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的誕生已注定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的一個標志性事件。作家在本書中用很大篇幅談了《你在高原》的創(chuàng)作起因及二十年在故地奔波勞作的歷程。用書中一個人物的話來概括,即“茂長的思想、浩繁的記錄、生猛的身心”——上天眷顧作家,讓他在人生最正確的時期做了最正確的事。讀者可以在作家的引領(lǐng)下從另一個角度去體驗這場文學(xué)盛宴的種種深味……
本書還收錄了作家在這一時期的訪談、演講集,作家的故地游記、人文印象,尤其談到作家與一位美國老年漢學(xué)家的友誼,讀來令人動容……
文學(xué)評論家王必勝: 張煒的散文有開闊的題材,不拘形式的文筆,情懷深摯的精神氣韻,以及安然沉靜的禪意。其最大亮點為:知性與識見,情懷與溫度,韌性與持守。 王必勝評論: 絲綹相連的心書 張煒的散文隨筆,不拘一格,或大或小,有專題,也有散章,近四百萬字。其中,不乏早期的青澀之作,但斑駁絢麗的文字方陣,構(gòu)成了一座恢宏壯闊的文學(xué)建筑。張煒認為,寫作是一個“孤獨者的心音”,自喻散文是一本“絲綹相連的心書”,用心去寫,是他獲得讀者認可的原因。他的散文有開闊的題材,不拘形式的文筆,情懷深摯的精神氣韻,以及安然沉靜的禪意。具體而言,體現(xiàn)為以下三個突出的亮點—— 知性與識見。張煒的寫作,被認為是人文精神守護者的寫作。他的小說,有深摯的人文情懷,對歷史和人生,對自然和生命,有著激昂華麗的書寫和高蹈的精神揭示。而散文也承續(xù)著他擅長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體悟和闡發(fā),從社會世相開掘精神層面的意義。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幾乎包括了社會人生方方面面的感悟。尤其是,在對世道人心的闡發(fā)中,他多從普通的生活現(xiàn)象里,從一些平常的事例上闡發(fā)哲理,關(guān)注的是一些思想本體的問題,一些生命和生存的意義。這些散文雖是短章,卻從思想的高度、現(xiàn)實的角度,進行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知性寫作也是思想的寫作,是散文中的風骨和精氣神,是文學(xué)的鈣質(zhì)。在散文中,不論是讀史、寫人,還是談藝、記往,張煒都從一個思想者的維度上書寫。時下,有些散文流于故事情節(jié)的平面鋪陳,或者多是些小情小調(diào)和夕陽老調(diào),缺少識見與思想的支撐。如是,平庸而軟弱是現(xiàn)今散文的一個常見毛病。張煒的知性書寫,是一種潛沉而深入的書寫,是一種人文精神的表達,惟此,他的散文有了風骨和力量。 情懷與溫度。張煒的散文有兩個精神著力點:對故鄉(xiāng)齊魯文化的敬重和對大自然的謳歌。故鄉(xiāng)故情,吾土吾民,是寫作者的精神原鄉(xiāng),是靈魂的棲息地。早年,張煒作 文學(xué)評論家王必勝: 張煒的散文有開闊的題材,不拘形式的文筆,情懷深摯的精神氣韻,以及安然沉靜的禪意。其最大亮點為:知性與識見,情懷與溫度,韌性與持守。 王必勝評論: 絲綹相連的心書 張煒的散文隨筆,不拘一格,或大或小,有專題,也有散章,近四百萬字。其中,不乏早期的青澀之作,但斑駁絢麗的文字方陣,構(gòu)成了一座恢宏壯闊的文學(xué)建筑。張煒認為,寫作是一個“孤獨者的心音”,自喻散文是一本“絲綹相連的心書”,用心去寫,是他獲得讀者認可的原因。他的散文有開闊的題材,不拘形式的文筆,情懷深摯的精神氣韻,以及安然沉靜的禪意。具體而言,體現(xiàn)為以下三個突出的亮點—— 知性與識見。張煒的寫作,被認為是人文精神守護者的寫作。他的小說,有深摯的人文情懷,對歷史和人生,對自然和生命,有著激昂華麗的書寫和高蹈的精神揭示。而散文也承續(xù)著他擅長對人的精神世界的體悟和闡發(fā),從社會世相開掘精神層面的意義。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幾乎包括了社會人生方方面面的感悟。