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清晰的思考反而是一種浪費。
有時候,憑借直覺去決定,你會后悔莫及。
橫跨心理學、哲學、企管等領域,涵蓋52個生活、工作、投資、愛情上常見思考錯誤的經(jīng)典作品!
《清醒思考的藝術》不僅指陳思考錯誤,更提出有效對抗妙招,預防掉入隱形思考陷阱,讓你看清思考盲點,清除決策障礙,選對思考方法,做出正確選擇。每個思考錯誤搭配一幅風格獨特的插畫,實用性與娛樂性兼具。
羅爾夫·多貝里既有深邃的洞察能力,又有出色的講故事能力,穿插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故事、愛情關系、投資理財、股票買賣、心理學實驗等,敘述豐富、幽默,耐人尋味。
躁動的年代,我們需要一本鍛煉獨立思考的書!
1. 羅振宇《羅輯思維》薦書!
2. 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做個迷茫時代的明白人!
3. 德國率先擊敗《喬布斯傳》的著作!蟬聯(lián)《明鏡周刊》排行榜4周冠軍,連續(xù)48周Top 5!
4. 德文版年度非虛構類圖書前列!中文首版10萬冊一售而空!
5. 沃倫·巴菲特、查理·芒格的致勝策略!
6. 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伯克利大學教授精心剖析思維盲點與謬誤!
自 序
一切都始于2004年秋天的一個夜晚。那天,我接受出版商胡貝特·布爾達的邀請,前往慕尼黑,去參加“一場知識分子的自由交流”。之前我從未感覺自己是“知識分子”(我讀過企業(yè)管理學,成了企業(yè)家——似乎是知識分子的反面),但我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這顯然足夠了。
桌旁坐著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當時還是個不知名的喜好哲學的華爾街商人。我被作為英語和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專家介紹給他——說我尤其精通大衛(wèi)·休謨。很顯然,他們是把我與誰搞混了。我什么也沒說,有點不安地向在座的人笑笑,將由此產生的間歇當作是我龐大的哲學知識的證明。塔勒布馬上拉過一張椅子,輕輕拍拍椅面,請我坐下來。幸好聊了幾句之后話題就由休謨轉向了華爾街,讓我至少可以參與。我們取笑首席執(zhí)行官們常犯的系統(tǒng)性錯誤,也沒將自己排除在外。我們談論不可思議的事情,可事后回想起來顯得也蠻有可能性。我們取笑投資者在股價低于買入價時幾乎不能割舍他們的股票。
隨后他寄給我手稿,我作出評論,并對部分內容提出批評,它們變成了全球暢銷書《黑天鵝》。這本書讓塔勒布一下子躋身知識分子型世界巨星的行列。我對知識的饑渴日漸增長,狼吞虎咽地讀完了這本關于“啟發(fā)式偏差”的書。與此同時,我與許多人的交流加強了,他們堪稱美國東海岸的知識分子群體。數(shù)年后我認識到,在作為作家和企業(yè)家的工作之外,我完成了名副其實的社會心理學和認識心理學研究。
我在這里使用的思維錯誤的概念,是指系統(tǒng)性地偏離理性,偏離最理想的、合乎邏輯的、理智的思考和行為!跋到y(tǒng)”一詞很重要,因為我們經(jīng)常錯誤地走向同一方向。比如,我們高估我們的學識要比低估我們的學識頻繁得多。失去某種東西的危險要比獲得某種東西的前景更能促使我們加快速度。一位數(shù)學家談到我們思維錯誤的一種“不規(guī)則”分布。幸運的是:這種錯誤有時候是可以預測的。
為了不草率地輸光我靠寫作和做生意積累的財產,我列了一份系統(tǒng)性思維錯誤的清單。我沒打算將它發(fā)表,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我自己。但我很快發(fā)覺,這份清單不僅在金錢投資領域有用,在生意和私人生活中也有用。有關思維錯誤的知識讓我更平靜、更審慎:我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維陷阱,并在它們造成重大損害之前予以避免。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當別人行為不理智時,我可以胸有成竹地面對他們——甚至也許更具優(yōu)勢。但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非理性的幽靈就被放逐了——我手里有類別、概念和解釋,可以用來轟走它。自本杰明·富蘭克林以來,電閃雷鳴沒有變少、變弱或響聲變低,但不及原先令人害怕了——從那時起,我自己的非理性也是這樣。
