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88 元
叢書名:中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zhàn)略研究叢書
- 作者:張盾[等]著
- 出版時間:2016/6/1
- ISBN:9787030483744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Q939.1
- 頁碼:19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本書的研究內容和結果是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完成。全書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三章針對基于細胞特異性識別的SRB檢測方法展開了介紹,其中第二章介紹了基于抗體特異性細胞識別的檢測技術,第三章介紹了基于其它材料特異性細胞識別的檢測技術;第四、五章針對基于微生物特征代謝過程的SRB檢測方法展開了討論,其中第四章介紹了基于微生物特征代謝過程的無標記SRB檢測方法,第五章介紹了基于微生物特征代謝過程的納米標記SRB檢測方法;第六章針對基于特征遺傳片段的SRB檢測方法進行了介紹;第七章對新型SRB檢測方法的應用前景與發(fā)展方向進行展望。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據(jù)統(tǒng)計,微生物腐蝕造成的損失約占整個腐蝕損失的20%,全世界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可達300億~500億美元。硫酸鹽還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在海洋工程設備的金屬腐蝕中常被發(fā)現(xiàn),是微生物腐蝕中研究最廣泛的,也是腐蝕性最強的微生物。因此,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微生物腐蝕過程,快速監(jiān)測及確定微生物腐蝕的發(fā)生,建立快速、準確、可靠的SRB定量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能數(shù)(MPN)法是目前國內外油田系統(tǒng)中最常用的一種檢測方法,也是一種SRB檢測國標方法,擁有較高的檢測靈敏度和較低的檢測限,通常作為一種標準的檢測方法,對其他SRB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進行校正。但是這種方法需經(jīng)歷20天以上的培養(yǎng)過程,操作步驟也非常繁瑣,是一種既耗時又耗力的檢測手段,不能準確、實時地反映環(huán)境中SRB的種群數(shù)量,不利于施工和殺菌措施的調整。其他已經(jīng)報道的方法,如腺苷酰硫酸還原酶檢測法、酶聯(lián)免疫標記法、遺傳分子檢測法等,均存在普遍性與穩(wěn)定性的不足。
針對現(xiàn)有SRB檢測方法的缺陷與不足,本書著者將近年研究的一系列新型SRB檢測方法總結成書,系統(tǒng)討論和分析檢測方法的測試原理、構建過程和測試性能,希望為開發(fā)SRB快速檢測技術拓展思路、提供參考。同時,本書介紹的新型SRB檢測方法均引入先進的分析測試方法以及熱門的納米功能材料,具有較高的創(chuàng)新性,希望可以為新型生物傳感器的構建提供借鑒。
目錄
叢書序
叢書前言
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1
1.1硫酸鹽還原菌的危害與利用1
1.1.1硫酸鹽還原菌對腐蝕過程的影響1
1.1.2硫酸鹽還原菌在其他領域的危害3
1.1.3硫酸鹽還原菌的防治方法4
1.1.4硫酸鹽還原菌的應用6
1.2硫酸鹽還原菌的生物學特點8
1.2.1硫酸鹽還原菌的生物學簡介8
1.2.2硫酸鹽還原菌的代謝特點8
1.2.3硫酸鹽還原菌的生長環(huán)境因子9
1.3硫酸鹽還原菌檢測技術研究現(xiàn)狀11
1.3.1硫酸鹽還原菌檢測技術概述11
1.3.2硫酸鹽還原菌檢測的國標方法19
1.3.3硫酸鹽還原菌檢測的商品化產(chǎn)品23
1.4生物傳感器在微生物定量分析中的應用24
1.4.1微生物檢測方法的發(fā)展歷程24
1.4.2生物傳感器的基本特點和特征參數(shù)27
本章小結30
參考文獻32
第2章 基于抗體特異性細胞識別的檢測技術35
2.1多巴胺自激發(fā)檢測平臺35
2.1.1基本原理與構造35
2.1.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37
2.1.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39
2.2殼聚糖電聚合檢測平臺43
2.2.1基本原理與構造43
2.2.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45
2.2.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47
2.3三維泡沫鎳結構檢測平臺50
2.3.1基本原理與構造50
2.3.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52
2.3.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53
2.4氧化石墨烯標記檢測平臺55
2.4.1基本原理與構造55
2.4.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56
2.4.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58
2.5納米氧化錳標記檢測平臺62
2.5.1基本原理與構造62
2.5.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63
2.5.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65
本章小結69
參考文獻70
第3章 基于其他材料特異性細胞識別的檢測技術72
3.1凝集素特異性識別檢測平臺(一)72
3.1.1基本構造與原理72
3.1.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76
3.1.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78
3.2凝集素特異性識別檢測平臺(二)82
3.2.1基本構造與原理82
3.2.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84
3.2.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85
3.3抗生素特異性識別檢測平臺87
3.3.1基本構造與原理87
3.3.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89
3.3.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90
3.4生物印跡薄膜識別檢測平臺93
3.4.1基本構造與原理93
3.4.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94
3.4.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95
本章小結100
參考文獻101
第4章 基于微生物特征代謝過程的無標記檢測技術104
4.1特異性微生物細胞傳感器檢測平臺104
4.1.1基本構造與原理104
4.1.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05
4.1.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06
4.2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作用檢測平臺110
4.2.1基本構造與原理110
4.2.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11
4.2.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12
4.3有機小分子熒光探針檢測平臺117
4.3.1基本構造與原理117
4.3.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18
4.3.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20
本章小結124
參考文獻125
第5章 基于微生物特征代謝過程的納米標記檢測技術127
5.1硫化鉛標記檢測平臺128
5.1.1基本構造與原理128
5.1.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29
5.1.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30
5.2ZnO/ZnS陣列轉化檢測平臺132
5.2.1基本構造與原理132
5.2.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33
5.2.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35
5.3ZnS納米光催化檢測平臺139
5.3.1基本構造與原理139
5.3.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40
5.3.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41
本章小結145
參考文獻146
第6章 基于特征遺傳片段的檢測技術147
6.1核酸外切酶Ⅲ循環(huán)放大檢測平臺147
6.1.1基本構造與原理147
6.1.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48
6.1.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50
6.2DNA納米生物條碼熒光檢測平臺157
6.2.1基本構造與原理157
6.2.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57
6.2.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59
6.3新型酶標體系信號放大檢測平臺166
6.3.1基本構造與原理166
6.3.2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166
6.3.3平臺表征及性能評價167
本章小結172
參考文獻173
第7章 前景及展望175
7.1硫酸鹽還原菌檢測技術的總結175
7.2硫酸鹽還原菌檢測技術的發(fā)展方向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