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命運——《紅與黑》導讀
文/宋麗學
《紅與黑》是司湯達的代表作,更是法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經典名著。而讓人稱道的是小說中篇幅極大的心理描寫,這是在文學史上前所未見的。特別是對主人公于連的心理刻畫,更深刻地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為讀者了解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了極好的鋪墊。于連第一次產生征服瑞那夫人以滿足自己那可憐自尊時,他想“他有責任叫這只手不縮回去。想到有一種職責要履行,事若不成就會徒留笑柄,甚至滋生自卑,于是,所有的樂趣,頓時從他心頭散逸無余。”從這里不難看出,他對瑞那夫人的情感動機起初并不單純是為了愛,而是為了向以瑞那先生為代表的權勢階層挑戰(zhàn)。他得到瑪娣兒特的青睞時,首先想到的是“我占了夸澤諾的上風!薄翱錆芍Z侯爵和我,咱倆的身價已經較量過了!庇谶B最愛的始終是自己那可憐易碎的自尊。惟妙惟肖的心理刻畫,主人公的忐忑不安、欣喜若狂、哀嘆絕望無時無刻不牽動著讀者。像這樣的心理描寫在文中處處得見,司湯達極善把握人的心理變化,通過人物所思所想,展現其真?zhèn)巍⑸茞航患e雜的矛盾狀態(tài),讀者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心緒跌宕起伏之感。
于連是個天才嗎?是否有了天資就一定能成就自己人生的輝煌呢?于連能用拉丁文背誦《圣經》,能背默思德的《教皇論》和古羅馬詩人的詩句,他屢次得到認同也全都靠“乞靈于自己的記憶”。他在拼寫方面出錯,將“cela”拼成“cella”。當彼拉神甫問及宗教派學說時“發(fā)覺于連一無所知”。在拉穆爾伯爵的宴會上,“像騷色、拜倫、喬治四世等現代人物的名字,于連是初次聽到,當然茫無所知!睆倪@點來看,于連是個記憶力超群的人。但他沒有好好把握自己的所長,沒有好好鉆研學術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而將心思用在鉆營上,想利用捷徑達到自己飛黃騰達的目的,從開始,他就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所以天賦終究是邁向成功的奠腳石,跟天賦相比,選擇正確的方向并堅持不懈地努力才是實現成功最重要的途徑。
再看于連的個性,他多疑、浮躁、狂傲、有攀越巔峰的野心,卻因自己的小有成就而自負,有極強的自尊心,并竭力維護著自己的自尊,這也是為什么他拼命地想出人頭而不擇手段的根本原因。這樣的性格也成為阻礙他作出正確選擇的絆腳石。性格決定人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于連走上了不歸路。直到在監(jiān)牢中,憶起往昔,才想到“一年有兩三千法郞收入,就可以安安生生在葦兒溪那樣的山區(qū)過日子了……想那時候真是很快活……只是當時不知身在福中!”此刻的幡然醒悟雖為時已晚,但他終究明白了生活的真諦。
……
《紅與黑》被譽為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確屬實至名歸。
☆讓經典名著融入孩子們的生活——“新悅讀之旅”叢書以高品質、低定價的特色,讓更多的孩子買得起、讀得上質優(yōu)價廉的世界文學名著,特別攜手新閱讀研究所隆重推出“新悅讀之旅”經典名著叢書,希望以更精準的內容、更專業(yè)的指導,更科學地幫助青少年走進經典名著,讓經典名著能夠融入孩子們的生活。
《紅與黑》是法國19世紀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品。司湯達是他的筆名,他的原名是亨利·貝爾。1783年出生在法國南部的格勒諾布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當時社會僧侶和貴族是第一和第二等級,資產階級屬第三等級)。16歲時,他來到巴黎,加入拿破侖軍隊,遠征意大利。29歲時,隨拿破侖軍隊攻打俄國,親身經歷了法軍的慘敗。后兩年,拿破侖下臺,使他感到政治的幻滅。司湯達曾說:“拿破侖和我一塊兒垮臺了。”
巴爾扎克崇拜拿破侖,早年曾編過一本《拿破侖文選》;相傳在寫《人間喜劇》時,在書桌一隅,安置一尊拿翁塑像,并在底座上刻下一句豪語:“彼以劍創(chuàng)其業(yè),吾以筆 《紅與黑》是法國19世紀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品。司湯達是他的筆名,他的原名是亨利·貝爾。1783年出生在法國南部的格勒諾布城的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當時社會僧侶和貴族是第一和第二等級,資產階級屬第三等級)。16歲時,他來到巴黎,加入拿破侖軍隊,遠征意大利。29歲時,隨拿破侖軍隊攻打俄國,親身經歷了法軍的慘敗。后兩年,拿破侖下臺,使他感到政治的幻滅。司湯達曾說:“拿破侖和我一塊兒垮臺了!
