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迄今為止《燕史》的首個點校本,分為上下兩編。
上編系《燕史》存本十記三十四卷的點校本,以首都圖書館藏清抄本為底本,以福建省圖書館藏和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兩種清抄本為校本;下編為輯錄部分,從《海岳山房存稿》中輯錄《燕史》敘五十三篇、辨三篇、論二十一篇,從《海岳山房別稿》中輯錄《燕史》論六十八篇;并輔以《永平府志序》《盧龍塞略敘》《海岳郭先生墓志銘》等篇著述序跋、傳記資料方面的附錄內(nèi)容。使讀者能更全面地了解《燕史》的規(guī)模和編撰思路,以及郭造卿的個人生平及史學(xué)觀點。
本書是迄今為止《燕史》的首個點校本,分為上下兩編。
郭造卿(15321593),字建初,號玉融山人、海岳先生,福建福清人。
萬歷八年(1580年),郭造卿在戚繼光的力邀之下,入幕戚府,開始編撰《燕史》以及側(cè)重于薊鎮(zhèn)歷史和軍事方略的《薊略》。功名不就的郭造卿將《燕史》視為名山事業(yè),用功極深。
萬歷十一年,戚繼光調(diào)離薊鎮(zhèn),十五年病逝于故鄉(xiāng)山東蓬萊,此時郭造卿的《燕史》尚未完成。盡管缺少了資金和人力的支持,但郭造卿仍然留在薊州,繼續(xù)修史。萬歷十八年,《燕史》《薊略》草創(chuàng)初就,但卷帙浩繁,無人能為刻梓,郭造卿遂攜書稿南歸。萬歷二十一年六月,郭造卿于家鄉(xiāng)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邱居里,北京師范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副教授,參加《全元文》工作,點校郝經(jīng)《陵川文集》、劉因《靜修文集》等元人文集12部(江蘇古籍出版社2004版)。
參加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工作,今譯《后漢書五行志》及《元史》部分傳記(上海大辭典出版社2004年版)。發(fā)表論文《郭造卿與燕史修撰》(《民族史研究》第六輯,民族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燕史的卷數(shù)傳本與輯佚》(《中國典籍與文化》2006年第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