
花旗銀行、大來公司與失穩(wěn)的茂旦洋行
總結(jié)
第四章
建立聲望:合作伙伴、鍥而不舍與收獲贊譽(19211927)
金女大開幕(1923) 與適應性建筑 路線的擴散
重新適應,19241926年
總結(jié)
第五章 都市再造: 孫科、 蔣介石的廣州、 南京計劃( 19231930)
美式規(guī)劃在廣州(19111921):一座現(xiàn)代化都市的崛起與傳統(tǒng)城市肌理的瓦解
美式規(guī)劃在廣州(19211927):茂飛與孫科締結(jié)友誼
美式規(guī)劃在南京(19271930):茂飛出任《首都計劃》首席顧問
總結(jié)
結(jié)語: 茂飛之遺產(chǎn)
茂飛之遺產(chǎn):通過文獻來考量
茂飛之遺產(chǎn):以中國建筑師的作品來考量
茂飛之影響:以后來的適應性建筑 來考量
總結(jié)
參考書目
手稿檔案
政府公文
報刊
期刊雜志
錄音采訪(未公開發(fā)表)
二次文獻(英文部分)
二次文獻(中文部分)
機構(gòu)所有
個人所有
著作和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