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中國傳統(tǒng)美學,系統(tǒng)梳理宗白華在中國美學方面的文章20篇,從中國藝術到繪畫、書法、音樂、建筑、文藝等方面分別闡述,展現(xiàn)宗白華在中國美學方面的成果。讓讀者深入到中國數(shù)千年民族藝術的精魂中,感受到人的生命在藝術的美中緩緩流動,形成中國獨特的美學體驗和創(chuàng)造。
是一部了解和學習中傳統(tǒng)藝術和美學不可錯過的杰作。即便初學者也感受到一種忘我的美感情思,沉潛到對中國文化審美的熱愛中去。使人生的生活成為藝術品似的創(chuàng)造。讓每一位為俗務所紛擾的現(xiàn)代讀者,每一個渴望自由寧靜的現(xiàn)代心靈,都能在先生靈動的文字里,充分感受人間的詩意和對生命的憧憬。
1.美學類的著作大多充滿概念和邏輯,而宗白華則用詩人的靈動筆觸,描述了美的本質(zhì)與境界。他把中國體驗美學推向極致,并把藝術與人生結合起來,讓美不僅是一種研究概念,而是深入到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命體驗。
2.內(nèi)容深入淺出,可讀性強,從初中生到社會人,都能讀懂,感同身受,引起共鳴。不存在年齡層劃分的問題,男女老少皆可閱讀。
3.對人身心深刻的育化性,給人正能量,積極的生命引導,美感的熏陶,讓人充滿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情。
4.專業(yè)性,作為美學創(chuàng)始人,雖然很多文章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寫的,但對于今天的讀者沒有任何時代感,完全通用。
5.美學補課,審美力人生課程的一門重要內(nèi)容,很多人需要補課,是一套全家都可以閱讀的家庭經(jīng)典藏書。
6.一代美學大師宗白華美學經(jīng)典,追尋美感人生,過詩意生活。心懷詩意的人,即使如螻蟻一般活著,內(nèi)心也必定光芒萬丈、美如神靈。平凡的本質(zhì)是美好,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一次詩情畫意的美學之旅。
7.獨特的裝幀設計,精美大方上檔次,鎖線裝幀,彩色印刷,用紙高檔綠色。
8.想象一種美,就是想象一種生活方式,打開本書,讓你重拾生活的詩意與浪漫。
走向中國人的美生活
中國人的美學,不是小美學,而是大美學!
西方人研究的美學,皆為小美學。被廣義漢語學界定譯成美學的Aesthetica一詞,原本就是感性之意。美學,它的原初意思就是感性學,初還被當作感性認識,因為理性認識之外的人類這么廣闊的感性領域,需要一門叫做感性學的新學科來加以研究。這門學科只有不到三百年的歷史,但無疑人類審美的歷史卻源遠流長,要比哲學久遠得多得多。
我卻認為,美學不僅是感性學,更是覺悟?qū)W。中國語境下的美學的本土意蘊,就在于它不僅是西學意義上的感學,而且更是本土意義上的的覺學。在中國,美學這門哲學學科將感學之維度拓展開來,從而將之上升到覺學之境,而這感與覺兩面恰構成不即不離之微妙關聯(lián)。當今德國美學家也意識到,美學作為Aesthetica亦即感性認識論的缺憾,所以新近提出美學乃是Aisthetik亦即一般知覺學的新構想,以突破傳統(tǒng)西方美學本身的限制,從而將美學與更廣闊的日常生活接通起來。
當美學學科與為廣闊的我們的生活世界聯(lián)通起來之時,那么,這種美學就是一種大美學。任何包括哲學在內(nèi)的學問與生活比較起來,都不能成其為大,更不能稱其為大。新世紀以來,美學在中西方的進展,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美學回到生活世界,如今已經(jīng)成了全球美學的共識,這就是生活美學的興起。所以說,大美學之大,即在生活之大矣!
