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覺醒》收錄了我國著名理論專家鄭必堅的論文和講演七十篇,分為六個專題,囊括了鄭必堅同志在“愛國主義和當代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夢和天下大勢”“國際范圍的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等諸多方面的論述。是一部深刻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制度和道路、中國和平崛起于未來發(fā)展戰(zhàn)略的權威著作。書中所錄對十八大精神的解讀和多篇與國外政要的會談紀實,均為首次結集出版。
《中國新覺醒》作者鄭必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重要專家之一,中國“和平崛起”理論的提出者與倡導者。
《中國新覺醒》按專題形式重新編排,收錄了鄭必堅2005年以后的重要作品。書中大部分論文及講演,均為首次結集出版。
自序一
一
這是一本專題論集,是以我的相關論著按專題編輯而成的。全書共分
六個專題,入選文章的大多數(shù)都是二五年后撰寫的。三卷本《鄭必堅
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二〇〇五年八月第一版)和一卷本《鄭必堅自選集》
。▽W習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八月第一版)的文章,基本上沒有收入。
二
一個特殊的例外,是本論集的開卷篇———《愛國主義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精神力量》。這篇文章,《鄭必堅論集》用了,《鄭必堅自選集》也用了,現(xiàn)在這本《中國新覺醒》又用了,而且都是作為開卷篇來用的。其原因,是由于我認為這篇文章集中地有系統(tǒng)地表達了對愛國主義的理解,并從而真切表達了我的歷史觀、人生觀、價值觀。七年八月第一版)的文章,基本上沒有收入。
三
至于本論集的終卷篇———《鄧小平打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戰(zhàn)略道路》,則是我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而寫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一開頭,我深情地這樣說:“面對鄧小平理論所開啟的當代中國歷史大變動,面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新覺醒,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能有今天,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能有今天,離不開鄧小平打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新戰(zhàn)略道路。我們對鄧小平的最好紀念,就是堅定不移沿著這條道路繼續(xù)前進,開拓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鄭必堅(1932年—),四川富順人。中國共產黨理論戰(zhàn)線的重要領導人之一,《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整理者之一,中國“和平崛起”的倡導者。歷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組長、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室務委員、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的政治助理、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總干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馬列所所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中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系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中央委員。現(xiàn)任中共中央黨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會長。
自序一
自序二(代序) 二00二年的一項建言———聯(lián)系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抓緊啟動
“中國和平崛起發(fā)展道路”理論和戰(zhàn)略研究工作
I
愛國主義和當代中國的和平崛起
愛國主義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精神力量(1981年3月19日)
中國和平崛起的發(fā)展道路和中美關系(2003年11月11日)
中國和平崛起的發(fā)展道路和中歐關系(2004年9月29日)
中國和平崛起的發(fā)展道路和東北亞的和平和安全(2005年6月9日)
中國和平崛起為強國(2005年9月)
中國將以“和平大國”、“文明大國”、“可親大國”的形象出現(xiàn)于世界
(2006年4月9日)
為著和平的目的而發(fā)展,抓住和平的機遇而崛起(2006年10月15日)
中國和平發(fā)展和兩岸關系的回顧和前瞻(2009年11月13日)
中國和平崛起發(fā)展道路的新內涵(2013年3月23日)
II
中國夢和天下大勢
漫談“中國夢”和天下大勢(2006年4月23日)
中國路 中國夢 中國心(2006年9月21日)
中國人的偉大新覺醒: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2008年9月8日)
“中國夢”必將成為時代強音(2012年12月3日)
III
國際范圍的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
讓我們一起闊步向前(2003年11月14日)
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中日關系(2005年9月28日)
中日關系政治基礎的一個核心問題是維護歷史共識(2006年3月)
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和中印關系(2006年3月16日)
從五方面下功夫塑造中美關系的未來(2006年4月19日)
中美清潔能源務實合作的戰(zhàn)略意義(2009年10月22日)
構建中美新的“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的十年展望
(2011年1月18日)
關于中美“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的幾點思考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中國發(fā)展和中美關系的前景展望
(2011年1月26日)
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談話(2011年6月26日)
關于中澳之間的利益交匯(2011年9月1日)
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的又一次談話(2011年10月17日)
關于“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的幾點思考
———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發(fā)展和對中國—歐盟關系的展望
(2011年10月26日)
著眼“兩個大局”,構建中歐“利益共同體”(2011年10月31日)
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2011年12月17日)
出路在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2012年7月12日)
機遇不是等來的,是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2012年7月12日)
論中歐之間的共同利益(2012年8月27日)
IV
大變動 新覺醒 兩重性
大變動 新覺醒
———從九十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變動看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新覺醒
(2011年6月20日)
對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的談話(2013年6月28日)
大變動、新覺醒的時代,大文章還在后頭(2013年7月1日)
“讀懂中國”這個主題好(2013年11月1日)
大變動?新覺醒?兩重性
———從經濟全球化歷史發(fā)展看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中國的基本走向(2013年11月2日)
我們是在共同創(chuàng)造歷史(2013年11月3日)
對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哈德利的談話(2014年6月20日)
對日本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的談話(2014年10月17日)
對美國駐華大使鮑克斯的談話(2015年2月27日)
對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葛維寶的談話(2015年3月18日)
V
難忘教益 難忘情誼
小平同志本人怎樣評價“鄧選”第三卷(2004年8月20日)
以史為鏡,堅苦精深(2004年12月25日)
他的真誠,讓我永生難忘(2007年7月7日)
一本能在書架上長久立得住的好書(2007年8月18日)
他的人格不朽,他的精神不死(2010年11月20日)
永遠的思念(2013年10月19日)
VI
我們是在二十一世紀的歷史新起點上
黨的十六大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世紀的根本走向(2002年11月21日)
治國理政的根本大計(2004年10月12日)
中國和平崛起和我們黨的先進性(2005年5月30日)
關于中國社會在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的偉大改造(2006年10月25日)
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2006年10月27日)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2007年10月)
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根本歷史經驗是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
(2008年10月16日)
“天下大勢”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史地位(2008年10月17日)
當前經濟社會發(fā)展中某些深層次矛盾和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雙重使命”(2008年10月20日)
我們今天繼續(xù)解放思想的中心課題仍然必須是“解放生產力”(2008年10月21日)
亟須重視晉陜蒙寧(大鄂爾多斯)地區(qū)能源的規(guī)劃和開發(fā)(2008年12月23日)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2009年4月16日)
學習是砥礪黨性的銳利武器(2009年10月27日)
關于建國以來“社會治理”歷史經驗和前景展望的一點思考,兼談當前抓緊相關調
研工作的重要性(2010年3月)
我們是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歷史新起點上(2010年5月4日)
學習型政黨的主心骨(2010年7月14日)
繼續(xù)抓住和用好我國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2010年10月25日)
中國還將持續(xù)大發(fā)展(2012年11月17日)
牢牢把握黨的十八大主題(2012年11月23日)
中國應當成為世界一流網絡強國(2013年4月3日)
關于“西部崛起、東西并舉”的戰(zhàn)略展望(2013年5月23日)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2013年12月4日)
我們黨從來就是不斷地“趕考”的(2014年8月)
鄧小平打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戰(zhàn)略道路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一百一十周年(2014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