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收錄作者近年文學史和文學批評論文十余篇,既解讀高曉聲、陳建功、路遙、賈平凹等經典作家的經典文本,又探討了包括80后作家在內的新銳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現狀,試圖歸納出一種以形式為切入、以理論為參照、以歷史為旨歸的批評方法!段谋敬呙咝g:歷史·主體·形式》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從歷史的宏觀維度出發(fā),觸及經典和當下小說文本的社會史背景、地方性特征、作家現實感、生活資源等話題。第二部分從主體的理論層面,探討文學文本對于主體的描繪與想象,側重對特定歷史條件下、特定人群的主體狀態(tài)的敏銳觀察。第三部分從形式批評的技術層面,就當下小說一些值得注意的技術特征做細讀分析。
《文本催眠術:歷史·主體·形式》:
解讀高曉聲、陳建功、路遙、賈平凹等經典作家。
探討了80后作家等新銳小說家的創(chuàng)作現狀。
作者學術功底扎實,師從曹文軒、王德威等名師。
陳思,1982年生于福建廈門。北京師范大學文學學士、文藝學碩士,北京大學文學博士。2011—2012年至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交流,F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第十三、十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評委。專著《現實的多重皺褶》入選“二十一世紀之星”文學叢書2014年卷;另發(fā)表小說、散文若干。
目 錄
叢書總序�6�9吳義勤 3
代前言:主觀、客觀與不安——文學批評的三個層面�6�9�6�95
第一輯�6�9歷史�6�9�6�91
《平凡的世界》的社會史考辨:背景、邏輯與問題�6�9�6�93
“新方志”書寫:對“地方性”的有限招魂
——賈平凹長篇作品《老生》研究�6�9�6�944
現實感、細節(jié)與關系主義
——“中國故事”的一條可能路徑�6�9�6�967
“生活”的有限性及其五種抵抗路徑
——以2014年短篇小說為例談“80后”小說創(chuàng)作現狀�6�9�6�975
第二輯�6�9主體�6�9�6�991
官僚化、城鄉(xiāng)分化與主體的唯我化
——從高曉聲筆下的干部形象看“新時期”的三重危機�6�9�6�993
經濟理性、個體能動與他者視野
——高曉聲筆下“新時期”農村“能人”的精神結構�6�9�6�9115
“斷橋上的戲謔者”的形象史與文學史意味
——重讀陳建功小說《鬈毛》�6�9�6�9130
珍妮佛,來敲門
——黃崇凱對臺灣年輕知識主體的狀態(tài)呈現與自我意識�6�9�6�9142
“廢人”的世界
——須一瓜小說論�6�9�6�9149
第三輯�6�9形式�6�9�6�9169
韓松的“強度”
——以長篇科幻作品《地鐵》為例�6�9�6�9171
遲子建的“溫情辯證術”
——以長篇作品《白雪烏鴉》為中心�6�9�6�9181
于曉丹的“幽靈裝置”
——以小說《一九八〇的情人》為中心�6�9�6�9188
李亞的“江湖”
——一種重建“歷史”與抵抗“歷史”的努力�6�9�6�9192
畢飛宇的“權力”
——從《玉米》到《平原》的敘事解讀�6�9�6�9202
查看全部↓
經濟理性、個體能動與他者視野(節(jié)選)
——高曉聲筆下“新時期”農村“能人”的精神結構
高曉聲是一名具有歷史感的作家。當然,作家的問題意識并不是反映論意義上對歷史事件的記錄:例如農民生活燃料供應困難、魚塘承包糾紛、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社隊企業(yè)供銷緊張等等。他深邃的歷史感體現在對被“歷史”所裹挾的“人”(主體)的狀態(tài)的關注。比如,除了對陳奐生這類勞動力強、勤奮誠懇的農民在“新時期”的持續(xù)跟蹤外,還包括經歷“文革”的干部如何重新恢復活力與信心的期待,也包括對挫折后的知識分子如何對世界和他者恢復連帶感的思考,更包括對于“文革”之前一代革命主體“隨波逐流”“無主心骨”狀態(tài)的片段呈現。
