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調令,東江港公安局局長江河被任命為東江港港務局局長兼黨委書記。上任第二天,東江港客運站的裕泰號客輪即船沉江底,20名乘客不幸罹難。是陰謀還是事故?在善后工作中,疑云密布,險象叢生。之后,東江港的改革、抗洪與上市,事事艱難,件件不易,除了外部競爭激烈,更有內部明爭暗斗。在大刀闊斧改革與發(fā)展之際,新與舊的對抗,建構與毀損的博弈;個人與集體,歷史與當下,事業(yè)與家庭,價值堅守與人性沉淪……碰撞與選擇無所不在。
作品采用復式結構:主線在江河大刀闊斧實行改革的人生歷程中展開,副線乃一起與主線緊密糾結的文物走私大案。另外,令人肝腸寸斷的情感線穿插其間,令作品剛猛而不失柔情。三線交錯并行,一系列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改革、抗洪、沉船事故、文物走私大案等重大事件,形成強大的敘事張力的同時,也使作品呈現(xiàn)出一幅當代生活的恢弘畫卷。作者浸淫文學領域多年,通覽當代小說,熟讀古今中外經典,深諳哲學、歷史的精髓和智慧,也了解時下的國人處于怎樣的閱讀狀態(tài),在此前提下,他們選擇當下題材以傳統(tǒng)敘述方式來創(chuàng)作這部長篇小說,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 70多萬字的小說,我連日細讀,深深感動。無論世道人心墮落到了何種險惡之境,甚且到了濁浪滔天足以淹滅大多數(shù)人之況,這個世界上,也從來都有那樣一些人,他們擁有果敢、堅毅、善良和正直的品格,以及由這品格而激發(fā)的智慧和勇氣。他們的存在,是群體的福音,更是一種喚醒的能量! ∮兴麄冊冢澜鐖杂踩绯。
杜衛(wèi)東,生于北京。中國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小說選刊》雜志社原主編。198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陸續(xù)在《人民日報》、《人民文學》雜志等報刊發(fā)表散文、雜文、詩歌、報告文學、小說和文藝評論400余萬字。出版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集30余部。近期有《杜衛(wèi)東自選集》四卷:歲月深處散文隨筆卷、敗軍之帥報告文學卷、昨夜星辰紀實文學卷、吐火女神小說卷,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稓q月深處》被美國全球按需出版集團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另有作品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并有多篇散文、雜文和小說被收入權威選本并獲得多種獎項。
周新京,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書商》,長篇小說《這個夏天有點熱》,長篇紀實文學《沙場寫真第一人》。曾供職于中國文聯(lián),《人生》雜志社,《炎黃子孫》雜志社,曾為臺灣的雜志開設專欄,撰寫專欄文章。
引子:神秘賭石人第一部:沉船 副題:迷案重熏 第1章:飛來橫禍 第2章:各有心腹事 第3章:隱憂 第4章:險象環(huán)生 第5章:殺與放 第6章:悲歌一曲從天落第二部:開弓 副題:金印傳奇 第7章:出其不意 第8章:何妨吟嘯且徐行 第9章:破冰 第10章:花非花霧非霧 第11章:闖關 第12章:不辭而別 第13章:淚滿春衫袖 第14章:水遁 第15章:有機可乘第三部:抗命 副題:女子情深 第16章:久別重逢非少年 第17章:銅牛浮出 第18章:危機 第19章:九眼天珠 第20章:老盧頭之死 第21章:劍走偏鋒 第22章:突襲 第23章:濤飛浪卷江河水第四部:起飛 副題:水落石出 第24章:一份傷心畫不成 第25章:異想天開 第26章:攤牌 第27章:鎩羽而歸 第28章:中槍 第29章:紅衣脫盡芳心苦 第30章:香飄玉殞情斷尾聲:一掬男兒淚魔術師與金魚(后記)
魔術師與金魚
杜衛(wèi)東 周新京
那是2004年的夏天,天很藍,藍得淋漓盡致,如同一塊晶瑩剔透的藍寶石。藍寶石一樣的天空上,飄浮著幾朵潔白的云,像一團團剛剛攪出的棉花糖。
隔著寬大的落地窗,衛(wèi)東凝視著天邊一只翱翔的鷹,也許是一架飛機———他的眼睛有些近視。江河在沈奕巍的引領下走進了這間明亮的會客室。那時候,他們還不叫江河、沈奕巍,而是叫孫新華與歐業(yè)群。
衛(wèi)東和孫新華對視了一眼。像許多初見面的人一樣,彼此都有點端著。這很正常,在浮躁、冷漠的時下,類似的磕頭碰面如過江之鯽,如果沒有下面的對話,也許他們隨便應酬幾句就會各奔東西。以衛(wèi)東的性格,他不會上趕著去寫一篇為文學界廣為詬病的廣告文學。
你當過兵?衛(wèi)東有點二地問了一句。
當過,孫新華看了一眼有點牛逼的這個所謂國刊的副社長,目光像小說中描寫的一樣,如劍出鞘,寒光一閃,流露出一股孤傲之氣:67軍199師戰(zhàn)士演出隊。
我也當過兵,沈后三分部戰(zhàn)士演出隊。
噢?他的目光亮了,變成了兩盞溫暖的燭火:那我們是戰(zhàn)友!