很快,聽說此事的朋友們就開始對我的小小提綱產生了興趣。這一興趣的結果是《法蘭克?倕R報》和瑞士《星期天報》上每周的專欄文章,是無數(shù)的報告(主要是針對醫(yī)生、投資者、董事和首席執(zhí)行官們),最后是這本書。瞧,你現(xiàn)在手里就拿著它——它也許不能給你帶來好運,但至少能保證你不會面對太大的災難。
羅爾夫·多貝里
授權書.jpg
羅爾夫·多貝里(Rolf Dobelli),1966年出生于瑞士琉森,瑞士圣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企管碩士、經(jīng)濟哲學博士,全球超大商業(yè)書摘網(wǎng)站getAbstract創(chuàng)辦人之一,并創(chuàng)立全球杰出人才社群機構Zurich.minds,會員包括《黑天鵝》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庫爾特·維特里希等。
多貝里長期擔任《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及瑞士《周日報》(Sonntags Zeitung)專欄作者,撰寫各種有關認知偏誤的文章,幫助人們在個人生活、經(jīng)商、理財?shù)确矫媲宄伎,做對決定。
已有7部作品問世,包括文學小說及非文學類作品!肚逍阉伎嫉某霭妗犯σ怀霭,即榮登《明鏡周刊》暢銷書冠軍寶座,在德國成為率先擊敗《喬布斯傳》的作品,并被翻譯成13國語言。
多貝里曾旅居中國香港、澳大利亞、英國及美國,現(xiàn)居于瑞士琉森。
自序
1、幸存偏誤
為什么你該去逛逛墓地
2、游泳選手身材錯覺
哈佛是好大學還是爛大學?我們不清楚
3、過度自信效應
你為什么會系統(tǒng)性地高估自己的學識和能力
4、從眾心理
就算有數(shù)百萬人聲稱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成為聰明之舉
5、糾纏于沉沒成本
你為什么應該忽視過去
6、互惠偏誤
你為什么不該讓別人請你喝飲料
7、確認偏誤之一
遇到“特殊情況”這個詞,你要格外小心
8、確認偏誤之二
干掉你的寵兒
9、權威偏誤
你為什么該藐視權威
10、對比效應
你為什么最好別找模特兒等級的朋友一起出門
11、現(xiàn)成偏誤
你為什么寧可用一張錯誤的地圖,也不愿沒有地圖
12、“在好轉之前會先惡化”的陷阱
如果有人建議你選擇一條“先經(jīng)歷痛苦的道路”,你應該敲響警鐘
13、故事偏誤
為什么就連真實的故事也是騙局
14、事后諸葛亮偏誤
你為什么應該寫日記
15、司機的知識
你為什么不可以把新聞播音員說的話當真
16、控制錯覺
你實際控制的少于你以為的
17、激勵過敏傾向
你為什么不該按實際開銷付錢給你的律師
18、回歸均值
醫(yī)生、顧問、教練及心理治療師的作用令人懷疑
19、公地悲劇
為什么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
20、結果偏誤
切勿以結果判斷決定
21、選擇的悖論
為什么更多反而是更少
22、討喜偏誤
你行為不理性,是因為你想討別人喜歡
23、稟賦效應
請不要死抱著某種東西不放
24、奇跡
不可能事件的必然性
25、團體迷思
共識為什么有可能是危險的
26、忽視概率偏誤
累計獎金為什么會越來越多
27、零風險偏誤
你為什么會為零風險支付過多
28、稀少性謬誤
為什么餅干越少越好吃
29、忽視基本概率
當你在懷俄明州聽到馬蹄聲、見到黑白條紋時
30、賭徒謬誤
為什么沒有一種平衡命運的力量
31、錨定效應
數(shù)字輪盤如何搞得我們暈頭轉向
32、歸納法
如何把別人的錢弄進自己的口袋
33、規(guī)避損失
為什么兇惡的面孔比友善的面孔更容易引起我們注意
34、社會性懈怠
團隊為什么會使人懶惰
35、指數(shù)增長
一張對折的紙為什么會超出我們的想象
36、贏家的詛咒
你愿意為100歐元支付多少錢?