巴爾扎克崇拜拿破侖,早年曾編過一本《拿破侖文選》;相傳在寫《人間喜劇》時,在書桌一隅,安置一尊拿翁塑像,并在底座上刻下一句豪語:“彼以劍創(chuàng)其業(yè),吾以筆竟其功!”在崇拜拿破侖方面,司湯達絕不讓于巴爾扎克。還在小學生時期,他聽到拿破侖在意大利戰(zhàn)場連戰(zhàn)連捷,就不禁驚喜雀躍。盡管拿破侖在政治和軍事上風云變幻,而司湯達把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始終定為拿破侖,把他奉為“愷撒之后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司湯達慶幸自己跟隨拿破侖東征西戰(zhàn),先后進入米蘭、柏林、維也納,直到莫斯科,親身踐履了“拿破侖史詩”時代;F盧一敗,拿破侖受到復辟勢力的攻訐,而司湯達不顧這股勢力,振筆疾書,在1817年,花了幾個月時間,寫了一本《拿破侖傳稿》;20年之后,又寫下《憶拿破侖》。1837年,寫自傳《亨利·貝爾傳略》,最后一句:“生平只敬仰一人:拿破侖。”言盡于此,司湯達以盛贊拿破侖為己任,贊頌拿破侖強勁的個性,充沛的精力,敢冒風險的雄才大略。無論是在司湯達的小說,還是游記,抑或文論和史書中,拿破侖始終是他關注的一個中心,在作品中都或隱或現有拿破侖的影子。
《紅與黑》一書中的主人公于連,可以說是從拿破侖模子中磕出來的一個克隆人物。跟拿破侖一樣,于連也有非凡的記憶力,為迎合時勢,把《圣經》能倒背如流,他最喜歡的書是《圣赫勒拿島回憶錄》。與瑞那市長較量占上風后,于連覺得應當乘勝追擊,把瑞那的貴族傲氣徹底打垮,這才是道地的拿破侖作風。
同樣一種英雄性格,拿破侖與于連所處的時代不同,就有幸與不幸的分別。于連神往拿破侖,但他所處的時代已非“功名只向馬上取”的征戰(zhàn)時代,于連最后喟然一聲浩嘆:“噢,拿破侖!你那時代,靠打仗出生入死,以博取榮華富貴,多痛快!如今卻去加重窮人的苦難,豈不卑鄙!”是的,到了1830年,“軍人沒有出路,教士也不是出路”,英雄真的無用武之地,壯士復有不得出之悲。故《紅與黑》這部小說,實際上是寫一失敗的小說,是寫于連從鋸木廠走向斷頭臺的失敗小說。
于連是一個“向社會開戰(zhàn)的不幸兒”,他生就火熱的性格,充滿著進取精神,向往英雄的行為。但所處的是一個復辟倒退的時代,使他不得不成為一個拒斥現存社會秩序的叛逆分子。于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按于連自己的說法,是“老天爺把我放在窮人堆里,卻給了我一顆高貴的心”,在家里,和粗魯的父兄格格不入,話說不到一塊兒去;進入社會,在市長家,在修道院,在侯爵府,看到的都是庸俗、虛偽、委瑣。家庭、社會、時代三不合宜,他既不能像拿破侖去征服世界,名揚天下;也當不成維璃葉市長,懲惡除腐,伸張正義。社會逼得他只能面對“殘酷的現實,強迫自己去探究卑劣的人心,再以虛偽的言行,行其欺詐的勾當”。他傾向雅各賓主義,卻參加;庶h密謀;他明明蔑視貴族有產階級,卻又拼命往貴族有產階級堆里鉆營,在敵對的環(huán)境中做著沒有勝利希望的美夢。于連向上爬,正當飛黃騰達的時候,受到告密信的打擊,慨然走上斷頭臺。一人做事一人當,于連不求上訴,不乞一命,固不失為一條好漢,但終究是一個悲劇。這個悲劇,當然是于連個人的悲劇,也是當時所有杰出的人物不用于世的歷史悲!
