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則經濟學》所選31篇論文為美國著名經濟學家、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憲政經濟學范式的創(chuàng)立者詹姆斯·M.布坎南奠基之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為這些在30年中寫成的文章提供一個更方便的渠道,從而更廣泛地展示一套論點和理念,它們構成了布坎南憲則經濟學范式構建過程中的重要階段。
收錄在本書中的論文屬于同一個標題,但它們還代表著一批重要的實例,反映出布坎南在奠基和構建憲則經濟學這套現(xiàn)代經濟學中的獨特方法上所做出的開拓性貢獻。這里收錄的文章有許多初次發(fā)表于不易獲得的出處上,甚至對于專業(yè)讀者來講它們也很難獲得(事實上,有一些文章先前從未公開發(fā)表過)。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公共選擇學派創(chuàng)始人,公共選擇學派*影響力、最有代表性的經濟學家,代表性著作有《同意的計算》《財政理論與政治經濟學》《民主過程中的公共財政》《自由的限度》等。他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guī)的選擇,并因此在198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韓朝華 1953年9月生于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制度經濟學、公司治理、國企改革。主要研究成果有明晰產權與規(guī)范政府(《經濟研究》2003年第2期)、新中國國營農場的緣起及其制度特點(《中國經濟史研究》2016年第1期)。主要中文專著有《戰(zhàn)略與制度:中國企業(yè)集團的成長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中文譯著有柯武鋼、史漫飛著《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商務印書館2000年)。
譯者序
序言
第一部分 理論基礎:憲則的范式
第一章 預測力和體制選擇
第二章 診斷政府失靈和建設性改革奠基:公共選擇論的成就和局限
第三章 社會科學中的理性選擇模型
第四章 個人與國家
第五章 憲則經濟學
第二部分 應用
表決活動
第六章 是否表決活動理論
第七章 若無多數(shù)贊成的動議將如何?
第八章 投票者的選擇:估價政治性替代項
第九章 典型情境中的選票收買
貨幣憲則和財政憲則
第十章 可預測性:貨幣憲則的標準
第十一章 一個圈外經濟學家對佩塞克和塞弗英的辯護
第十二章 政策能動主義能成功嗎?
第十三章 觀念、制度和政治性經濟:吁請撤建制
公共品供給
第十四章 對政府服務的估價
第十五章 關于公共品供給的筆記
第十六章 布雷頓和威爾登論公共品
第十七章 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公共品
第十八章 公共品理論中的凸性約束
稅收和政府債務
第十九章 跨期的稅種選擇:贊成間接稅的一種依據(jù)?
第二十章 財稅流動性的效率邊界
第二十一章 約束政府歲入配置的稅收工具
第二十二章 關于財政信仰的對話
第二十三章 效用最大化政府的比例所得稅 和累進所得稅
第二十四章 憲則性契約中的強制征稅
第二十五章 組織理論和財稅經濟學:社會、國家和政府債務
財產權和外部效應
第二十六章 私人所有權和設施共用
第二十七章 關于帕累托非相干外部效應、強制履行成本和產權萎縮的筆記
第二十八章 外部效應的制度結構
第二十九章 科斯定理與國家理論
第三十章 企業(yè)家活動與外部效應內部化
第三十一章 市場失靈和政治失靈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