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與物》對流行文化的后現代分析,詳盡、機智、詼諧,出自一位同樣對大衛(wèi)·拜恩、比夫漫畫、《面孔》雜志、約翰·伯格、羅蘭·巴特、讓·鮑德里亞和詹姆斯·布朗著迷的作者之手。
該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年輕的生活”關注的是作為“亞文化”存在的青春形象;“品味、國家和流行文化”關注的是作為消費與時尚的事物;“命懸一線”關注的是英國波普傳統(tǒng)在當代的藝術形象;“后現代和‘它的另一面’”則對后現代主義的文化時尚做了一個系統(tǒng)檢視。作者試圖在物與形像的邊界行走,具體評估了它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意義,并生動地記錄了它們對于當下流行趣味的影響。
毋庸置疑,當今時代是一個圖像資源豐裕乃至迅猛膨脹的時代,從隨處可見的廣告影像到各種創(chuàng)意的形象設計,從商店櫥窗、城市景觀到時裝表演,從體育運動的視覺狂歡到影視、游戲或網絡的虛擬影像,一個又一個轉瞬即逝的圖像不斷吸引、刺激乃至驚爆人們的眼球,F代都市的居民完全被幽靈般的圖像和信息所簇擁纏繞,用英國社會學家費瑟斯通的話來說,被“源源不斷的、滲透當今日常生活結構的符號和圖像”所包圍。難怪藝術批評家約翰·伯格不禁感慨:歷史上沒有任何一種形態(tài)的社會,曾經出現過這么集中的影像、這么密集的視覺信息。在現今通行全球的將眼目作為最重要的感覺器官的文明中,當各類社會集體嘗試用文化感知和回憶進行自我認同的時刻,圖像已經掌握了其間的決定性“鑰匙”。它不僅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人們無法逃避的符號追蹤,而且成為億萬人形成道德和倫理觀念的主要資源。這種以圖像為主因(dominant)的文化通過各種奇觀影像和宏大場面,主宰人們的休閑時間,塑造其政治觀念和社會行為。這不僅為創(chuàng)造認同性提供了種種材料,促進一種新的日常生活結構的形成,而且也通過提供象征、神話和資源等,參與形成某種今天世界各地的多數人所共享的全球性文化。這就是人們所稱的“視覺文化”。
如果我們贊成巴拉茲首次對“視覺文化”的界定,即通過可見的形象(image)來表達、理解和解釋事物的文化形態(tài),那么,主要以身體姿態(tài)語言(非言語符號)進行交往的“原始視覺文化”(身體裝飾、舞蹈以及圖騰崇拜等),以圖像為主要表征方式的視覺藝術(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和以影像作為主要傳遞信息方式的攝影、電影、電視以及網絡等無疑是其最重要的文化樣態(tài)。換言之,廣義上的視覺文化就是一種以形象或圖像作為主導方式來傳遞信息的文化,它包括以巫術實用模式為取向的原始視覺文化、以主體審美意識為表征的視覺藝術,以及以身心浸濡為旨歸的現代影像文化等三種主要形態(tài);而狹義上的視覺文化,就是指現代社會通過各種視覺技術制作的圖像文化。它作為現代都市人的一種主要生存方式(即“視覺化生存”),是以可見圖像為基本表意符號,以報紙、雜志、廣告、攝影、電影、電視以及網絡等大眾媒介為主要傳播方式,以視覺性(visuality)為精神內核,與通過理性運思的語言文化相對,是一種通過直觀感知、旨在生產快感和意義、以消費為導向的視象文化形態(tài)。
在視覺文化成為當下千千萬萬普通男女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際,本譯叢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我國學界如何直面當前這一重大社會轉型期的文化問題?怎樣深入推進視覺文化這一跨學科的研究?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大量引介國外相關的優(yōu)秀成果,重新踏尋這些先行者涉險探幽的果敢足跡,無疑是窺其堂奧的不二法門。
在全球化浪潮甚囂塵上的現時代,我們到底以何種姿態(tài)來積極應對異域文化?長期以來我們固守的思維慣習就是所謂的“求同存異”。事實上,這種素樸的日常思維方式,其源頭是隨語言一邏各斯而來的形而上的殘毒,積弊日久,往往造成了我們的生命經驗總是囿于自我同一性的褊狹視域。在玄想的“求同”的云端,自然談不上對異域文化切要的理解,而一旦我們無法尋取到迥異于自身文化的異質性質素,哪里還談得上與之進行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對話?!事實上,對話本身就意味著雙方有距離和差異,完全同一的雙方不可能發(fā)生對話,只能是以“對話”為假面的獨白。在這個意義上,不是同一性,而恰好是差異性構成了對話與理解的基礎。因理解的目標不再是追求同一性,故對話中的任何一方都沒有權力要求對方的認同。理解者與理解對象之間的差異越大,就越需要對話,也越能夠在對話中產生新的意義,提供更多進一步對話的可能性。在此對談中,詮釋的開放性必先于意義的精確性,精確常是后來人努力的結果,而歧義、混淆反而是常見的。因此,我們不能僅將歧義與混淆視為理解的障礙,反之,正是歧義與混淆使理解對話成為可能。事實上,歧義與混淆驅使著人們去理解、厘清,甚至調和、融合。
作者簡介
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1951年生于英國,當代著名文化批評家和理論家,早年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斯圖亞特·霍爾,F為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藝術與電影系教授,同時也是該?鐚W科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著述大多圍繞青年亞文化與音樂、當代藝術與設計、消費與媒介文化等問題展開,代表作有《亞文化:風格的意義》(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1979)、《灌制與混錄:文化、身份與加勒比音樂》(Cut ‘n’ Mix: Culture, Identity and Caribbean Music,1987)、《隱在亮光之中: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與物》(1988)等。
譯者簡介
席志武,北京師范大學文藝學博士,復旦大學新聞學博士后,現為南昌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總序
致謝
引言
第1部分 年輕的生活
1 隱在亮光之中:青年監(jiān)控及其形象呈現
2 錯誤的身份:為什么約翰·保羅·里奇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第2部分 品味、國家和流行文化
3 走向一種品味的地圖學:1935—1962
4 作為形象的物:意大利的踏板摩托車
5 低級趣味:關于波普藝術的筆記
第3部分 命懸一線
6 設法應付“然而”:在比夫漫畫的怪誕世界里
7 “星球一號”的底線:應對《面孔》
第4部分 后現代主義和“另一面”
8 對“后”學的審視
9 附言1:致命的策略
10 附言2:言語之后
11 附言3:空間與邊界
12 附言4:學會在通往無地之路上生活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