尤其是,在對世道人心的闡發(fā)中,他多從普通的生活現(xiàn)象里,從一些平常的事例上闡發(fā)哲理,關(guān)注的是一些思想本體的問題,一些生命和生存的意義。這些散文雖是短章,卻從思想的高度、現(xiàn)實的角度,進行人生終極意義的思考。知性寫作也是思想的寫作,是散文中的風骨和精氣神,是文學(xué)的鈣質(zhì)。在散文中,不論是讀史、寫人,還是談藝、記往,張煒都從一個思想者的維度上書寫。時下,有些散文流于故事情節(jié)的平面鋪陳,或者多是些小情小調(diào)和夕陽老調(diào),缺少識見與思想的支撐。如是,平庸而軟弱是現(xiàn)今散文的一個常見毛病。張煒的知性書寫,是一種潛沉而深入的書寫,是一種人文精神的表達,惟此,他的散文有了風骨和力量。 情懷與溫度。張煒的散文有兩個精神著力點:對故鄉(xiāng)齊魯文化的敬重和對大自然的謳歌。故鄉(xiāng)故情,吾土吾民,是寫作者的精神原鄉(xiāng),是靈魂的棲息地。早年,張煒作品中的蘆青河,晚近的萬松浦,都是他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場域。這些散文體現(xiàn)了他執(zhí)著的家鄉(xiāng)情懷,一個來自底層的知識分子的平民情懷。散文專題《芳心似火》,有一以貫之的主題,就是對齊魯文化特別是齊國文化的張揚,以人文立場,描寫這塊浸潤儒文化的土地上眾多的物事與風習,其中多有家鄉(xiāng)的悠悠情懷與拳拳心緒。這些看似散漫,其實有著一統(tǒng)的精神紐帶,那就是對于齊魯大地風華物象絲絲縷縷的情感。閱讀一些篇章,可以感受到他對人文精神的特殊秉持,對傳統(tǒng)文明根脈的敬畏,對喧囂塵世中文化缺失的痛心。這些表明作家注重人文情懷的接續(xù)。另外,他對大自然有足夠的敏感和熱愛。他以人類最親近的關(guān)系來描繪萬松浦的動物和植物,寄情于那些原生態(tài)的自然物事,這也與齊魯文化的崇奉自然相一致。張煒作品中的自然情懷和人文情操,浸染著作家細膩的情感。一個作家以其心靈的激情和生命的溫度來書寫,恰是對讀者負責的表現(xiàn)。 韌性與持守。散文是輕快的寫作,多隨意而為,但是,能夠堅持構(gòu)筑宏闊的文學(xué)長廊,需要作家擁有一顆堅韌的文心。惟有沉靜于文學(xué)的人,篤定于精神求索的人,才會有如此的創(chuàng)獲與豐收。張煒散文創(chuàng)作的啟示是,一個人能夠堅持四十年的散文歷程,不厭其煩地去關(guān)心和表達,言說創(chuàng)作及創(chuàng)作之外的事,才有了散文隨筆中的宏大建構(gòu)。他對人文世界、生活現(xiàn)場、自然物事等,有較為深入廣泛的涉獵。其中,有創(chuàng)作心得感悟,有人生札記,有對生活中美的褒揚和對丑的鞭笞。張煒的散文題材豐富隨意,但在題旨上卻有自己的獨特考量,體現(xiàn)出他的文學(xué)韌性和堅持態(tài)度。他多次說及他對文學(xué)始終抱著神圣而敬畏的態(tài)度。這種韌性和堅持,也是一個精神的守望者、文學(xué)有心人崇高的文學(xué)情懷。在當下文壇中,張煒的寫作不是另類,但至少是一種特別的現(xiàn)象,即不迎合時俗,不遷就流弊,不滿足現(xiàn)實的花花草草,他耕耘的是一片生機鮮活的百草園,他栽植的一株葳蕤蔥蘢的大樹。這種情懷和韌性,值得珍視和尊重。 ——王必勝
自序
這是我三十多年里寫下的散文和隨筆,幾乎是虛構(gòu)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字。更早的丟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部分文字也找不到了。因為生活匆忙而沉重,人漸漸都像迎風奔馳的老馬,背上的一些馱載難免要在路上飛揚四散,再也無從尋覓。
從頭看這大大小小的篇章,讓我時而激越時而黯然,難以平靜。這分明是樹的年輪,是旅痕和足跡,也是由遠及近的心音。比起用力編織的那些故事作品,這些文字好像更切近現(xiàn)實生存也更有灼疼感。
