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是托爾斯泰后期的重要代表作,小說通 過瑪絲洛娃以及監(jiān)獄中的“囚犯”蒙受的不白之冤, 對沙皇的法律、法庭、監(jiān)獄、官吏以及整個國家機器 的反人民的本質(zhì)作了廣泛而深刻的揭露。
《復活》塑造了瑪絲洛娃和聶赫留朵夫兩個豐滿 的藝術(shù)形象,揭發(fā)和批判了資本主義;是一面反映俄 國農(nóng)民在革命中矛盾狀況的鏡子,可讀性極強,特向 大家推薦。
《復活》是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后期的一部作品。它對俄國社會的揭露和批判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并以主要的篇幅揭露法庭、監(jiān)獄和政府機關(guān)的黑暗以及官吏的昏庸殘暴和法律的反動。列寧在評價托爾斯泰時說得很中肯:托爾斯泰“在晚期的作品里,對現(xiàn)代一切國家制度、教會制度、社會制度和經(jīng)濟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達到“撕下了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是“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的藝術(shù)家”;另一方面,他是狂熱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惡”等教義的“托爾斯泰主義者”,“即是一個頹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憐蟲”。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一部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二十一節(jié)至第二十二節(jié) :“那 時彼得進前來,對耶穌說:主啊,我兄弟得罪我,我 當饒恕 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 到七 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馬太福音》第七章第三節(jié):“為什么看見你兄 弟眼中 有刺,卻不想到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約翰福音》第八章第七節(jié):“……你們中間誰 是沒有 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四十節(jié):“學生不能高過 先生, 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這一小塊地方上盡管聚居了好幾十萬人,而且他 們竭盡全力去破 壞那塊地方,把它弄得面目全非,盡管他們用石頭向 地里砸,不讓任 何植物有露出地面的希望,盡管那些剛露頭角的小草 全都被鏟除得一 干二凈,盡管煤炭和石油燒得煙霧繚繞,盡管樹木全 被砍伐,鳥獸全 被驅(qū)走,但是,甚至就是在這樣的城市,春天依然還 是春天。太陽暖 洋洋地照耀著大地,只要沒有被除根,小草仍然起死 回生,到處吐 綠,不僅是在林蔭道的草地上,甚至連石板縫里,都 露出了它們的笑 臉。樺樹、楊樹、稠李樹那芬芳的嫩葉剛剛露出,椴 樹上一個個正在 綻開的小花苞也鼓了起來。像歷年春天一樣,寒鴉、 麻雀、鴿子已經(jīng) 開始歡快地搭著小窩,蒼蠅嗡嗡地沿著墻飛舞,在陽 光下曬得暖暖 的。無論是植物,鳥雀,昆蟲,還是兒童,全都是喜 氣洋洋的。而只 有人,那些成年人,卻依然在折磨自己,而且折磨別 人,在自欺欺 人。這個春天的早晨,上帝為了為萬物造福而創(chuàng)造的 世間的美麗,那 種讓人調(diào)諧、平和、互愛的美麗,人們并不認為這些 是神圣而重要 的;相反,他們千方百計想出來的用來統(tǒng)治奴役別人 的種種手段卻被 認為神圣而重要的。
所以,在省立監(jiān)獄辦公室里的人眼中,所有的動 物和人都在享受 春天的恩賜和快樂并不是神圣而重要的,而昨天收到 的一份編有號碼 加蓋了官印并注明案由的公文,對他們來說,卻是神 圣而重要的,公 文中要求,四月二十八日,也就是今天上午九點鐘之 前,一定要把一 男兩女送到法院接受審判,他們已經(jīng)被押在監(jiān)牢中, 而且是受過偵訊 的犯人。其中一名女犯必須單獨押送,因為她是主犯 。按照這個命 令,現(xiàn)在,即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八點鐘,看守長走進 了女監(jiān)的長廊, 那里臭氣熏天,昏暗無比。在他身后,跟著一個滿臉 倦容,鬈發(fā)花白 的女人,她身著一件袖口上鑲有金黃色絲絳的制服, 腰間用一根帶藍 邊的腰帶系住。她就是女看守。
“您是為了瑪絲洛娃而來吧?”她和值班的看守 長結(jié)伴在長廊里走 著,在一個牢門前她問道。
哐啷一聲,值班的看守把鐵鎖打開,牢門開了, 一股惡臭馬上從 里邊散發(fā)出來,比走廊更是臭不可聞�?词卮笾らT 說: “瑪絲洛娃,該你過堂了!”說罷,又把牢門給 帶上了,在一邊 等著。
監(jiān)獄的院子里,空氣從田野里吹來,就清爽新鮮 多了。但是傷寒 菌以及糞便、煤焦油和霉爛物品的臭味都彌漫在監(jiān)獄 走廊里,那污濁 的空氣簡直令人作嘔,不管是誰,一進來,就馬上會 感到心情沮喪、 萎靡不振。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