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坊:自畫像》是“開卷書坊第三輯”之一,“開卷書坊”為當今知名學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叢書集。“開卷書坊”叢書以營造“書香中國”氛圍、弘揚書香文韻為宗旨,首輯八本、第二輯十二本分別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書展亮相后,得到業(yè)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好評,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并逐漸形成了應有的品牌效應。
《開卷書坊:自畫像》分為三部分:一為“自畫像一”,收入作者十余年來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學術歷程與研究成果;二為“自畫像二”,收錄作者在報刊專欄發(fā)表的文章,多為描述了作者歷年淘玩世界與國內(nèi)各地舊書市場的經(jīng)歷;三為“他畫像”,均為當今知名專家、學者給作者著作所作的序跋,反映了學術界對作者的較高評價。
陳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曾任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現(xiàn)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xiàn)代文學數(shù)據(jù)與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就讀于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長期致力于張愛玲、周作人、郁達夫、梁實秋等現(xiàn)代作家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著有《遺落的明珠》、《中國現(xiàn)代文學側(cè)影》、《文人事》、《撈針集》。
題記
自畫像一
《遺落的明珠》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側(cè)影》自序
《撈針集》自序
《文人事》跋
《生命的記憶》跋
《說不盡的張愛玲》(臺灣版)序
《海上書聲》自序
《陳子善序跋》楔子
《發(fā)現(xiàn)的愉悅》序
《說不盡的張愛玲》(增訂本)序
《迪昔辰光格上海》自序
《探幽途中》跋
《素描》自序
《這些人,這些書》自序
《邊緣識小》楔子
《看張及其他》楔子
《研讀張愛玲長短錄》楔子
《梅川書舍札記》跋
《沉香譚屑》小引
《雅集》小序
《不日記》題記
《沉醉春風》跋
《鉤沉新月》跋
《拾遺小箋》小引
《清影集》跋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實發(fā)微》楔子
自畫像二
我當過“孔乙己”
生命里一段重要而美好的時光
京華購書漫記
在“神州”覓舊書
在東京讀書目
東京淘書瑣記
從劍橋到倫敦
——中國作家簽名本尋蹤
港島淘書“艷遇”
“福德”的書香
上海:“山水”、“鳳鳴”和“福德”
逛上海老城覓舊書
淘舊書
三十年舊書夢
學術書店憶往
新文學舊書三十五年
他畫像
《遺落的明珠》序言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側(cè)影》序
《撈針集》序
《文人事》序
《生命的記憶》序
《說不盡的張愛玲》序
陳子善著《發(fā)現(xiàn)的愉悅》
子善老師
——《探幽途中》代序
迪昔辰光
——《上海的美麗時光》代序
《生命的記憶》跋
最近,承幾家出版社的厚愛,我有機會把自己關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臺港文學的文章結(jié)集成書。側(cè)重考證和研究的一本是《文人事》,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屬于書話書評類的則編為《撈針集——陳子善書話》,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屬于回憶紀念性文字和一些值得留存的書稿序跋、學術小品匯集成這本《生命的記憶》。三本書各不相同又互有關聯(lián),讀者如果有足夠的耐心把它們都讀完,就可明了。
本書之所以取名“生命的記憶”,是出于以下兩層考慮:
首先,本書所憶所述的大都為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和文化史上留下重要印記的作家、學人和藝術家。其中許多位已離開了我們,但這些有才華、有創(chuàng)造力的過去的生命已長留在我的記憶之中,風范永存。
其次,作為作者的我,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教學和研究,特別是史料挖掘、考證和整理的長途上努力前行,度過了從青年到中年的大好時光,雖不敢說已“學有專長”,但“意有專情”(錢穆先生語)卻是可以坦言的,F(xiàn)在回頭來看,我學術生命中的不少時刻是應該珍視和記取的。
其實,人的一生中值得留戀的美好記憶并不會很多,知堂老人年輕時有一首有名的詩《過去的生命》,其中有這樣兩句:
這過去的我的三個月的生命,哪里去了?
沒有了,永遠的走過去了!我現(xiàn)在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在我身上已經(jīng)永遠走過去了的學術生命,又何止是三個月,三年,而是整整二十年!其間有迷誤,有痛苦,也有執(zhí)著,有歡欣。我慶幸自己經(jīng)常得到許多識與不識的前輩的指點和支持,使我對生命的意義認識得更清楚一些,對人文知識分子的使命把握得更自覺一些。這也就是我感到有必要撰文憶述這些前輩,樂于為這些前輩編書的原因。
然而,除了書中已經(jīng)寫到的諸位之外,還有不少經(jīng)常面聆教誨的文壇前輩,我還沒有來得及寫,像已經(jīng)謝世的許杰先生,健在的施蟄存先生、柯靈先生、王元化先生、錢谷融先生和為本書賜序的黃裳先生,等等。他們的學問,他們的文學成就,尤其是他們的人格感召力,時時激勵著我。但也許是太接近,太熟悉了,反倒不容易寫。譬如九十二歲高齡的施蟄存先生,他在閑聊中不經(jīng)意地表達的許多見解,足以警世度人。我曾陪同李歐梵教授、鄭明蜊教授和英年早逝的林耀德兄采訪施先生,后者的訪問記發(fā)表后在海內(nèi)外引起轟動,凡此種種,都是很可追憶的。而我只在八十年代中期寫了一則短文描畫施先生的一個側(cè)面,很不愜意。這些遺憾只能俟之來日彌補了。
按照時下的習慣分法,這本書大概可以歸入學術隨筆之列。散文隨筆無疑應以文情并茂取勝,以此標準衡量,書中許多篇什可能都不及格。我一直念念不忘在文中盡可能地披露一點新的史料,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而全然不顧文章長短合適與否。我認為為文大可不必受文體的束縛,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三不像”、“四不像”又有何妨?除了要拿學位而不得不寫有嚴格規(guī)范的有時甚至是虛張聲勢的學位論文之外,寫其他文章只要盡性盡興就行,不知與我有同嗜者以為然否?
黃裳先生在本書序中說我“年力正富”,來日方長,這當然是前輩的期許。但我自己已深有力不從心之感。但愿在今后的歲月里,能像巴金老人所說的,繼續(xù)“像一個狂信者那樣投身到生命的海洋里去”,抓緊時間去做人文知識分子最應該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