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刃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寫作
尹漢胤
昭通古稱烏蒙,置身在浩海騰波的峰巒之中。以鎖鑰南滇、扼守西蜀、俯視黔貴的要沖關隘,翹首在云南東北部。生息繁衍在這片高原的昭通人,在困厄的大山中,以順生自然的胸懷、守土絕生的意志,在這里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家園。古往今來,這里便出沒著政客、商旅、軍閥、土匪……各色人等。不同宗教、民族、文化于此交匯、碰撞、融合,從而沉淀出了昭通人包容開放的地域性格、樂觀達生的生活態(tài)度。漫長歲月中,這里從不缺乏活色生香的故事,更不缺乏驚世駭俗的人物;近代歷史中,昭通誕生了多位杰出人物,其不同凡響的生命抱負,讓后人從他們的成長經歷中,領悟了立世為人的生命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一批有志于文學的青年,將昭通的地域生活演繹為各類文學作品,從而聲名鵲起于新世紀。隨著文聲日隆,一個以昭通作家群為標志的文學現(xiàn)象再次使昭通顯赫于云南。
出生在這塊豐厚的土地,從小聆聽著民族悲壯遷徙故事長大的呂翼,潛移默化地在心中埋下了一顆文學種子。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師范畢業(yè),來到一個叫冷水河的山村小學開始了教師生涯。生活在民風淳樸的山村,每日面對著心靈純凈的孩子,使他感悟到了萬物生命的本真,原生態(tài)靈魂的高貴,難以抑制的文學創(chuàng)作沖動萌動于心。在閱讀了大量昭通人文歷史、中外文學名著后,他嘗試著用文字觸摸這片土地的人性心靈。夜闌人靜時,神性的民族歷史、祖先的故事、鄉(xiāng)村風物……一
一縈繞在他腦際。冥冥中一種聲音在心底召喚著他,在冷水河嫩綠的春風中,那顆潛藏在呂翼心中的文學種子發(fā)芽了。一篇篇豆腐塊開始出現(xiàn)在當?shù)貓罂。日積月累,他的作品引起了有關領導的注意,將他調到了昭通市委辦公室,成為了一個能寫各種材料的秘書。工作環(huán)境的改變,社會生活視野的擴大,使他從現(xiàn)實社會中獲取了大量生活素材,從而使他的創(chuàng)作更加貼近社會生活,作品人物鮮明地呈現(xiàn)出人性的高貴與卑劣。
小說《角色》在《滇池》的發(fā)表,標志著呂翼的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到了一個新境界。由此他的創(chuàng)作便如高原江河奔涌起來,他成為了昭通作家群中一位勤奮多產的少數(shù)民族作家。近年來已在《人民文學》《民族文學》《中國作家》《大家》《邊疆文學》等文學刊物上發(fā)表了多篇小說,其中一些作品還被《小說月報》《作品與爭鳴》《20012015小說月報少數(shù)民族作家精品集》《2018年度中國中篇小說精選》等選載,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
入選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之星叢書的六篇小說,是呂翼小說的一個精選集。作品既有歷史題材,也有現(xiàn)實題材,視野開闊,負載豐富,語言獨具特色。呂翼以馬為主要對象,寫過一系列小說,小說構思巧妙,故事波瀾起伏,人物個性鮮明,充分展現(xiàn)出了呂翼小說創(chuàng)作的才華。這種互文式的寫作,讓人物在不同的篇章里拉拉扯扯,時斷時續(xù),互相裹纏。讓人物的命運經緯交織,互相補濟,以立體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最后完整地、豐富地抵達小說的內核人與人之間的碰撞、排斥、交融、接受、大愛。之前,曾讀過他的中篇《冤家的鞋子》,小說以一雙鞋為引線展開,圍繞著這雙鞋的歸屬,將三人的愛恨情仇、人物命運貫穿起來,一波三折、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地開啟了小說故事。小說中的開杏,是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農村女性代表,在即將與胡笙成婚時,竟被烏鐵強行奪愛,身心遭受了極大摧殘。在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束縛中,她違心地斷絕了與胡笙的戀情,屈辱地與烏鐵開始了無愛的生活。然而以強暴手段得到開杏的烏鐵,雖發(fā)自內心地喜愛著開杏,卻始終沒能得到開杏的真愛,只能在開杏冰冷的眼神中承受著精神懲罰。就在三人于愛情悲劇中苦苦掙扎時,日寇侵略的炮聲迫近了故鄉(xiāng)。兩個不共戴天的情敵,義無反顧地共赴抗日戰(zhàn)場,在全民族同仇敵愾與日寇的殊死戰(zhàn)斗中,兩個人以民族大義消弭了個人恩怨,成為了生死相護的戰(zhàn)友。《馬嘶》是《冤家的鞋子》的繼續(xù),小說以馬喻人,既有家痛國恨,又有恩怨情仇。以一匹戰(zhàn)馬為線索,避輕就重,另辟蹊徑,通過不同的人對待一匹戰(zhàn)馬的態(tài)度,寫出了戰(zhàn)爭的慘烈、獲取幸福的艱辛和人性的美丑。