37、基本特征謬誤
千萬別問一位作家他的小說是不是自傳
38、錯誤的因果關系
你為什么不該相信仙鶴送子
39、光環(huán)效應
長相好的人為什么容易事業(yè)有成
40、替代途徑
恭喜你贏了俄羅斯輪盤賭
41、預測的錯覺
水晶球如何歪曲了你的目光
42、關聯(lián)謬誤
有說服力的故事為什么會誤導人
43、框架效應
言為心聲
44、行動偏誤
為什么不行動光等待是種痛苦
45、不作為偏誤
為什么你不是答案就是問題
46、自利偏誤
你為什么從不自責
47、享樂適應癥
你為什么應該縮短上班路程
48、自我選擇偏誤
請不要驚訝有你存在
49、聯(lián)想偏誤
為什么經(jīng)驗有時讓人變蠢
50、新手的運氣
假如開始時一切順利,請務必多加小心
51、認知失調
你如何撒點小謊,讓自己感覺好一些
52、雙曲貼現(xiàn)
及時行樂——但請只限于星期天
跋
致謝
5 糾纏于沉沒成本
你為什么應該忽視過去
電影很糟糕。1小時后我對妻子耳語說:“走吧,我們回家吧!彼卮穑骸翱隙ú恍,我們不能白花30歐元買電影票!薄斑@算不上什么理由!蔽铱棺h說,“30歐元已經(jīng)花掉了,你在糾纏于沉沒成本!薄澳隳菦]完沒了的思維錯誤啊!彼f道。說到“思維錯誤”時她的嘴里好像含著什么苦澀的東西似的。
第二天召開營銷會議。廣告宣傳的影響已經(jīng)連續(xù)4個月遠遠低于預期了,我主張立即停止此事。廣告部負責人用下列理由反駁我:“我們已經(jīng)投入了這么多錢作宣傳,要是現(xiàn)在停下來,那些錢就全都打水漂了!彼彩窃谧プ〕翛]成本不放手。
一位朋友被一段問題戀情折磨多年。那女人一次次欺騙他。每當他逮住她時,她都后悔不迭地回來,懇求他的原諒。雖然再跟這個女人維持關系早就沒有意義了,他還是一次次接受了她。當我與他談論此事時,他向我解釋道:“我在這段戀情中投入了那么多感情,現(xiàn)在離她而去是錯誤的!边@是典型的糾纏于沉沒
成本。
每個決定,不管是私人的還是業(yè)務上的,始終是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的。我們的設想,有可能兌現(xiàn),也有可能落空。任何時候我們都可能離開選取的小道,并承擔后果,比如中斷項目。這種不確定情形下的權衡是理性行為。然而,在我們已經(jīng)投入特別多的時間、金錢、能量、愛等因素之后,沉沒成本令人難以放手、難以釋懷。于是已經(jīng)投資的錢就成了繼續(xù)做下去的理由,即使客觀來看堅持下去毫無意義。投資越多,沉沒成本就越大,將項目繼續(xù)做下去的理由就越充分。
股市投資人經(jīng)常成為沉沒成本的受害者。他們在決定是否出售股票時常以買入價作為參照。當股價高于買入價時,就賣掉股票;如果股價低于買入價,就抱住不賣。這是不理智的,絕不可以讓買入價處處扮演角色。唯一有效的是股市未來的前景(和可選投資未來的行情)。每個人都會出錯,特別是在股市里。糾纏于沉沒成本的不幸,其關鍵就是:你投資一只股票虧的錢越多,你越是抱緊它不放。
為什么會有這種荒謬行為呢?因為人類想努力表現(xiàn)得堅韌,堅韌是我們發(fā)出的可信信號。我們害怕矛盾。如果我們決定中斷一個項目,我們就在制造矛盾:承認從前的想法與今天不同。繼續(xù)執(zhí)行一個無意義的項目是在推遲這一疼痛認識。那樣我們就顯得更堅韌。
協(xié)和式飛機是一個虧本的國有項目的典型例子。即使英、法兩個合作伙伴早就認識到了,永遠別指望超音速飛機的運營,他們還是繼續(xù)投入巨資——只為了保住國家的臉面。放棄就等于投降。因此糾纏于沉沒成本經(jīng)常也被叫作協(xié)和式飛機效應。它不僅導致成本巨大,而且還會造成后果嚴重的錯誤決定。越南戰(zhàn)爭被延長的理由正是如此:“我們已經(jīng)為這場戰(zhàn)爭犧牲了這么多士兵的性命,此刻放棄將是錯誤的。”
