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上下兩篇,通過“人生哲學”和“人生忠告”兩部分向讀者闡釋蘇格拉底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希望讀者能夠通過蘇格拉底的哲學觀點領會生活的真諦,戒急戒躁,找到生活的方向,找到幸福的秘密。內(nèi)文結構上,以輕快、詼諧的文字風格講述,其中夾敘夾議部分則獨到、準確,事件故事流暢自然,故事情節(jié)緊湊,趣味性、可讀性強。說理部分要求條
《西方哲學史》這本書就是梯利在康奈爾大學教書時編寫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書一出版,立即被哲學界奉為名著,在解放前的中國也有廣泛的影響。在這之前,幾乎沒有出版過像樣的哲學史,大學里的哲學系也是為各種哲學流派所控制,很少講授現(xiàn)代意義的哲學史課程。可以說梯利這本書,開創(chuàng)了哲學史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哲學史編寫的范本。
《法禮篇的道德詩學》采用希-英雙語文本分析和歷史語境分析的方法,參照柏拉圖理想主義道德詩學和政治工具論的基本立場,著重闡述柏拉圖晚年的代表作《法禮篇》里所包含的實踐性道德詩學思想,進而揭示詩樂教育、摹仿學說、正確原則、公民素質(zhì)、法理智慧、劇場政體等理論問題的內(nèi)在特性及其相關關聯(lián)。
本書的中心主題是從生成觀的角度對西方傳統(tǒng)哲學體系進行解析。全部西方哲學都是以構成觀的框架構建和發(fā)展的。構成觀的本體觀是還原論、簡單性和決定論,在認識論上堅持單一的維度和終極的單位,方法則是通過線性分析追蹤最初的原因。終極目標的迷失,認識維度的分裂和方法的實效,與現(xiàn)代科學斷鏈導致了傳統(tǒng)體系的"終結"。哲學體系的發(fā)展要求從
《阿倫特手冊》的目的是展現(xiàn)漢娜阿倫特的思想發(fā)展過程。以一個簡短傳記的方式,描述了她哲學、政治和文學的背景和狀況,介紹了她所有的重要著作,并提示了這些著作對理論界和社會的影響,以及人們對這些著作的評價和解讀。此外,這本手冊還闡釋了比如反猶太主義、邪惡、權力、革命、共和國、民族國家、極權主義等一些貫穿在她全部著作中的關鍵性
形而上學是亞里士多德哲學中最核心也是最艱深的部分,在形而上學(Metaphysics)中,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質(zhì)料、形式、實體等核心哲學觀念,并對其做出了深入的探討,進而發(fā)展出亞氏的本體論等學說。由于其所特有的理論源發(fā)性,該部分始終是國際亞氏哲學研究界的重點和難點。其中,“質(zhì)料”概念與他關于變化的理論關系非常密切,可以說質(zhì)
這是一位有著強烈道德感的統(tǒng)治者古羅馬皇帝的內(nèi)心獨白,是一部寫給自己看的書,是自己與自己的12篇對話。該書大部分是作者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在書中,作者思考了自然與社會的關系、宇宙與人生的關系、理性與欲望的關系、自我與他人的關系,同時剖析了他本人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作者是古羅馬的皇帝,在政治上他沒有留下什么豐功偉績,但這本在鞍
在西方哲學史中,本體(oúóia,Substance)是個最常見、很重要的概念。將本體作為一個哲學的概念,進行分析,加以論證的,第一個人就亞里士多德。但是,正因為這是一個開始,亞里士多德自己對于究竟什么是本體,也還在探索之中。在他的著作中,除了《范疇篇》外,主要是《形而上學》這本書,幾乎有一半左右的篇章是討論直接和本體
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中由羅素所促發(fā)的"邁農(nóng)本體論迷津研究"(或"邁農(nóng)主義研究")實即非存在研究,近乎東方哲學的有無之辯。本書將在盡可能全面深入地考察西方邁農(nóng)主義研究基礎上,從本體論、認識論、人生哲學和科學哲學等角度對已有的非存在研究作出梳理、分析和評論,并吸收、提煉其中的積極成果,盡可能站在現(xiàn)時代的高度,對有關前沿和焦點問題
本卷包括:《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思考》、《1870-1873年遺作》!侗瘎〉恼Q生》一書的最獨特之處是對古希臘酒神現(xiàn)象的極端重視。尼采立足于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現(xiàn)象,把它當作理解高雅的希臘悲劇、希臘藝術、希臘精神的鑰匙,從中提升出一種哲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