許多篇目寫在青春時段,那時的稚嫩和面紅耳赤的沖動,今天看非但不盡是羞愧,而且還引起我多多少少的欽羨。單純直撞的勇氣與昨日緊緊相連,如今這一切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潛在了心底,只更多在夤時、在傾聽撲撲海浪和漫漫市聲的無眠之夜,才緩緩地升騰起絲絲綹綹。是的,我仍然為當年人和文學(xué)的承諾而激動不已。
我的出生地在半島地區(qū),即那個東部海角。那里曾經(jīng)有無邊的叢林,有大片的松樹,離河的入?诓贿h,又在重要的古港之側(cè),于是被命名為萬松浦。一個人由此地起步遠行,就近的比喻是一條船從這里啟航,緩緩駛?cè)肓孙L雨之中。如果留有一部長長的出航志,那么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都必定連接著萬松浦、開始于萬松浦。
人是一條船,并且始終是獨自一人的水手兼船長。這部出航記錄未免顏色斑駁,腥咸汗洇,但唯其如此,也才稱得上一本真實的書。 自序
這是我三十多年里寫下的散文和隨筆,幾乎是虛構(gòu)作品之外的全部存留文字。更早的丟失了,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的部分文字也找不到了。因為生活匆忙而沉重,人漸漸都像迎風奔馳的老馬,背上的一些馱載難免要在路上飛揚四散,再也無從尋覓。
從頭看這大大小小的篇章,讓我時而激越時而黯然,難以平靜。這分明是樹的年輪,是旅痕和足跡,也是由遠及近的心音。比起用力編織的那些故事作品,這些文字好像更切近現(xiàn)實生存也更有灼疼感。
許多篇目寫在青春時段,那時的稚嫩和面紅耳赤的沖動,今天看非但不盡是羞愧,而且還引起我多多少少的欽羨。單純直撞的勇氣與昨日緊緊相連,如今這一切卻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潛在了心底,只更多在夤時、在傾聽撲撲海浪和漫漫市聲的無眠之夜,才緩緩地升騰起絲絲綹綹。是的,我仍然為當年人和文學(xué)的承諾而激動不已。
我的出生地在半島地區(qū),即那個東部海角。那里曾經(jīng)有無邊的叢林,有大片的松樹,離河的入?诓贿h,又在重要的古港之側(cè),于是被命名為萬松浦。一個人由此地起步遠行,就近的比喻是一條船從這里啟航,緩緩駛?cè)肓孙L雨之中。如果留有一部長長的出航志,那么從第一頁到最后一頁,都必定連接著萬松浦、開始于萬松浦。
人是一條船,并且始終是獨自一人的水手兼船長。這部出航記錄未免顏色斑駁,腥咸汗洇,但唯其如此,也才稱得上一本真實的書。
記得有一次回到故地,一個辛苦勞作的下午,我疲憊不堪地走入了萬松浦的叢林。當時正是溫煦的春天,飛蝶和小蟲在潔白的沙土上舞動躥跑,四野泛綠,鼻孔里全是青生氣息。這時我的目光被什么吸引住——那是正在冒出沙土的一蓬蓬樹棵嫩芽,它們呈深紫色向上茂長,四周是迎向春陽的新草與灌木……我一動不動地站定。大野熏蒸之氣將我團團籠罩,恍惚間又一次返回了童年。置身此地此情,好像全部人生又在從頭開始,興奮與感激溢滿全身。我仿佛接受了冥冥中的昭示,在心里說:你永遠也不要離開這里,不要偏移和忘卻——這就是那一刻的領(lǐng)悟、感知和記憶。
那是難忘的瞬間感受。也就是類似那個春天下午的一種莫名之力、一種悟想,時不時地在心底泛起,提醒我,并用以抵御生命的蒼老、陰郁和頹喪。多少年來,萬松浦一直伴我吟哦,伴我長旅——它的意義,它與我、與我一生勞作的關(guān)系,若以傳統(tǒng)詩歌中的比興手法而論,那么更多的是“興”,而不是“比”。它總是明亮著和激勵著我的整個勞動。
這些文字是系列的短章編年,更是一部絲綹相連的心書,一部長長的書。它們出生或早或晚,都一概源發(fā)于萬松浦的根柢之上。
張煒,1956年11月出生于山東省龍口市,原籍棲霞縣。1975年發(fā)表詩,1980年發(fā)表小說。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專業(yè)作家。發(fā)表作品一千余萬字,被譯成英、日、法、韓、德、瑞典等多種文字。在國內(nèi)及海外出版單行本四百余部,獲獎七十余項。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外省書》《柏慧》《能不憶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十部);散文《融入野地》《夜思》《芳心似火》;文論《精神的背景》《當代文學(xué)的精神走向》《午夜來獾》;詩《松林》《歸旅記》等。
