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別介紹了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細菌性痢疾、瘧疾、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霍亂、傷寒、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等臨床常見的傳染性疾病的藥對治療。每組藥對,從藥物組成、藥對來源、配伍效用、臨床應用、常用劑量、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tǒng)、詳細地闡述。
第一章 藥對配伍的臨床意義與基本規(guī)律
第一節(jié) 藥對的歷史淵源及運用藥對的臨床意義
一、藥對的歷史淵源
二、運用藥對的臨床意義
第二節(jié) 藥對配伍的基本規(guī)律
一、協(xié)同為用,增強療效
二、藥物相互作用而減輕不良反應
三、伍用劑量不同,所治病證有變
第二章 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
第一節(jié) 祛風解表類藥對
一、荊芥防風
二、荊芥穗薄荷
三、麻黃桂枝
四、鉤藤薄荷
五、薄荷石膏
六、白僵蠶荊芥穗
七、浮萍牛蒡子
八、葛根升麻
九、蟬蛻薄荷
十、蒼耳子辛夷
十一、柴胡前胡
十二、川芎羌活
十三、蔥白淡豆豉
十四、蔓荊子連翹
十五、桑葉菊花
十六、桑葉桔梗
十七、桑葉紫蘇子
十八、升麻柴胡
十九、升麻桔梗
二十、梔子淡豆豉
第二節(jié) 清熱、解毒、滋陰、祛暑類藥對
一、金銀花連翹
二、牛蒡子連翹
三、柴胡薄荷
四、板藍根山豆根
五、梔子知母
六、竹葉石膏
七、鮮蘆根知母
八、板藍根大青葉
九、焦梔子黃芩
十、生石膏桂枝
十一、牛地黃石斛
十二、白茅根蘆根
十三、黃連佩蘭
十四、羌活石膏
十五、生地黃薄荷
十六、青蒿鱉甲
十七、鱉甲知母
十八、麥冬黃連
十九、人參石膏
二十、金銀花赤芍
二十一、荷梗竹葉
第三節(jié) 祛風除濕類藥對
一、羌活 獨活
二、羌活 防風
三、蒼術防風
第四節(jié) 清導、瀉下、和解、理氣、降逆類藥對
一、大黃荊芥穗
二、白芍桂枝
三、柴胡黃芩
四、柴胡防風
五、羌活菊花
第五節(jié) 化濕利水類藥對
一、鮮藿香鮮佩蘭
二、鮮佩蘭鮮荷葉
第六節(jié) 安神、熄風、開竅、補益類藥對
一、白薇 白僵蠶
二、石斛天花粉
三、黃芪防風
第七節(jié) 止咳、化痰、平喘類藥對
一、桑葉枇杷葉
二、麻黃苦杏仁
三、麻黃石膏
四、前胡苦杏仁
五、桑白皮桑葉
六、苦杏仁升麻
七、桑葉竹茹
八、半夏苦杏仁
九、苦杏仁紫蘇子
第八節(jié) 理血、固澀、散結類藥對
一、桃仁苦杏仁
二、黃芪牡蠣
第三章 病毒性肝炎
第一節(jié) 清熱、解毒、滋陰、祛暑類藥對
一、黃芩黃連
二、黃芩半夏
三、黃連黃柏
四、石膏梔子
五、蒲公英敗醬草
六、生地黃白芍
七、牡丹皮梔子
八、紫花地丁蒲公英
九、土茯苓七葉一枝花
十、水牛角生地黃
十一、藿香茵陳
第二節(jié) 消導、瀉下類藥對
一、白術雞內金
二、炒枳殼焦神曲
三、大黃芒硝
四、雞內金麥芽
五、神曲雞內金
六、大黃甘草
第三節(jié) 和解、理氣、降逆類藥對
一、蒼術香附
二、蒼術桂枝
三、柴胡黃芩
四、柴胡牡蠣
五、柴胡白芍
六、柴胡茯苓
七、柴胡防風
八、柴胡枳殼
九、陳皮大腹皮
十、川楝子郁金
十一、黃連吳茱萸
十二、青皮陳皮
十三、香附紫蘇梗
十四、香附烏藥
十五、香附黃連
十六、延胡索川楝子
第四節(jié) 化濕利水類藥對
一、蒼術 白術
二、蒼術厚樸
三、車前子車前草
四、赤小豆茯苓
五、赤小豆連翹
六、檳榔大腹皮
七、茯苓豬苓
八、茯苓澤瀉
九、茯苓薏苡仁
十、鮮藿香鮮佩蘭
十一、茵陳金錢草
第五節(jié) 安神、熄風、開竅、理血類藥對
一、酸棗仁五味子
二、赤芍 白芍
三、丹參墨旱蓮
四、丹參三七
五、丹參茜草
六、丹參王不留行
七、丹參紫草
八、三棱莪術
九、延胡索烏藥
第六節(jié) 補益類藥對
一、黨參丹參
二、茯苓白術
三、仙茅淫羊藿
第七節(jié) 止咳、化痰、平喘類藥對
一、半夏陳皮
二、麥冬半夏
第四章 流行性腮腺炎
第一節(jié) 清熱、解毒類藥對
一、紫花地丁蒲公英
二、牛蒡子連翹
三、板藍根山豆根
四、板藍根大青葉
五、金銀花赤芍
六、石膏生地黃
七、麥冬黃連
八、人參石膏
九、金銀花連翹
十、土茯苓七葉一枝花
十一、甘草蒲公英
十二、梔子知母
十三、石膏梔子
十四、竹葉石膏
十五、鮮蘆根知母
十六、生石膏桂枝
十七、生地黃小薊
十八、青蒿鱉甲
十九、鱉甲知母
二十、生地黃石斛
二十一、黃連升麻
二十二、羌活石膏
第二節(jié) 和解、理氣、降逆類藥對
一、柴胡 防風
二、柴胡黃芩
……
第五章 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
第六章 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第七章 瘧疾
第八章 鉤端螺旋體病
第九章 流行性出血熱
第十章 霍亂
第十一章 傷寒(副傷寒)
第十二章 麻疹(風疹)
第十三章 手足口病
第十四章 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附錄中藥計量單位與劑量換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