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教學改革研討會的論文匯編,探討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其相關問題,主要內容有:一、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討的理論與實踐。以歷史學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建設為中心,除了理論思考之外,又對研究性和自主性學習模式作了探討,并涉及其他相關專業(yè)。二、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對歷史學的相關課程的改革作了探討,涉及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以及
近年來,社會科學研究的歷史轉向,引發(fā)了圍繞歷史社會學的學科屬性、問題意識、方法論自覺等層面的諸多討論。本書從歷史社會學的理論傳統(tǒng)、問題意識與方法路徑層面,對歷史社會學的學科性質、研究方法、與歷史學的關系展開了詳細討論;同時,本書將當前圍繞歷史社會學的諸多爭論置于經典社會學研究的學術史脈絡中,并結合一系列經驗研究進行論述
本書是由呂西安·費弗爾從1906到1952年間寫的部分文章和演講稿匯編而成的文集,闡述了他關于歷史學研究的整體觀點和杰出洞見。在前33篇文章中,他對史學性質、歷史認識論、方法論、跨學科研究等都提出了新的想法,頗具創(chuàng)新意義;后11篇文章則憶述了30年間,11位不同領域的杰出知識分子的生平,借此強調了對歷史進
1931年,卡爾·貝克爾就任美國歷史學會主席,發(fā)表演講《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這個命題是其歷史觀的生動寫照,由此引發(fā)了眾多歷史學家及史學愛好者的關注和討論。本書是由貝克爾的學生匯編的貝克爾歷史學與政治學文集,共收錄論文十六篇。除這篇演講之外,還包括貝克爾對諸多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學家的論述和評論,如:1776
范無聊系列的優(yōu)選特點在于,立足考生實際需求、積極融匯學術前沿,以優(yōu)選的誠意來系統(tǒng)化、條理化梳理教材知識,以高度凝練而條理分明的文字為考生梳理脈絡、構建框架、彰明重點、指出核心。叢書主編及編撰人員既有考研實戰(zhàn)經驗,又有扎實的學術功底,或為高校教師,或為名校碩博(包括哈佛大學、北大、復旦、浙大、武大、中山、華師大等高校),
第一章史前人類 【名詞組合】史前人類 【邏輯提要】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英國博物館學家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揭示了生物進化的規(guī)律。出現于舊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的血緣家族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群婚制的高級階段伙婚制是人口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圖騰崇拜和自然崇拜都是人類原始的宗教形式。國內外學者
《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史學基礎.歷史學考研真題大全》由范無聊主編
本書在利用中國歷史研究院及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在史學研究、文獻資料、學科評價、學術期刊等方面優(yōu)勢的前提下,反映2020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本書既是對2020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進行的全面分析,也是運用大數據對年度中國歷史學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同時,通過專家推薦和業(yè)內外評選,了解專業(yè)內外對史學研究熱點、趨勢
本書選取何兆武先生的50篇論文,分為思想與歷史書前與書后兩大部分,為讀者呈現**系統(tǒng)性、能代表何先生學術觀點、**有影響力的作品。。何兆武的生前發(fā)表的論文數量并不算少,我們盡可能挑選了**系統(tǒng)性、能代表他的學術觀點、**有影響力的作品。這部文集面向的,是受過基本文史哲訓練,或是對西方思想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興趣的
本書旨在反映新世紀以來國內史學理論界對于學科核心觀念的主要研究成果,形成對該領域研究狀況較為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并在其中一些重大史學理論問題上做出系統(tǒng)而深入的思考。以此推進當下中國史學理論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激發(fā)進行國際性學術對話的學科能力。本書從史學理論核心觀念的整體性闡釋到基于國別、史家和理論家的個案理解分析。這些內容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