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爾?波茲曼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是一個被發(fā)明出來的概念,印刷術(shù)普及之前,兒童與成人之間靠口語傳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類并沒有“童年”;印刷術(shù)普及之后,文字成為主導,成人掌握著文字和知識的世界,兒童與成人之間出現(xiàn)了一道文化鴻溝,“童年”誕生了。
電視時代,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zhàn)爭、性愛、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
波茲曼同時指出,在成人和兒童共同成為電視觀眾的文化里,政治、商業(yè)、教育等最終蛻變成幼稚和膚淺的弱智文化,人類的文化精神逐漸枯萎。
媒介文化研究大師尼爾?波茲曼20年經(jīng)典暢銷作品 通過電視和網(wǎng)絡媒介 成人世界的戰(zhàn)爭、暴力、混亂 正源源不斷地入侵到兒童世界 兒童被迫提早成年 童年正在消逝 不得不眼睜睜看著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漸退化,然后扭曲成為偽承認的劣等面目,這是令人痛心和尷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尼爾·波茲曼
引言
兒童是我們發(fā)送給一個我們所看不見的時代的活生生的信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文化忘卻自己需要再生繁衍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沒有兒童這樣一個社會概念,文化卻完全可能生存。童年不同于嬰兒期,是一種社會產(chǎn)物,不屬于生物學的范疇。至于誰是或不是兒童,我們的基因里并不包含明確的指令。人類生存的法則也不要求對成人世界和兒童世界進行區(qū)分。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兒童”這個詞歸結(jié)為意指一類特殊的人,他們的年齡在7歲到——比如說——17歲之間,需要特殊形式的撫育和保護,并相信他們在本質(zhì)上與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兒童的存在還不到400年的歷史。的確,如果我們完全用一個普通美國人對“兒童”這個詞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過150年。且舉個小小的例子: 慶祝孩子生日的習俗,在18世紀的美國大多是不存在的,而且,事實上,以任何形式準確標注孩子的年齡都是一個相對新的文化習慣,不過200年而已。
再舉個更重要的例子: 直到1890年,美國的中學只招收7%的年齡在14歲到17歲的人。另外93%的人口,和許多更加年幼的兒童一起從事著成人的勞動。一些兒童更是日出而作, 引言
兒童是我們發(fā)送給一個我們所看不見的時代的活生生的信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文化忘卻自己需要再生繁衍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沒有兒童這樣一個社會概念,文化卻完全可能生存。童年不同于嬰兒期,是一種社會產(chǎn)物,不屬于生物學的范疇。至于誰是或不是兒童,我們的基因里并不包含明確的指令。人類生存的法則也不要求對成人世界和兒童世界進行區(qū)分。事實上,如果我們把“兒童”這個詞歸結(jié)為意指一類特殊的人,他們的年齡在7歲到——比如說——17歲之間,需要特殊形式的撫育和保護,并相信他們在本質(zhì)上與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兒童的存在還不到400年的歷史。的確,如果我們完全用一個普通美國人對“兒童”這個詞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過150年。且舉個小小的例子: 慶祝孩子生日的習俗,在18世紀的美國大多是不存在的,而且,事實上,以任何形式準確標注孩子的年齡都是一個相對新的文化習慣,不過200年而已。
再舉個更重要的例子: 直到1890年,美國的中學只招收7%的年齡在14歲到17歲的人。另外93%的人口,和許多更加年幼的兒童一起從事著成人的勞動。一些兒童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在各大城市比比皆是。
然而,我們首先不能將社會事實和社會概念混為一談。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fā)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一個發(fā)明。童年作為一種社會結(jié)構(gòu)和心理條件,與科學、單一民族的獨立國家以及宗教自由一起,大約在16世紀產(chǎn)生,經(jīng)過不斷提煉和培育,延續(xù)到我們這個時代。但是像一切社會產(chǎn)物一樣,它的持久存在并不是必然的。其實,寫作本書的想法起源于我個人的觀察,那就是童年正在消逝,而且飛快地消逝。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里,我的任務,一部分是展現(xiàn)童年消逝的證據(jù),證明情況的確如此,盡管我懷疑大多數(shù)讀者不會要求多少說服就會相信。有關童年消逝的話題,不論我到何處演講,不論我何時寫作,聽眾和讀者不僅沒有對這個觀點表示異議,而且急不可耐地從自身的經(jīng)驗中為我提供證據(jù)。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正迅速模糊。這個觀察對于關注它的人平淡無奇,對于不關注它的人也不置可否。不甚為人知曉的是,首先童年從何而來。至于為什么童年會消逝,就更鮮為人知了。
我相信我對這些問題有一些明白易懂的答案。它們大多是通過觀察傳播媒介如何影響社交過程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推測;尤其是印刷術(shù)如何創(chuàng)造了童年,電子媒介又如何使之“消逝”。換句話說,以我本人對我寫本書的內(nèi)容的理解,本書的主要貢獻不在于斷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提供了一個解釋這種現(xiàn)象何以產(chǎn)生的理論。因此,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這個概念的起源;具體地說,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卻發(fā)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們各自的傳播條件是什么。第二部分將我們置身于現(xiàn)代時空,企圖揭示從古登堡(Gutenberg)的印刷世界轉(zhuǎn)換到塞繆爾?莫爾斯(Samuel Morse)的電報密碼世界,這個過程使童年作為一個社會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難以為繼,并且實際上已經(jīng)沒有意義。
那么,我們能為童年的消逝做些什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本書將不對此進行探討。理由是我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這么說,心里既輕松又沮喪。輕松是因為我不必背負教別人如何生活的包袱。在我以前寫的書里,我都冒昧地指出較有效地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我相信這是職業(yè)教育家應該做的事。事實上,承認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們發(fā)現(xiàn)和理解問題的能力不相上下,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當然,沮喪也是出自同一個原因。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兒童的天真無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漸退化,然后扭曲成為偽成人的劣等面目,這是令人痛心和尷尬的,而且尤其可悲。但是我會這么想來安慰自己: 如果不能提出防止災難發(fā)生的方法,那么也許可以退而求其次,試圖理解災難為什么會發(fā)生,那也是有用的。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是繼麥克盧漢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學者之一,他在紐約大學首創(chuàng)了媒介生態(tài)學專業(yè)。
他認為強勢媒介能夠以一種隱蔽卻強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義現(xiàn)實世界,甚至塑造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人們實際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隱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發(fā)展出了“媒介即隱喻”的理論。
波茲曼出版過20余部著作,《娛樂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兩部代表作,已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
譯者,吳燕莛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碩士,現(xiàn)任教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傳媒學院。
序言
引言
第一篇 童年的發(fā)明
第一章 一個沒有兒童的時代
第二章 印刷術(shù)和新成人
第三章 童年的搖籃期
第四章 童年的旅程
第二篇 童年的消逝
第五章 結(jié)束的開端
第六章 一覽無余的媒介
第七章 成人化的兒童
第八章 正在消失的兒童
第九章 六個問題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