“我們已經(jīng)行駛了這么遠……”“我已經(jīng)讀了這本書的這么多頁……”“我已經(jīng)花了兩年時間接受這個培訓了……”從這種句子可以看出,你是如此與沉沒成本難舍難分。
有許多好理由支持你繼續(xù)投資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為舍不得已經(jīng)作出的投資而決定繼續(xù)做某件事,這就不是一個好理由了。理性的決定意味著忽視已經(jīng)投入的成本。你已經(jīng)投資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現(xiàn)在的形勢及你對未來的評估。
6 互惠偏誤
你為什么不該讓別人請你喝飲料
幾十年前,正值嬉皮士文化鼎盛時期,人們經(jīng)常在火車站和飛機場遇見身裹粉紅色長袍的克里希那教派的教徒。他們會給每位匆匆走過的行人贈送一小束花。這些教徒言語不多,只有一句問候、一個微笑,僅此而已。但即使人們覺得一小束花沒多大用處,通常也會接受它——人們不想無禮。如果你拒絕接受這份禮物,你會聽到他們溫和地說:“請收下吧,這是我們給您的禮物!
當你在下一條巷子里將花扔進垃圾桶時,你會發(fā)現(xiàn)那里已經(jīng)有幾枝了。但事情并非到此結束。當你正在受良心的折磨時,一位克里希那派的教徒會主動上來與你搭話,要求你捐贈。這樣做許多時候都成功了。這一募捐方式如此管用,因此許多飛機場都禁止這個教派的教徒進入?茖W家羅伯特·西奧迪尼仔細調查了這一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人們幾乎都不能忍受虧欠。
幾年前一對夫婦邀請我和妻子去他們家吃晚飯。我們認識他們有一段時間了,他們和藹可親,但絕對不擅長交談。我們想不出好借口拒絕,只得同意。果然,在他們家的那個夜晚無聊透頂。但我們還是覺得有義務,幾個月后也邀請他們來家里做客。你來我往的強迫雖然帶給了我們枯燥的夜晚,他們卻顯然不這么想,因為幾星期之后他們又提出了一次邀請。我能想象,出于純粹的互惠義務,很多人多年來定期相聚,雖然他們可能早就巴不得跳出這個惡性循環(huán)的怪圈了。
許多非政府組織都按克里希那教派的模式募捐——先贈予,然后索取。我曾收到一個自然保護組織寄來的信封,里面裝滿各種田園風光的精美明信片。附信中說,這些明信片是送我的禮物。不管我是否捐贈什么,我都可以保留它們。要將它們扔進垃圾桶當然需要一定的努力和冷漠。這種溫和的敲詐,在經(jīng)濟界廣為流行。例如一位螺絲供應商會邀請一位潛在的客戶觀看一場冠軍杯賽。因為一個月后就是訂購螺絲的時間了,不想虧欠的意愿如此強烈,客戶屈從了。
互惠古來有之。它的基本含義是:“我?guī)湍,你幫我!蔽覀儼l(fā)現(xiàn)那些食物總量變化很大的動物之間都存在互惠。假定你是獵人,有一天運氣好,獵殺了一頭鹿。肉很多,你一天吃不完。當時還沒有冰箱,于是你就與你的群體成員瓜分了這頭鹿。這樣,當你有一天運氣不好時,你也可以從別人的獵物中獲得好處。這是一種出色的生存策略;セ菔秋L險管理;沒有互惠,人類——還有無數(shù)種動物——早就滅絕了。
互惠也有可惡的一面:報復。緊接著報復的是反報復,然后你就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耶穌曾經(jīng)布道,要求將另一面臉也伸給攻擊者,也就是打斷惡性循環(huán),但這是很難做到的,因為互惠這一理念已經(jīng)在我們腦中頑固地存在了一億多年。
最近,一個女人向我解釋了她在酒吧里為什么不讓別人請她喝飲料:“因為我不想要這種跟他上床的潛在義務!边@樣做很明智。如果下回在超市里有人主動跟你搭訕,讓你品嘗葡萄酒、奶酪、火腿或橄欖,你就知道你為什么最好是拒絕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