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弗蘭克爾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系統(tǒng)闡述了意義治療學的三個理論基礎,即意志自由、意義意志和生命意義。意志自由是人類的一個特征,屬于人類經驗直接給予的東西。意義意志是人類運用自己的精神自由,通過自己的選擇,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限制并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意義。生命意義包含在個人的生活經驗之中,尋求生命的意義是每個人的責任,即使面對痛苦、罪疚和死亡時也應該如此。書中還特別提出了人發(fā)現生命中的特殊意義就是心理愈合的過程,心理治療中重要的并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醫(yī)生與患者之間的人際關系。
本書不僅對于心理咨詢與治療工作有深刻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于我們每個人追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都有重要的啟示。
維克多.弗蘭克爾(1905—1997),奧地利著名神經病學家和精神病學家。他早年追隨過弗洛伊德和阿德勒,從1926年開始創(chuàng)立的意義治療學,被稱為第三個維也納心理治療學派。二戰(zhàn)期間,因猶太人身份在奧斯威辛等4個集中營被關過。被釋放后,他強忍失去親人的悲痛,以巨大熱情恢復專業(yè)工作。他只用9天時間寫就的《向生活說是:一位心理學家經歷過的集中營》一書,后以《人對意義的尋求》為題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出版,在其生前就暢銷900萬冊以上。他的其他重要著作有《醫(yī)生與心靈》、《心理治療與存在主義》、《追求意義的意志》、《無意識的上帝》、《對意義的無聲呼喚》等,還發(fā)表過近700篇論文。他先后在5大洲209所大學做過演講,被授予過29個榮譽博士學位。
序言
引言:心理治療學的形勢和意義治療學的地位
第一部分意義治療學的基礎
第一章心理治療的元臨床含義
第二章作為人類現象的自我超越
第三章何謂意義
第二部分意義治療學的應用
第一章存在空虛:精神病學的挑戰(zhàn)
第二章意義治療技術
第三章醫(yī)務職責
結論:意義的維度
后記:意義治療學的去權威化
主要英文參考文獻
主題索引
作者和資料來源索引
我所稱之為的存在空虛(theexistentialvacuum)如今對精神病學構成了挑戰(zhàn)。越來越多的患者抱怨空虛和無意義感,在我看來,這種感覺源自于兩個事實。跟動物不同,人不是由本能告訴他必須做什么。而且,跟以前時代的人不同,他不再由傳統(tǒng)告訴他應該做什么。他常常甚至都不知道他實際上想要做什么。他要么想要做其他人所做的(墨守成規(guī)),要么做其他人想要他做的(極權主義)。
我希望我能成功地把自己如下信念傳遞給讀者:盡管傳統(tǒng)崩塌了,但生命對每一個個體來說都具有意義,實際上它甚至保持這個意義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而且,精神病醫(yī)生可以向他的患者展現生命總是有意義的。當然,他不能向他的患者展現意義是什么,但他完全可以向他展現存在一種意義,而且是生命保持著這一意義,即它在任何條件下都是有意義的。正如意義治療學所教授的,甚至生命中悲劇的、消極的方面,諸如不可避免的苦難,都可以通過人對其困境所采取的態(tài)度而轉變成他的成就。與大多數存在主義思想學派相反,意義治療學絕不是悲觀主義的;但它是現實主義的,因為它直面人類存在的悲劇的三個主題:痛苦(pain)、死亡(death)和罪疚(guilt)。意義治療學完全可以稱作是樂觀主義的,因為它向患者展現了如何把絕望轉變?yōu)閯倮?br /> 在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中,傳統(tǒng)正日漸式微,精神病學必須看到在使人具有發(fā)現意義的能力方面的主要任務。對許多人來說,“十誡”似乎已經失去了它們的絕對效力,在這個時代中,人必須學會傾聽在構成他生命的成千上萬個境遇中所隱含的成千上萬個戒律。在這方面,我希望讀者會發(fā)現,意義治療學談及時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