在高曉聲筆下眾多“人”的狀態(tài)中,其有活力的部分往往存在于一批農村主體身上。我們從1979年直到1985年度結集的短篇小說當中能夠觀察到:這批活力主體始終在困局中捕捉政策與形勢,不斷調整自身與他人的關系,試圖為自己包括鄉(xiāng)村共同體爭取更大的伸展空間。作為高曉聲小說基礎研究的一部分,本文有意將這類“新時期”農村主體命名為“能人”,通過修辭學分析與社會史解讀,重新描述高曉聲筆下農村“能人”的精神結構,探視作家對“新時期”歷史脈動的理解與呼應。
一、“勞動貶值”為背景:“舊人vs.能人”的鏡像結構
社會主義話語內部“勞動”話語的悖論,是始自50年代的歷史脈絡。一方面,在“革命”的敘事中,如蔡翔所強調的,“勞動”使農民獲得了尊嚴——比如《艷陽天》里馬老四拒絕政府救濟糧的例子。但是,這種尊嚴并不體現為具體的生產和分配制度的自主權,具有脆弱性與空洞性。具體說來,在50—70年代“現代化”的線索中,農業(yè)勞動不斷再生產農民及其主體,并限制了他們離開農村的可能。必須看到,“十七年”以來由國家主導的工農業(yè)“剪刀差”、統(tǒng)購統(tǒng)銷等一系列制度,在分配中造成了“勞動”及其尊嚴的內在損耗;國家一體化對農業(yè)生產的指導、控制與勞動紀律等等,也從生產上對“勞動者”的主體構成威脅。
如果說,作為社會主義話語重要組成部分的“勞動”話語,從50—70年代開始就因為“現代化”所內含的“科層制”“三大差別”等而充滿危機,那么“新時期”以來“勞動的貶值”可以視為這一危機爆發(fā)的表現。以“陳奐生”系列為例,高曉聲從《“漏斗戶”主》到《出國》,不斷埋伏著對“勞動”既排斥又眷戀的態(tài)度。《“漏斗戶”主》描繪了1978年按1971年“三定政策”落實糧食分配的后果:“勞動”重獲價值。然而,到了《陳奐生上城》,陳奐生在1979年依靠“勞動”獲得的尊嚴,令人矚目地貶值了,而這樣的背景恰恰是小說喜劇性的來源。在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中,陳奐生所住的招待所“五元錢一夜”,“困一夜做七天還要倒貼一角,……幾乎一個鐘頭要做一天工,貴死人”!《轉業(yè)》中陳奐生客串一回供銷員。篇末,供銷員的600元獎金令“勞動”的危機充分暴露出來:“為什么出力流汗拖板車卻沒有報酬?為什么不出力氣卻賺大錢?”當然,“勞動”還沒有徹底失去往日的榮光:正是因為把吳楚家的荒園整治成了菜畦,陳奐生才要到了社隊企業(yè)所需的工業(yè)原料。高曉聲以喜劇的方式證明:“工業(yè)”真的是建立在“農業(yè)”基礎上。但這已是“勞動”最后一次的絕地反擊。其后的《包產》《戰(zhàn)術》《種田大戶》當中,對“勞動”的眷戀與其說是一種自愿選擇,不如說是一種堂吉訶德式的滑稽之舉。到了《出國》里,陳奐生式的農業(yè)勞動價值觀遭遇了毀滅性打擊。美國人的度假生活與廣闊的自然風景,使陳奐生發(fā)現“勞動”本不必成為生活的中心。他自作主張將艾教授的草坪改成菜畦的舉動,是體力勞動挽回尊嚴的堂吉訶德式的嘗試——美國人這次終于沒有領情。如果說,此前《轉業(yè)》“把荒園改成菜畦”象征了農業(yè)勞動在現代化面前喜劇性的自我救贖,那么《出國》中“菜畦再改回草坪”則預示了勞動愈發(fā)慘淡的命運。
在“勞動的貶值”背景下,高曉聲仍然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80年代農村改革當中的活躍主體。如果將陳奐生和這批“能人”相互映照,研究者將驚人地發(fā)現,陳奐生正是“能人”的喜劇性鏡像。“農民進城”的故事,可以翻譯為“舊人到了新時期”的故事。作為時代的“舊人”,陳奐生始終不斷與外界給予他的期許發(fā)生錯位,只能在“新時期”里一驚一乍地“歷險”,而不能真正主宰“新時期”的歷史。相比于陳奐生唯一的追求——農業(yè)勞動,“能人”們試圖在“勞動貶值”的總體歷史中,找到個體和集體無論是精神或物質方面的更大的空間。
二、“做蒲包”還是“進工廠”——《水東流》中的經濟理性
“能人”必須是精于算計的。陳奐生這樣的“投煞青魚”——善于沖刺、兇悍而沒頭沒腦的青魚——是無法成為“能人”的。陳奐生擁有堅韌的秉性和超人的勞動技能,卻偏偏不擅長算計。