司湯達提出“小說-鏡子”的理論,這由來就是在《紅與黑》的書中:“小說好比一面鏡子,鑒以照之,沿著大路,迤邐行去!毙≌f要像鏡子,反映行進的現實。在《紅與黑》中,我們看到了庸俗的內地生活,肆虐的圣公會;我們也看到奢糜的貴族社會和猖獗的;蕜萘。鏡子“有時映現蔚藍的天空,有時照出的卻是路上的污泥”,這能怪鏡子嗎?小說像鏡子一樣,忠實地反映現實的社會生活。要反映生活,就離不開時政。而1830年,正是法國歷史上一個重要年份,七月革命的爆發(fā),成為查理十世復辟王朝與路易·菲力普資產階級王國更迭的契機!都t與黑》的副標題,為“1830年紀事”,也意味著這是一本政治性很強的小說。在《紅與黑》中,司湯達借書中人物之口,說:“你的人物如果不談政治,就不成為1830年的法國人。你這本書,也就不會像你奢望的那樣,成其為一面鏡子”。
……
☆司湯達,法國作家。原名亨利貝爾。生于格勒諾布爾一個有產者家庭。1799年到巴黎,在軍事部供職。曾隨拿破侖軍隊到意大利和莫斯科。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他前往意大利米蘭僑居,從事寫作。其代表作《紅與黑》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上卷
第一章小城風光
第二章窮人的福星
第三章父與子
第四章煩悶
第五章小小的風波
第六章鄉(xiāng)村之夜
第七章長夜悠悠
第八章墮入情網
第九章情意繾綣
第十章首席助理
第十一章匿名信
第十二章神學院
第十三章初次提升
第十四章重溫柔情
上卷
第一章小城風光
第二章窮人的福星
第三章父與子
第四章煩悶
第五章小小的風波
第六章鄉(xiāng)村之夜
第七章長夜悠悠
第八章墮入情網
第九章情意繾綣
第十章首席助理
第十一章匿名信
第十二章神學院
第十三章初次提升
第十四章重溫柔情
下卷
第一章鄉(xiāng)村情趣
第二章初見世面
第三章穿黑戴孝的秘密
第四章少女的王國
第五章難道是個丹東
第六章焉知不是陰謀 第七章良夜永夕,萬般風情
第八章一束秀發(fā)示信物
第九章愛的;
第十章弱者的苦難
第十一章工于心計的老人家
第十二章晴天霹靂
第十三章可悲的細節(jié)
第十四章權勢人物
第十五章靜逸
第十六章審判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要想發(fā)跡,勢必去刻薄窮民,奉承區(qū)長、市長、名流,投他們所好,為他們效勞:這種行為,社會上稱為處世之道,對一個世俗中人,與靈魂的得救倒也并非完全水火不容。但處于我們的地位,就應該有所選擇:不是追求塵世的富貴,就是向往天國的福祉,別無折中的辦法。(P24)
雄鷹不時從他頭頂上的絕壁間飛掠而出,在長空悄然盤旋,劃出道道圓圈。于連的眼睛,不由自主跟著鷙鷹轉。穩(wěn)健而有力的搏擊,令人震懾,他渴慕這種力量,渴慕這種孤高。(P40)
心地純良,無怨無恨,無疑能使人長葆青春?蓢@世間多數嬌美女子,往往紅顏先老!(P46)
文明過度的不幸!一個年輕人,在二十歲上,要是受過教育,他的心靈離縱情放達就有千里之遙;而無縱情放達之概,愛情又往往淪為可厭的義務。(P46-47)
渴望已久的東西,一旦如愿以償,心靈反陷于驚訝惶惑之中。人心本來一直有所企望,現在已無可追求,而剛過眼的煙云,尚未成為甜蜜的回憶。(P50)
我的庇護,不是施恩和寬宥,而是加倍的鞭策和嚴明,以防止沉淪和墮落。(P71)
你已看慣笑臉,而笑臉是虛偽的舞臺。奉告你,真理是嚴正的。我們在塵世的使命,不也是嚴正的嗎?應當時時警醒,你的良知要提防這個弱點:對浮華的世象不要太動心。(P72)
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有價值,且在他的欲望前面,在他的事業(yè)前面,設下重重障礙。他真有本領,自會克服困難或繞過障礙的。(P76)
夏澤爾和一些出挑的修士都來輸誠稱臣,言詞之間幾乎帶點埋怨,怪于連沒把他家的富有及早告知,害得他們對錢財不免失敬。(P76)
你們是祈求塵世的榮華,社會的實益,發(fā)號施令的快意,藐視法律和肆無忌憚的興味呢,還是希望求得靈魂的得救?你們之中,即使是后知后覺者,只要睜開眼來,也能分清何去何從這兩條路來。(P85)
一般大人物貌似彬彬有禮,深于世故者知道骨子里是惺惺作態(tài)。偏于客套,無異浪費時間。(P87)
虛假,要行之有效,就該擅自掩飾。(P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