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戰(zhàn)后的歐洲,人們對社會文化危機的反省,存在兩個取向:一是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主張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一是反省現(xiàn)代性,它集中表現(xiàn)為非理性主義思潮的興起,批判理性對人性的禁錮,轉而強調人的情感、意志與信仰。長期以來,學術界對于馬克思主義及社會主義思潮東漸的研究,成果豐碩,而對于反省現(xiàn)代性思潮在中國的反響,研究卻十分薄弱。
《中國學術的近代命運》以經(jīng)史之學為中心,通過關鍵論題、關鍵人物、關鍵著作的有機結合,從富于個性的視角探討西力東侵、西學東漸背景下中國近代學術變遷之大勢:經(jīng)學史學之更替、子學之凌駕經(jīng)學、“漢宋之爭”之折變、“國史”創(chuàng)制之新局諸端,選題新穎、論證嚴密、脈絡分明,為近年來難得之佳作。其意義,一言以蔽之,為重建中國學術之學統(tǒng),
本書欄目內容包括:近代思潮、文本新讀、儒學承傳、道家流變、佛學法脈、現(xiàn)代導向、學子初步,收錄了相關的研究論文。
17世紀中葉,清王朝在全國的統(tǒng)治確立。為了自身統(tǒng)治的需要,清統(tǒng)治者采取了空前殘酷的文化專制政策。在文化專制主義的淫威下,明末清初興起的早期啟蒙思潮夭折了。正當整個思想文化界乃至整個中國社會陷入“萬馬齊喑”的困境而不能自拔時,西方殖民主義破門而入。伴隨著民族危機的深化,中國思想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一些敏感的知識分子
梁啟超(1873—1929),影響近代中國歷史命運的關鍵人物之一。齊小剛所著的《簡明讀本:梁啟超》以信而有證的史料,秉公立論,分段評說,準確地勾勒了梁的政治生涯,探討了改良主義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遷的復雜關系,同時對梁的思想和學術文化作了富有哲理性的研究,提出了許多頗有創(chuàng)見的新觀點!逗喢髯x本:梁啟超》中還對梁的家庭生活、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廣東新會(今江門市新會區(qū))人,是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和國學大師。在1898年戊戌維新變法運動中,他追隨康有為,奔走國事,鼓吹變法圖強。變法運動失敗后,他亡命日本,游歷美洲,以日本為基地,創(chuàng)辦《清議報》、《新民叢報》,無情抨擊清王朝的黑暗和腐敗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號太炎。浙江余杭(今杭州市余杭區(qū))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學者。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1900年剪辮發(fā)立志革命排滿。1903年因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被捕入獄。1904年與蔡元培等發(fā)起成立光復會。1906年出獄后被孫中山
《辛亥百年祭(套裝共3冊)》包括《先知有悲愴·追記康有為》、《少年中國夢·再讀梁啟超》、《民國大江湖·話說袁世凱》!缎梁グ倌昙溃ㄌ籽b共3冊)》內容簡介:康有為,仁者也,憂者也,先知也,屢次上書光緒帝建言改革維新,其思想之深刻遠邁時人,一生功過眾說紛紜。于當時之世,倡言人者仁也,且仁之于草木鳥獸,萬物一體,世界共樂,康
康有為,仁者也,憂者也,先知也,屢次上書光緒帝建言改革維新,其思想之深刻遠邁時人,一生功過眾說紛紜。于當時之世,倡言人者仁也,且仁之于草木鳥獸,萬物一體,世界共樂,其大同之義于今不朽?涤袨檗o章飛動,美文連綿,治康學者萬勿忽略也。
梁啟超之于中國,不僅是對“憲政”、“共和”的身體力行,其輝煌的思想更是光芒四射,至今仍是普羅米修斯手持的火把。梁啟超給中國留下了巨大的學術財富,他的《新民說》《少年中國說》不朽流傳,為百年來不二巨著。“史也!史也!”梁啟超為清華國學院導師之四字兩嘆,穿越百年風塵。君側耳聞之,不雷鳴電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