就這樣,衛(wèi)東走進了孫新華的人生。兩個月以后,中篇報告文學《大江東去》刊發(fā)在這一年11月號的《人民文學》上,并在刊出后馬上被《新華文摘》轉載。
事情到這里本來可以結束了。這樣的采訪,在衛(wèi)東以往的寫作生涯中經歷過很多。
可是不知為什么,他興猶未盡。他覺得,盡管報告文學已經完成了一位智者與一座港口的心靈對話,但是由于體裁的限制,他還不能展開想象的雙翼,為蕪湖港的改革與變化注入更多的浪漫與激情。他甚至暗自慶幸,沒有因為自己當初的偏見而與這次寫作擦肩而過。
也許,這是上天的饋贈。
當衛(wèi)東打算以報告文學為基礎創(chuàng)作一部長篇小說時,恰逢中國作協(xié)黨組擬調衛(wèi)東任小說選刊雜志社主編,這使衛(wèi)東倍感壓力,他知道,這次任職不同于以往———或者立即遏制住刊物連年下滑的趨勢,或者完成一次人生舞臺上的黯淡謝幕。新職履任,會牽扯他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于是邀請曾經的同事和好友,作家周新京加盟。
我們一起進行了補充采訪,確定了寫作思路,由新京執(zhí)筆完成初稿。因為成稿倉促,這一稿沒有擺脫報告文學的影響,人物扁平,情節(jié)滯緩,缺少懸念設置與矛盾沖突,不具備長篇小說的美學特征。衛(wèi)東因編務繁重,難以進入寫作狀態(tài),稿子就此擱置。
這一擱就是7年。
。玻埃保衬辏保霸拢l(wèi)東的職業(yè)生涯即將結束。退休前三個月,他向黨組正式寫信,明確表態(tài)不必考慮他的留任,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想調整心態(tài)寫一些想寫的作品。
長篇小說《大江東去》像一個棄兒,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
經過反復推敲,我們擬定了6萬字的寫作提綱,這個提綱徹底擺脫了報告文學的框架,除了幾個基本事件,人物關系與矛盾沖突基本為作者虛構。為了趕時間,采取了流水線式的工作方式,即新京完成幾章,衛(wèi)東改寫幾章,前后歷時近一年。這一稿,新京完成了77萬字。在此基礎上,衛(wèi)東刪去48萬字,新增寫了近44萬字,對小說的結構、人物關系、故事走向,邏輯鏈條重新做了梳理與調整,擬定了《江河水》的書名及各章節(jié)題目,并對全書的文字做了潤色與敲定。最后的成書是73萬字。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首先遇到的問題是,怎樣編織一個好故事。
阿成兄認為優(yōu)秀的小說家應該是一個老練的誘惑者。因為閱讀的源頭是消遣,在消遣時被震撼、被感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這應該是經典小說的基本特征之一。他在這里強調的其實就是小說的故事性。很久以來,在文學界就流行一種說法:故事性一強,文學性就掉檔。其實,故事應該是小說的基本層面。雨果在《論司格特》一文中,對書信體小說、敘述體小說的缺陷加以分析后,提出了戲劇式小說的概念,就是在小說中適當運用一些戲劇描繪的技巧。他認為小說不是別的,而是有時由于思想,有時由于心靈而超出了舞臺比例的戲劇。亞里士多德講悲劇的時候,也認為故事情節(jié)是第一位的,人物是第二位的。即便是把藝術的形式、方法和技巧看得高于思想價值的納博科夫,在《優(yōu)秀讀者與優(yōu)秀作家》一文中提到,“從三個方面看待一個作家:他是講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師”,同樣把“講故事的人”放在了第一個層面。一般而言,在一部戲劇或一篇小說中,故事情節(jié)是框架,人物在具體情節(jié)中活動、碰撞,展示出自身的道德和氣質特征。在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中,人物和環(huán)境的原生態(tài)被格外看重,但依然經常用故事來推動情節(jié)、刻畫人物、表達意向。自然,情節(jié)淡化的敘事作品中不乏美學價值不菲之作,如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蒲寧的《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等等。即便如此,在中國他們也是被小眾欣賞。誠如《海浪》的作者伍爾芙所承認的那樣,她說喬伊斯和她自己的意識流小說,只是零星的生活札記,無法與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相比。相反,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史詩品格,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經典傳世之作卻是不勝枚舉。
