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歷史的批判中構筑批判的歷史,不僅是音樂史學的研究要求使然,一切歷史的研究都是如此。以批判意識和百家爭鳴的史學姿態(tài)面對音樂史學特別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研究,是這一學科得以向縱深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馮長春,1971年生,山東臨沂人。先后于1999年、2005年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獲音樂美學方向碩士學位、20世紀中國音樂史研究方向博士學位,2008-2011年在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專題研究。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和音樂美學的教學與研究。發(fā)表論文六十余篇,出版專著、譯著、編著六部,參與撰寫學術著作多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課題《現(xiàn)代中國音樂思潮研究》?蒲谐晒啻潍@省部級獎項,專著《中國近代音樂思潮研究》獲第二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圖書獎,F(xiàn)為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史學會副會長,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理事。
自序
一、音樂史學本體論
歷史的批判與批判的歷史——由“重寫音樂史”引發(fā)的幾點思考
新時期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學研究觀念的更新與實踐
二、音樂家研究
黃自是否了解西方現(xiàn)代音樂理論?
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管窺——從蕭友梅有關音樂教育的幾項提案談起
樂壇夫子學苑師范——賀繆天瑞先生百歲華誕
一份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珍貴史料——陳洪《繞圈集》解讀
如何歷史地評價青主的音樂貢獻?
音樂是上界的語言——位詩人作曲家的音樂觀
三、音樂專題史研究
兩種新音樂觀與兩個新音樂運動——中國近代新音樂傳統(tǒng)的歷史反思
自序
一、音樂史學本體論
歷史的批判與批判的歷史——由“重寫音樂史”引發(fā)的幾點思考
新時期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學研究觀念的更新與實踐
二、音樂家研究
黃自是否了解西方現(xiàn)代音樂理論?
蕭友梅音樂教育思想管窺——從蕭友梅有關音樂教育的幾項提案談起
樂壇夫子學苑師范——賀繆天瑞先生百歲華誕
一份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珍貴史料——陳洪《繞圈集》解讀
如何歷史地評價青主的音樂貢獻?
音樂是上界的語言——位詩人作曲家的音樂觀
三、音樂專題史研究
兩種新音樂觀與兩個新音樂運動——中國近代新音樂傳統(tǒng)的歷史反思
中國近代新音樂文化的濫觴——辛亥時期音樂文化巡禮
豪情壯志的音樂年代——“大躍進”時期的音樂文化
“文革”音樂的“樣板”——革命樣板戲的前因后果及其本質特征
四、音樂思潮研究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國粹主義音樂思潮
新音樂的理論基礎——以救亡音樂思潮為背景
分歧與對峙-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有關“學院派”的批判與論爭
“新音樂”與“戰(zhàn)時音樂”——關于音樂與抗戰(zhàn)的論爭
中國近代科學主義音樂思潮探析
“土嗓子”與“洋嗓子”的對唱——20世紀中葉的中西唱法論爭
被禁唱的領袖頌歌——建國初期對《毛澤東之歌》的批判
五、音樂史學批評
在批評中構筑歷史——居其宏著《新中國音樂史》讀后
明珠翠羽樂話西中——讀20世紀30年代《音樂周刊》廖輔叔音樂文論
中國新音樂史的宏大敘事與深度批判——劉靖之著《中國新音樂史論(增訂版)》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