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有其獨特的精神面貌,這是毫無疑問的,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今天,中國哲學將受到更多的重視,對人類文明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多讀點哲學,可以使我們更加睿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從容。
第一章夏朝、商朝和西周:走出古代宗教
中國古代哲學的特點
原始社會的宗教
商代的宗教信仰系統(tǒng)
周朝"以德配天"的宗教倫理
中國古代**位哲學家
〈凋易》的哲學思想
陰陽五行說
第二章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
整理六經
仁、義、忠、恕
憎之道
聞道與知命
第三章墨子:儒家的反對者
兼愛:墨子思想的核心
《智者不惑:一本書讀懂中國哲學》:
第二,重現(xiàn)實人生。中國哲學家熱衷于“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表現(xiàn)了深沉的歷史責任感。漢代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鼓吹天人感應,是為了封建統(tǒng)治“傳之罔極”。宋代理學家大講“理一分殊”,存天理、滅人欲,目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墨家學派憂世風日下,患民生艱難,要遵道利民,最終尚同于天子.這些都反映了哲學家們熱心政治,其學說具有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性的特點。經過歷史的淘洗,處于民族文化深層的哲學思想,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民族精神,以及“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心理和責任感。知行關系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他們的興趣不在于構建理論體系,不只是把思想與觀念表達出來就達到目的,而在于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自己所講的與自家身心的修煉必相符合。當然這里的踐履并非人類的生產實踐,而是偏重于個人的修德重行。
第三,富于辯證思維。中國哲學講求對立前提下的和合統(tǒng)一,儒家講“生生之謂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連續(xù)性和合理性。而變化發(fā)展的根源,在于陰陽的此消彼長,剛柔的相互激蕩,“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最好的理論概括!独献印访枋隽藙屿o、高下、強弱、先后的相聯(lián)相對,相反相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發(fā)展序列中,道運行不已,“周行而不殆”。韓非講的道理相應的規(guī)律論是把事物的辯證發(fā)展看作內在規(guī)律。他既承認“法術之士與當途之人,不相容也”,“冰炭不同器而久”,“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又認為矛盾對立的雙方可以“形名參同,上下和調”,可見是既講對立又講統(tǒng)一。佛教一多相攝、四諦圓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命題,也深蘊對立同一之精義。
第四,樹立整體觀念。中國哲學孜孜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把天、地、人看作統(tǒng)一的整體,以“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赌c傳》講“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所謂“太和”,就是至高無上的和諧,最好的和諧狀態(tài),而張載提出:“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即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是最佳的整體和諧狀態(tài)。但這種和諧是包含著浮沉、升降、動靜等矛盾和差別的和諧的,因此這種和諧是整體和動態(tài)的和諧,是一種更高意義上的和諧。與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一致,中國傳統(tǒng)哲學也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孟子的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的就是要以和諧為最高原則來處理包括君臣、父子、夫婦,乃至國家和民族的關系,從而達到“人和”的境界。儒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要實現(xiàn)“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徑是“持中”,并通過對持中原則的體認和踐履,去實現(xiàn)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天道之間的和諧與平衡,這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因此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之一。
第五,偏重直覺思想。中國古代哲學不重視形式上的精密論證,也沒有形式上的條理系統(tǒng)。而只注重生活的實證,或主體的直覺體驗,體驗良久,有所感悟,以前的種種疑惑豁然開朗,日常的經驗得到貫通,這樣也就有所得,所得所悟的記錄就是現(xiàn)在還可以看到的哲學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