生活本身常常不具有足夠的戲劇性,這就要求寫作者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依據生活的紋理與邏輯,對生活加以提高和想象!督铀分忻鑼懙膸状笫录链、改革、抗洪、上市,在生活中都曾真實發(fā)生,只是單獨存在,沒有形成完整的情節(jié)和邏輯鏈條,像散落在地未經打磨的珠子。為了把它們連綴在一起,我們把東江港改革成敗做為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同時,又精心設計了懸念迭生的副線:圍繞方秋萍之死而展開的文物走私與商業(yè)間諜案。這并非憑空杜撰,江河的原型曾在公安局任職,并參與破獲過多起大案。不過,這兩條線索若平行推進,小說就成了兩張皮,必須把它們緊緊扭結在一起,讓它們成為情節(jié)和人物命運發(fā)展的內在推動力。
為了使小說更加好看,人物的心路歷程得到更充分的展示,我們還設計了江河與徐小惠、盧茜、劉希婭和丁薇薇的情感線,既使人物關系得到進一步溝聯(lián),也使人物命運更為曲折坎坷。由這一情感線索輻射出的人物關系,又引發(fā)了更為復雜的矛盾糾葛,使小說的故事性得到了極大強化。
完整的故事框架有了,接下來是怎樣塑造人物。
小說是一種造型藝術,這本來是一個常識。可是近年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各種文學思潮,在拓展了我們的審美空間時,也有意或無意地把一些常識性問題遮蔽了,以至于小說中要不要塑造人物也成了爭論的話題。淡化情節(jié),虛化人物,關注自我,面對內心成了一種很時尚的文學理念。固然,小說要關注個體生命存在的獨特性和人的精神空間的無限可能性,但這和注重人物塑造并行不悖。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給我們留下了燦若繁星般的文學形象,許多經典作家干脆就以主人公做為書名。一部小說,如果讀后讀者的腦海中浮現(xiàn)不出幾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的審美價值就會大大削弱。20世紀英國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三杰之一阿諾德貝內特曾這樣強調人物之于小說的重要性:“優(yōu)秀小說的基礎就是人物塑造,此外再沒有別的東西……風格是有價值的,情節(jié)是有價值的,觀點的新穎獨到是有價值的,但是,它們中間沒有一項像塑造令人信服的人物那樣有價值!
認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不再注重人物塑造,是一種誤讀,除了法國新小說強調把一切都物化了再寫之外,人在西方文學中的中心地位并未受到忽略。即便是新小說努力使人物淡化、解體,但人物依然存在于小說中。只不過,由于對二十世紀人類文明狀態(tài)既強烈關注,又悲觀無奈的矛盾心理,以及審美觀念的拓展與審美風格的變遷,西方現(xiàn)代主義經典作家筆下的人物顛覆了古典文學傳統(tǒng)中的英雄書寫,歪斜抽象或執(zhí)拗孤獨的形象紛紛登場,前者如《惡心》中的洛根丁,《局外人》中的默爾索;后者如《尤里西斯》中的布盧姆,《喧囂與騷動》中的班吉和昆丁,等等。上述人物在現(xiàn)代主義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和哲學思考,在一定意義上,也為今天的現(xiàn)實主義寫作提供了借鑒。
《江河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不少于三十個。他們中一是有生活原型的,像江河、沈奕巍、程志、劉黑子等;一是沒有生活原型的,如魯迅所說,臉在河北、嘴在河南,拼湊而成的人物,如秦池、秦海濤、盧茜、丁薇薇、劉希婭、孟建榮、廖漢中、趙達夫、丁伯等。無論有無生活原型,我們都著力把他們放在各種矛盾與情感的旋渦中,來展示他們獨特的命運軌跡,凸顯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征。
有了一個基本構架,又確立了若干活躍其中的人物,通過他們的糾結與碰撞,坎坷命運,要向讀者傳遞什么呢———這似乎又是一個要被一些人嘲笑的命題:寫你自己的內心感受就行了,還想當人生的牧師嗎?很早以前,就有批評家通過研究眾多的小說文本發(fā)現(xiàn),中國當代小說的動力是“惡”與“卑微”,這個結論如果屬實則令人堪憂,因為只有末路上的文學,才會是那種景象:動力喪失,靈魂缺位。談論一部文學史可以有多種角度、多重標準,但有一個標準應該是恒定的,那就是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本人的“愛之豐盈、層次、差異和力量”,決定其作品的美學等級的高低?ǚ蚩ㄕf過這樣一句話,在巴爾扎克的手杖柄上寫著:我摧毀一切障礙,而在我的手杖柄上則寫著,一切障礙都在摧毀我。這或許是西方傳統(tǒng)文學與現(xiàn)代文學在美學理想上的最大分野!稅褐ā返淖髡卟ǖ氯R爾在作品中致力于對丑惡的揭示,但是在評述雨果的《悲慘世界》時,他依然滿懷深情地感嘆,它是一部寫仁愛的書,“這是向這個世界秩序發(fā)出的一聲振聾發(fā)聵的呼吁:這個社會過于偏愛自己,過于把博愛的永恒法則不放在心上;這是從當代最雄辯的口中為‘悲慘世界’(在‘貧困中受苦’,并被‘貧困’損壞的人們)喊出的辯護詞!弊鰹楝F(xiàn)代主義代表作家,他對西方傳統(tǒng)文學的美學原則給予了高度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