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離激元納米光子學是研究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情況下,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一門科學和技術,是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一個前沿交叉學科,在納米尺度的光操控、單分子水平的生物探測、亞波長孔徑的光透射增強和超高分辨率光學成像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書介紹了孤立的和周期性的金屬納米結構中的表面等離激元結構的實驗表征和仿真模擬技術,最后概述了表面等離激光納米光子學在拉曼光譜、集成光學器件以及光存儲等領域中的應用。
新型電介質光子結構的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人們實現(xiàn)光傳輸和光操縱波導、分束器、混頻器和諧振腔等結構目前在通信工業(yè)領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書將討論一類新型光子器件,被稱為表面等離激元納米光子結構表面等離激元易于在金屬和半導體中被激發(fā),是一種傳導電子的集體運動這些激發(fā)能夠通過新方式操縱光頻段內的電磁波(“光”),這些方式是傳統(tǒng)電介質結構無法實現(xiàn)的等離激元納米光子學領域正快速發(fā)展并影響著眾多領域,包括電子學、光子學、化學、生物學和醫(yī)學本書將重點介紹目前一些激動人心的新發(fā)現(xiàn),并清晰討論內在的物理機制、納米制造課題,以及如何選擇材料去設計具有新功能的等離激元器件。
《表面等離激元納米光子學》主要面向剛接觸等離激元納米光子學領域并對其感興趣的學者和學生,同時可供這個研究領域的科研人員參考本書也適用于具備電磁學理論基礎和麥克斯韋方程組知識的低年級研究生。
張彤,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等離激元學、納米光子學、微納光電集成器件及系統(tǒng)、光學慣性傳感器件技術等領域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作為“華英學者”前往美國哈佛大學應用科學學院(SEAS)納米光子學實驗室訪問學習一年,期間主要從事等離激元學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國內較早開展表面等離激元研究的學者之一,并在該領域取得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圍繞金屬表面等離激元波導的亞波長光傳輸特性,高局域光強密度特性等,提出了多種具有顯著創(chuàng)新意義的新器件和新波導結構,在金屬納米光學材料及薄膜的可控制備和光學特性方面開展了眾多研究,報道了多種納米材料合成技術,如納米樹枝、納米鏈等,研究了金屬等離激元功能薄膜的化學自組裝制備技術,并應用在光伏、光學傳感等領域研究成果發(fā)表在國際光子學領域的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并多次被國際同行引用和評價
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國防創(chuàng)新項目、國防預先研究項目、預研基金項目、國防863項目等共20余項科研項目發(fā)表論文50余篇.其中包括ACSNano、Scierltific Reports,Optics Expres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知名期刊論文,授權美國發(fā)明專利4項,授權中國發(fā)明專利25項,授權中國實用新型專利近10項
第1章 表面等離激元納米光子學
1.1 引言
1.2 表面等離激元——歷史簡介
1.3 表面等離激元——現(xiàn)狀和未來
1.4 本書內容概要
參考文獻
第2章 納米顆粒陣列的近場和遠場特性
2.1 引言
2.2 單個金屬納米顆粒上的表面等離激元
2.2.1 金屬的光學性質
2.2.2 金屬納米顆粒上的表面等離激元(SPN)的定性描述
2.2.3 SPN的理論描述
2.2.4 SPN共振阻尼
2.3 納米顆粒陣列的遠場消光光譜
2.3.1 表面等離子共振的譜線位置
2.3.2 SPN的譜寬和衰減時間
2.4 納米顆粒陣列的光學近場
2.4.1 單個金屬顆粒的光學近場
2.4.2 顆粒陣列的光學近場
2.5 光學非線性
2.6 顆粒間的相互作用
2.7 總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周期性納米孔結構的光透射理論
3.1 引言
3.2 二維亞波長孔洞陣列
3.3 被凹槽包圍的單孔中的光異常透射
3.4 單孔中的光聚束效應
參考文獻
第4章 表面等離激元波導的發(fā)展與近場特性
4.1 引言
4.2 實驗背景
4.2.1 近場顯微鏡
4.2.2 樣品制備
4.3 結論
4.3.1 金屬條帶模式的場分布
4.3.2 金屬條帶模式的路由
4.4 總結和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第5章 長程等離激元傳輸線數(shù)值模擬
5.1 引言
5.2 物理背景
5.3 數(shù)值方法
5.4 結果
參考文獻
第6章 表面等離極化激元在光子帶隙結構中的傳輸
6.1 引言
6.2 數(shù)值方法
6.3 數(shù)值結果
6.4 結論
……
第7章 亞波長尺度的等離激元波導
第9章 等離子共振蝶形納米天線中的光場增強
第10章 表面等離激元的近場光學激發(fā)和檢測
第11章 近場光學掃描成像原理
第12章 等離激元器件的模擬技術概述
第13章 復雜納米結構中的等離激元雜化
第14章 自適應金屬納米結構用于蛋白質傳感
第15章 基于長程表面等離極化激元的集成光學
第16章 突破衍射極限的局域表面等離激元光學數(shù)據(jù)存儲
第17章 表面等離激元耦合的發(fā)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