“算計”的內涵并不簡單!澳苋恕北仨氈辽倬邆涑蔀椤凹忏@貨”(蘇南方言)的素質,“尖鉆貨”卻未必能夠成為“新時期”的新一代“能人”。在50—70年代社會主義文學中,這類“尖鉆貨”在農業(yè)集體化背景下,往往以梁生寶式“社會主義新人”的對立面出現。他們自私自利、勤儉節(jié)約、貪小便宜、錙銖必較。小農意識說的就是他們,“自給自足”——生產缺乏長遠計劃、拒絕集體協(xié)作、拒絕復雜的市場交換!八阗~”這一細節(jié),早在40、50年代農村題材小說中就處于重要位置。從《李有才板話》《福貴》《地板》到《李家莊的變遷》,算賬的對象是地主,算的是“剝削賬”,“算賬”作為“訴苦”的內在組成,構成生產左翼主體的情節(jié)裝置。當時的各種運動——減租、減息、土改——都以算賬為基礎展開,唯有如此,這些運動和政策才能為農民所理解。50年代以后,“算賬”暴露出內在的多種可能性。首先,抵制互助合作運動的個體農民,需要工作隊來幫他“算賬”。算賬成為說明歷次互助合作運動的優(yōu)越性的重要方式。其次,“算細賬”是合作化時期反面人物的特長,比如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中的郭振山、趙樹理《老定額》中的“落窩雞”和《鍛煉鍛煉》中的“小腿疼”。集體農業(yè)比個體農業(yè)往往在田畝利用、機械化、搶火色、推廣良種和化肥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但也相應帶來生產計劃、協(xié)作方式、評工記工、人際關系、日常生活等等的麻煩,一方面要求高度的經濟學的算計或經濟理性,另一方面又要求高度的政治理性,尤其反過來強調不能“算細賬”!八阌嫛钡念愋蛯W——是否擅長算賬、算哪種賬、怎么算賬,成為區(qū)分“社會主義新人”與“尖鉆貨”的分水嶺。
高曉聲是一位“用算盤寫作的作家”。不僅在小說中,甚至在散文和訪談中,他都暴露出對于“數字”的偏好。雖然在新時期的小說中“算賬”情節(jié)并不鮮見,但像在高曉聲那里占據如此核心地位的卻不多。在這里我們圍繞這一情節(jié)來說明“新時期”的“能人”與“尖鉆貨”的差別。
《水東流》發(fā)表于1981年,小說背景是蘇南地區(qū)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改革階段,大隊落實生產獎勵到戶,個體手工業(yè)發(fā)展,農村經濟水平正在恢復,農村道路發(fā)生分化。劉興大是“尖鉆貨”的代表:“他從不錯過能掙一分錢的時間,從不放過節(jié)約一分錢的機會。他兒子長到十三歲,他就安排下養(yǎng)活二十只兔子的任務,當年就賺到了口糧錢!畠菏缯涓霰,八歲學會做蒲包,十歲學會搖棉花,十四歲初中畢業(yè),一家的洗、燒、縫、喂都包攬了!
“做蒲包”這樣的家庭手工業(yè)是老一代“尖鉆貨”劉興大致富的唯一手段。電影放映隊來到村里時,全家老小放棄做蒲包去看電影,他卻覺得誤工、浪費。電影斷電時,有人叫他去當搬運工,他又在心中與“做蒲包”收益率進行橫向比較,盤算起來。他與女兒的代際沖突在小說中體現為到底是“做蒲包”,還是買收音機、看電影并最終“進工廠”。劉興大反對女兒與社隊工廠技術員李松元在一起,從情感上因為看不慣他的“不踏實”,從理性判斷上又對社隊企業(yè)的前景與現狀充滿擔憂。表面是生活方式、人生道路的差異,核心卻在于“算計”方式的不同,即是否已具有在“新時期”崛起的經濟理性。
如果說,農業(yè)合作化時期的經濟理性——“社會主義新人”和舊式農民的差別,更多在強調長遠計劃、集體協(xié)作、技術改良等方面;那么這種“新時期”再度崛起的經濟理性,則重點在于“市場交換”的意識。劉興大的精神結構中,不具備對“作為交換的生產”的意識。他的“算計”,僅僅是一種不加反思的區(qū)域農業(yè)手工業(yè)傳統(tǒng)習慣與政治感覺雜糅積淀而成的感性結構!白銎寻笔撬煜ぁ⒛苷瓶氐纳a方式,也是在遭遇種種新中國政策波動后的最安全的生產——“做活路”畢竟是集體化農業(yè)對農民控制相對較為寬松的地帶。女兒淑珍不僅如其父親對產品的價格具有充分的敏感,更對不同產品彼此之間的交換關系了如指掌。在小說結尾處,女兒淑珍分析說:“什么都要自己做,好像工夫不要錢!其實細算算,做一雙鞋子的料,比買一雙只差幾角錢,倒要花兩天工夫才做得出,一工算一元,就大蝕本。就是不肯買,趕著你起早磨黃昏,半點沒空歇,想學習不得學,想看電影不得看,想外面去見識見識不得去;有了錢買塊糖吃還說吃饞了嘴,這日腳過了有什么意思!”上文著重號標出的表達,不但表明“能人”的算計能力,更表明“能人”的算計與“尖鉆貨”的小算盤不同:勞動力標出價格然后投入市場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好像工夫不要錢”),而“尖鉆貨”拒絕市場交換的“非理性”(“就是不肯買”)已經到了可笑的地步。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