中國美學學派的建構,行走在有人美學之康壯大道上,這是由于,中國美學與現(xiàn)實人生始終是血脈相連的,這就不同于西方人僅僅把美學當作哲學門類的高頭講章。于是,中國美學學派的建構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會大有可為:它繼承了兩千年來中國古典美學人能弘道的儒家主流傳統(tǒng),上世紀中葉以來的實踐美學實踐成人的現(xiàn)代傳統(tǒng),新世紀開始以返本開新形式出場的人歸生活的當代傳統(tǒng),由此正在形成中國美學學派得以延承的歷史積淀,從而面向未來積極拓展,終立足于全球美學之林。
新世紀以降,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中國與西方所面臨的社會問題愈加趨同,盡管當今英美主導著逆全球化的另一種潮流,但是隨著科技發(fā)展、生態(tài)破壞、市場蔓延和欲望激增,人類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與心理問題就變得尤為凸顯,而美學恰恰可以為解決此類消極問題提供一條生存之道。如此看來,中國的美學乃是能成為提供人生意義支撐的美學智慧,實乃成為一種大美學,而非僅面對審美和藝術現(xiàn)象的小美學。走這條大美學之路,才能突破美學所形成的既定中西雙方狹隘傳統(tǒng),使得美學真正向人類廣闊的生活世界積極開放。
2018年的秋季,筆者與當代中國著名哲學家和美學家、我們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美學研究室的老同仁李澤厚先生在討論大美學的英文譯法,究竟用哪個更為合適?一般而言,大美學英文可以譯為Grand Aesthetics或者Great Aesthetics,但是李澤厚認為,用Grand更多有輝煌燦爛之意,而Great的用法則更為樸實簡素,卻缺乏點哲學化的意蘊。我倒靈機一動,有個新的啟發(fā)性建議:大美學不妨譯作Da-Aesthetica,也就是取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核心概念Dasein的前綴Da,這個前綴本就是在此在這的意思。
借用德國哲學巨擘海德格爾之Dasein的核心概念,我做這樣翻譯主要的理由有兩個:其一,從意譯上來說,Dasein有著此在緣在親在的各種譯法,美學由此就與在此、親和的存在直接勾聯(lián)起來;其二,就音譯上而言,Da就是中文大的音譯,德文與中文的發(fā)音居然一致,就像也有譯者把Dasein翻譯成達在一樣,這樣音譯與意譯合一,豈不妙哉?!
如此一來,這種大美學就上升到了海德格爾的去在論的高度,也與李澤厚先生的去在的獨譯呼應。這是因為,李澤厚先生早就認定Dasein翻譯成去在,如果我們?nèi)∪ピ谥,那就把大美學這個中國美學話語動詞化了,這就意味著:在這一個世界去美學化地在吧!這個祈使語氣,豈不更妙?李澤厚先生回應我說:你這個建議倒很吸引人,但我不知在德語語境中會是什么感覺,也許會覺得不知所云?這要請教德國人后才敢用。但是我覺得這倒是個中西合璧的譯法。
質(zhì)而言之,我以為,Da-Aesthetica的譯法的確把音與意的翻譯較完美地結合起來,起源于中國意蘊的大美學,乃是超出狹義感性學意義上的的實踐生活美學。因此,大美學=Da-Aesthetica。
我們這套叢書就是一套生活大美學叢書。這套叢書里所選諸大家的各種大美之論,都是與你、我、他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愿他們的大美學真正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上,大美學才是具有大用的,而這種用就是無用之大用。
讓我們一起,經(jīng)由大美學,走向中國人的美生活吧!
劉悅笛
(生活美學倡導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國際美學協(xié)會總執(zhí)委,博士生導師。)
2020年12月1日晨于斯文至樂堂
宗白華著
宗白華(189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華。著名哲學家、美學家、詩人。是我國現(xiàn)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被譽為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史教授,兼?zhèn)渲袊诺湮幕滋N和西方美學修養(yǎng)。
被認為是中國學者中將中西方美學融會貫通人。備受馮友蘭推崇;被列入中國當代五大美學家、中國現(xiàn)代四大美學家之列。宗白華與朱光潛并稱中國美學雙峰。著有《宗白華全集》及美學論文集《美學散步》《藝境》等。
劉悅笛主編
生活美學倡導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國際美學協(xié)會總執(zhí)委,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