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科學史》第三卷,對大約1500~1700年期間歐洲的自然研究所發(fā)生的轉變,給出了廣闊而細致的說明。本書討論了自然如何被研究,在何處被研究,被何人所研究。涉及的學科從天文學和占星術到巫術和自然志,涉及的知識場所從實驗室和戰(zhàn)場到圖書館和集貿市場,知識人的類型從大學教授和藥劑師到內科醫(yī)師和儀器制造者。除此之外,論“新自
《科學究竟是什么?》是英國著名學者A.F.查爾默斯論述當代科學哲學的代表作。提起查爾默斯,相信許多讀者對他的名字并不陌生。1982年,他這部著作第一版的中文版首次在我國出版,是當時國內最早全面而系統(tǒng)地介紹20世紀西方科學哲學各流派的重要著作,它對科學哲學在學術復興后的中國的傳播、對我國科學哲學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學術研究的開
通過手繪漫畫的形式,陳磊(混子哥)及其半小時漫畫團隊向讀者呈現(xiàn)了從文藝復興到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各個學科走向科學化的過程:拉瓦錫給鉛條蓋上真空罩,讓化學結束了啥是元素全靠猜的局面;阿伏伽德羅律師轉行切原子,成功提出分子論;人類異想天開要發(fā)明永動機,卻讓熱力學大步向前發(fā)展;環(huán)球航行發(fā)現(xiàn)物種演化秘密的達爾文,結束了上帝作為造物
本書是卡爾納普在科學哲學方面的代表作?柤{普是20世紀主要哲學家之一,邏輯實證主義運動的核心人物,在科學哲學、語言哲學、歸納邏輯以及概率理論等領域做出了杰出貢獻。本書討論了現(xiàn)代科學哲學的基本問題,特別對科學語言的性質、測量與定量語言在科學中的地位、科學規(guī)律和科學解釋的結構、因果性和決定論、理論規(guī)律和理論概念、當代物理
在人類歷史上,很少有哪個時期像工業(yè)革命時期一樣,發(fā)生如此重大的改變:工業(yè)革命改變了重工業(yè)的地位,改變了國家勞動力,通過交通和通信網(wǎng)絡把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聯(lián)系起來,同時還對醫(yī)療界影響深遠。在農村向城市轉化的過程中,它推動了出行、照明、生產制造和食品生產業(yè)的發(fā)展,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穩(wěn)定的定期給許多人帶來了信息、旅行和社會流
本書是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S.Kuhn,1922-1996)的代表作之一,是其第一部著作,也是其影響最大的《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的姊妹篇。本書于1957年出版,先于《科學革命的結構》,后一書中的核心觀念在本書中均有雛形。本書不僅準確地詳述了許多天文學概念和技術性細節(jié),還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哥白尼革命各個發(fā)展
今天所見《考工記》,是作為儒家經典《周禮》的一部分!吨芏Y》原名《周官》,由
科學史學是研究科學史學史、科學史理論、科學史流派、科學史方法的一門學科。本書是第一部導論性的科學史學教科書。作者梳理了科學史研究主題、流派和思潮演變史,在分析重要科學史家和科學史研究范例的基礎上,闡述了科學史研究涉及的主要歷史觀和科學觀及其理論依據(jù),結合實例評介了科學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優(yōu)勢和局限。書中配有思考題和引用
本書對科學史社會文化轉向的肇始之作——“牛頓《原理》的社會與經濟根源”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該作品是馬克思主義科學史學的首次嘗試,后由于種種原因,其價值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BR》本書通過追溯赫森論題的歷史背景,在文本分析的基礎上,重新審視了赫森對貝爾納、默頓、李約瑟等的科學社會文化研究的影響,認為盡管赫森論題受到時
庫恩寫于1962年的這部著作,不僅被認為是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經典之作,而且一直被視作20世紀偉大的著作之一。庫恩幫助每個人改變了看待科學的方式。他認為,科學發(fā)展不是線性,而是循環(huán)往復的?茖W在“常規(guī)”和“非常規(guī)”時期之間轉換變化,才能有所突破。庫恩對科學僅僅基于證據(jù)這一觀點提出了質疑;反之,他認為科學總是建立在他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