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上編討論觀音的種種譯名,下編檢討中古中土佛籍的觀音法門,正是希望從源頭厘清問題。其內容包括:廅樓亙;窺音;現(xiàn)音聲菩薩;光世音;觀世音;觀世自在;觀音;《普門品》與觀世音等。
本輯承第二輯以兩類文章為重點,一組是關于佛教教育的論文,作者大多是在國內高校、佛學院從事宗教與佛學教育的專業(yè)人士。所論不管是有關當下佛教教育所存在的問題,還是歷史上或國外的相關實踐,都十分地對路而有價值,至于提出的改革設想,也是有的放矢切實相應。另一組專論中國古代四大翻譯家之一鳩摩羅什對中國佛教的影響與貢獻,也皆非泛泛
《日本佛教史》在吸取日本近代學術界思想成果的基礎上,以思想脈流為中心,來探尋人們在想什么,又向佛教求什么,同時盡可能地涉獵討論佛教的思想帶給當時的人什么樣的影響。雖然本書所采的是“思想史的探索”,但全書并未依宗派的嚴謹史論述各宗思想。在論述重點上,本書與一般著作不甚一致。書中用相當多的篇幅論述的
佛教自漢朝傳入中國,雖為舶來,歷經(jīng)一千九百余年,早已漢化成為中國本土的佛教。六朝時期是佛教漢化的重要階段,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在佛教史上地位卓隆。南京佛教寺廟眾多,南朝為最,最高峰時多達二千八百余所。本書記錄尋訪的佛寺及遺址遺存共計二百二十余處,即便如此,估計所列也僅是十之八九。其中許多佛寺談不上美觀,然:傳法之道,根植
本書是星云大師為了破除以往對佛教理解的支離和空疏之弊而著。他根據(jù)佛法經(jīng)論和古德懿行中有關人間佛教的各種實踐,結合現(xiàn)代人的生活實際,提煉歸納出現(xiàn)代人所應樹立的倫理、道理、生活等方面的觀念,提出了住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的佛學理念,并詳加闡釋。本書不僅是從事個人身心修行的指南與綱領,更是對凈化社會、傳播美善并激發(fā)眾
本書為漫畫版文化類的讀物,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了關于古印度釋迦族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一出生便過著奢華的生活,長大后見識人間疾苦決定遁入空門尋找解脫苦難的法門,在向多位圣賢學習并且潛心苦修仍然未尋得解脫苦難之法后,歷經(jīng)磨難,終于達到開悟的狀態(tài),修身成佛,之后,他開始向眾生傳講佛道,創(chuàng)建佛教,最后涅槃的故事。
本書主要收錄江吟與程澄兩大知名書畫家的作品。江吟的作品主要以字畫為主,程澄以人物畫像為主。兩者書畫結合相得益彰,分別拿出了各自擅長領域的精品力作,展示新藝術魅力。
在中國思想史上,南北朝時期各種佛學思潮大放異彩。從般若學到涅槃學的真空妙有的轉向最值得重視,它引導并奠定了中國佛性論乃至中國哲學心性論的歷史路向。在南北朝廬山慧遠和道生的思想中,從法身到佛性的思想發(fā)展集中表現(xiàn)了真空妙有的初期轉向。這一法身到佛性的思想演變,具體表現(xiàn)為慧遠和道生在法身觀、修行階段論以及感應思想等方面的聯(lián)系
祁從舵著的《唐宋禪錄句式研究》以國內外研究比較薄弱的禪錄(燈錄)句式為對象,初次建構唐宋時期的禪錄句式體系,著重運用構式語法理論和語法化理論對其中若干句式做出全面的分析,不僅結合語篇、語境探究禪錄句式的語用意義,突破了禪宗語言研究單向度考察的局限,而且在佛禪文獻與世俗文獻之間進行內部與外部比較,追溯其源流,探討其演變軌
本書是國內首部對青原行思法派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學術著作。行思下出石頭希遷,石頭下出折服名儒韓愈的潮州大顛、以燒木佛而聞名的丹霞天然、令李翱歸心的藥山惟儼、名動荊州的天皇道悟等,其中藥山一系下出曹洞宗,道悟一系下出云門宗、法眼宗,名德輩出,宗匠繼起。全書共分十二章,對于青原法系的各個支派、主要道場和重要人物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