地域寫作是少數(shù)民族作家創(chuàng)作的優(yōu)勢。小說中奇絕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描寫,充分展示出了呂翼對地域文化、民族心理、民族風俗、深層關系的準確把握。小說中對三人的情感處理,沒有給人以生硬的臉譜化感覺,始終依據(jù)著各自文化背景、情感脈絡還原在那個歷史大背景中,以獨特生動的生活細節(jié)呈現(xiàn)出來,最終過渡到抗戰(zhàn)烽火中。在血與火的殘酷戰(zhàn)場上,隨時生死面前,個人恩怨自然會在那一刻退居為次要。從戰(zhàn)場回來的烏鐵失去了雙腳,而那雙寄托著開杏畢生情感的鞋子,終于穿到了胡笙腳上,并將陪伴著他踏上奔赴陜北的新征程,從而賦予了這雙鞋新的情感寄托。通過這篇小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純熟駕馭昭通歷史、地域風情,將小說寫得風生水起、蕩氣回腸并且生活積累豐厚的呂翼。
《割不斷的苦藤》則又讓我們看到了對社會具有深刻洞察力的呂翼。在這篇小說中,呂翼以敏銳的觀察捕捉到了當今社會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原本淳樸的一些農村干部,隨著權力的擴大,在利益誘惑下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最終走上了腐敗之路。小說中的辛苦是一個出生在苦寨的孤兒,艱苦的苦寨生活經歷,使他與全寨人共同盼望著早日割斷這條苦藤。憑著苦干實干和出色的工作,他升任了副縣長,上任第一天,他便立志要成為割斷這條苦藤的人。然而,在修建通往苦寨公路的施工過程中,他體會到了各種人際關系的復雜。在疏通這些關系過程中,他不僅切身體會到了種種潛規(guī)則,更懂得了蘊含豐富的為官之道。在他感到茫然無措時,與他朝夕相處的駕駛員,成為了他排難解困指點迷津的幫手,由此讓他逐漸悟出了此中之道。你對這樣的事情反感了、拒絕了,那一定是要出問題的。那樣別人說你脫離群眾,說你不給面子,說你不識抬舉,說你假裝廉潔,那很多工作就難以協(xié)調。你安排工作下去,人家表面跟你謙虛著、應付著,可就是不給你辦,就給你拖著,軟軟的、綿綿的。你說人家沒有干,可人家是應承下來的。工作進展不大,成效不明顯,也不能全怪下面,下面也有下面的難處;你說那些工作都干了,卻什么也沒有。一次你可以生氣,兩次可以發(fā)火,三次可以摔茶盅兒,十次八次可就不行了。在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下,淳樸正直的辛苦,一步步放棄了道德良知,心理發(fā)生了扭曲,最終精神坍塌,在金錢利益的誘惑下,從一個立志割苦藤的苦寨人,墮落成了一個貪污施工款的腐敗分子。小說將辛苦墮落的心路歷程寫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令人信服地看到了呂翼挖掘人物心理、展示其內心細微變化過程的細膩透徹的能力。尤為令人欽佩的是,這篇小說是發(fā)表在2004年的《大家》6月號,一經發(fā)表即被《小說月報》《作品與爭鳴》所選載。由此可見早在十多年前,呂翼已將自己的筆觸深入到了社會肌理深層,開始用文學手術刀剖析社會腐敗現(xiàn)象。
作為少數(shù)民族作家的呂翼,多年來始終以強烈的使命感,關注著自己民族的歷史與發(fā)展,以文學作品展現(xiàn)著現(xiàn)實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歌頌著新時代的民族正氣。厚重的生活積累、深刻的文學思考、勤奮努力的創(chuàng)作,都預示著他蘊涵著巨大的文學潛力,正處在一個文學創(chuàng)作的爆發(fā)期。
那就讓我們靜靜地期待呂翼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吧!
呂翼,彝族,1971年生,昭通日報社總編輯、昭通文學藝術家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在《人民文學》《民族文學》《中國作家》《大家》《雨花》《邊疆文學》等發(fā)表小說多篇(部),有作品入選《小說月報》《作品與爭鳴》《20052015中國少數(shù)民族小說精選》《2018年度中國中篇小說精選》等。出版作品有《寒門》《割不斷的苦藤》《嶺上的陽光》等十余部。獲云南省文藝精品工程獎、云南省德藝雙馨青年作家獎、云南省優(yōu)秀期刊編輯獎、云南省少數(shù)民族文學精品獎等。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五屆高研班學員,2018年度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之星,中共云南省委聯(lián)系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