1999年《古船》分別被兩岸三地評為“世界華語小說百年百強”和“百年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xué)圖書”,《九月寓言》與作者分別被評為“九十年代最具影響力十作家十作品”!堵曇簟贰兑惶肚逅贰毒旁略⒀浴贰锻馐贰赌懿粦浭窨贰遏~的故事》《丑行或浪漫》等作品分別在海內(nèi)外獲得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莊重文文學(xué)獎、暢銷書獎等多種獎項。
大河小說《你在高原》獲得華語傳媒年度杰出作家獎、鄂爾多斯獎、出版人年度作者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特等獎、第八屆茅盾文學(xué)獎等十余獎項。
一輯
東部:美城之鏈
濟南:泉水與垂楊
一顆童心畫吉祥
民間文學(xué):視而不見的海洋
選擇記憶中的大感動
半島的靈性
一個激越不安的靈魂
智慧的快意
天府之吟
青春的力量和真誠
誰讀齊國老頑耿
寫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
散文寫作答問
二輯 一輯
東部:美城之鏈
濟南:泉水與垂楊
一顆童心畫吉祥
民間文學(xué):視而不見的海洋
選擇記憶中的大感動
半島的靈性
一個激越不安的靈魂
智慧的快意
天府之吟
青春的力量和真誠
誰讀齊國老頑耿
寫作:20世紀80年代以來
散文寫作答問
二輯
茂長的大陸
書院隨談
縱情言說的野心
獨一無二的文化背景
堅信強大的人道力量
上路和遠行
與全球化逆行的文學(xué)寫作
三十年文學(xué)小結(jié)
行走之書
岱下文化談
三輯
圓融·思辨·質(zhì)樸
歲月的一層熒光
人跡罕至的大路
純良的面容
東部:美城之鏈
膠東是山東半島最東部的凸出,可謂半島上的半島,猶如伸進大海中的犄角。三面環(huán)海,一派蔥蘢,空氣濕潤,物質(zhì)豐饒。這里在古代屬于東夷,即東萊國,是最早的煉鐵和絲綢工業(yè)基地,占據(jù)魚鹽之利。戰(zhàn)國時齊國海內(nèi)稱雄,主要就是因為將東萊納入了版圖。
地域之富庶發(fā)達,必有自然優(yōu)勢和漫長的傳統(tǒng)積累。所以說今天的膠東環(huán)渤海城市鏈的美麗和富饒,只是一種歷史的延續(xù),是具有因果緣由的時代翻新!妒酚洝酚涊d的秦始皇幾次東巡,都是直驅(qū)膠萊河?xùn)|,過黃縣、福山,再過煙臺,最后站在了威海成山頭大發(fā)慨嘆,以為這里才是“天盡頭”。
膠東一帶概括和形容地域和環(huán)境之美之富,歷來有一個說法,即“蓬黃掖”如何如何――就是指今天的蓬萊龍口萊州三市。三市連帶盛產(chǎn)黃金的招遠以及水果之都棲霞,與煙臺威海綴為一道美麗的沿海城市長鏈。由于臨海而居,水氣充沛,所以這里與干燥的內(nèi)地風貌形成了鮮明對比。環(huán)境又決定了民俗與性格,這里的人喜愛幻想,既有面對大海的豪氣,又具備水的柔性。秦代大方士徐福(巿)受命為秦始皇尋方三仙山,曾率領(lǐng)一個龐大的船隊出海,航路直抵朝鮮南部及日本外島,在時間上遠比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早了一千七百多年。徐福的啟航地一般被劃定在膠東境內(nèi),專家認為他的老家就是“蓬黃掖”。這一歷史大傳奇表現(xiàn)了東部沿海居民的開拓勇氣,與后來山東移民東北的壯舉一脈相承――赴東北的主要是膠東人,從水路出發(fā)的主要口岸為古登州的龍口港。
今天的這道城市鏈上已經(jīng)有了一長串港口:歷史悠久的龍口港、煙臺港、威海港,新興的蓬萊港、榮城港、萊洲港……在東西三四百公里的一線,竟然有若干大噸位遠航港口,令人嘆為觀止。以龍口為例,早在二十年前一位大作家從這里乘船去津,面對繁忙的港灣中停泊的大片中外船只,就發(fā)出了陣陣驚嘆。由此往東不出二十里就是龍口境內(nèi)黃水河古港遺址,這是清代沿用了幾十年的軍港,直到后來被威海衛(wèi)海上要塞所取代。
談起威海必想起甲午海戰(zhàn),想起劉公島。這座犄角上最東端的城市經(jīng)歷了戚繼光的率眾抗倭,再到近代的大海戰(zhàn),已是名聲顯赫。它由一個軍事要塞、幾個漁村,演變?yōu)榻裉斓姆比A都市,成為聯(lián)合國確立的“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人們通常說的齊魯文化,實際上是把兩種區(qū)別明顯的文化合而為一,并或多或少將魯文化取代了齊文化。膠東半島是齊文化的腹地,雖然齊國的都城遠在臨淄。齊文化的浪漫、亦仙亦幻、重商業(yè)物質(zhì)、開拓和冒險的精神,是于海風吹拂中形成的,它與更加重視精神、強調(diào)政治及倫理秩序,念念不忘“君君臣臣”和“克己復(fù)禮”的魯文化有所不同。所以后來道家文化在齊地而不是魯?shù)嘏d盛起來,像今天青島的嶗山、牟平的昆崳山、榮成的鐵槎山,終成為海內(nèi)道教最顯赫的幾大名山。而棲霞市的濱都里,直接就是道教大師丘處機的故里,他一生宗教文化活動的最重要的痕跡,幾乎全部留在了膠東。
由于地處沿海,大海藍天白云綠樹成為城市常伴,幾乎每座城市都擁有自己引以為榮的海水浴場。這里的空氣是透明的,夜晚可以看到少年時代的星光。春夏秋三個季節(jié)的中午走向室外,需要回避強烈的陽光。
像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區(qū)域一樣,這里也曾經(jīng)飽受饑餓和戰(zhàn)亂的折磨。在最艱難的歲月,密不透風的林木被成片毀掉,金碧輝煌的廟宇竟一夜燒光。經(jīng)過了最悲慘最愚昧的年代,而后就是漫長的休養(yǎng)生息期。時至今日,半島上仍有大力毀樹的人,但也有傾心愛樹的人,他們抓住每一個春天營造田園,敢讓陸地與大海比綠。如今這里最應(yīng)警惕的就是環(huán)境污染,因為上天的偏愛并不能代替一切,更不能萬事大吉,小心翼翼的守護和療救即在眼前。
正因為地處美麗的海中犄角,所以那些臨海的大煙囪格外惹眼。有一天這些觸目之物必將紛紛倒塌,代之而起的將是參天大樹,以及樹下更加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2008,4
濟南:泉水與垂楊
如果從高處俯瞰,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座城市:北面是一條大河,南面是起伏的山嶺,它們中間是綠色掩映下的一座城郭。河是黃河,中國最有名的一條大河,行至濟南愈加開闊,坦蕩向東,高堤內(nèi)外盡是蓬蓬草木。山嶺為泰山山脈東端,覆滿了密擠的松樹,有著名的四門塔、靈巖寺、千佛山、五峰山、龍洞等佛教勝地。
濟南將始終和劉鶚的名句連在一起: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八個字給人以無限想像,說的是水和樹,是人類得以舒適居住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條件。如果一個地方有水有樹,那肯定就是生活之佳所。
來濟南之前,曾想像過這樣的春天:一些人無憂無慮地在泉邊柳下曬著太陽,或散步或安坐,臉上盡是滿足和幸福的神色。煮茶之水來自名泉,燒茶之柴取自南山,明湖有跳魚,佛山有倒影,市民從容又欣欣。這樣的描繪當然包括了預(yù)期,當然是外地人用神思對自己真實生活的一種補充。
來到濟南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春末夏初時節(jié)。尚未安頓下來,即風塵仆仆趕往大明湖。果然是大水漣漣,碧荷無邊,楊柳輕拂,游人閑適。最讓人感到親切的是泥沙質(zhì)湖岸,自然潔凈,水鳥攔路。這令東部人想起了海,讓西部人沾上了濕。一座多泉之城,名泉竟達七十二處;其實小泉無限,盡在市民家中院里,從青石縫隙中躥流不息,習以為常。記得當年從大湖離開,穿小巷抄近路,踏進陰陰的胡同,一腳踩上的就常常是潤濕的石塊,有人告訴:下面壓了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