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遇未知的自己:愛上生命中的不完美(愛藏精裝)--繼《遇見未知的自己》后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最用心的一部作品,特別附贈12幅德芬能量傳遞卡!
定 價:68 元
- 作者:張德芬 著
- 出版時間:2013/5/31
- ISBN:9787540461959
- 出 版 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821-49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
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張德芬的都市身心靈進階課,繼《遇見未知的自己》后張德芬最用心的一部作品,幫助不斷成長的我們再次深入內心,觸摸最真實的自己,在自己內在的世界中,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學會面對的自己心里那些陰暗面和負面的人格特質。
張德芬最用心的作品重溫,唯美升級! 《Y物限量版,震撼心靈觸摸自己最具指導性的作品! ‰S書贈送最值得期待的心靈成長禮物【全場0元】張德芬的內在空間,在這里遇見未知的自己>>
張德芬,被譽為華語世界首席身心靈暢銷書作家。著有身心靈三部曲《遇見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及《重遇未知的自己:愛上生命中的不完美》,其作品一上市便躋身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多次斬獲“當當網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卓越亞馬遜暢銷書大獎”等榮譽。同時,翻譯了德國心靈導師艾克哈特·托爾的作品《新世界:靈性的覺醒》和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っ系摹墩一啬愕纳Y物》等。
重遇未知的自己
第一輯
快樂是一種選擇——你的心態(tài)決定你的幸福等級
為你的快樂負起責任
順其自然地接納,別問“為什么”
親愛的,那不過是一個想法
記住,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人類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影響快樂的最大障礙
個人責任承擔的層次決定你的快樂程度
把黑暗帶到光明
我們一直都是命運的主人
如果身心靈是一棟房子
讓至善的力量擁抱你的不舒服
第二輯
重遇未知的自己
第一輯
快樂是一種選擇——你的心態(tài)決定你的幸福等級
為你的快樂負起責任
順其自然地接納,別問“為什么”
親愛的,那不過是一個想法
記住,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人類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影響快樂的最大障礙
個人責任承擔的層次決定你的快樂程度
把黑暗帶到光明
我們一直都是命運的主人
如果身心靈是一棟房子
讓至善的力量擁抱你的不舒服
第二輯
找出“我是誰”——喚醒被催眠的幸福
“我是誰”其實沒有答案
沒有你的故事,你是誰
放下你的故事,走出信念的陰影
陰影效應
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走出心中的牢籠,自在解脫
你和耶穌的差別在于,你擁有很多
第三輯
好好愛自己了嗎 ——學會聽懂身體的“吶喊”
會痛的不是愛
怎能輕易說愛
我們都是巴士上的小丑
我們對愛的渴望
好好愛自己了嗎
別人都是為你而來
別人身上的美好,其實你也擁有
學會愉悅地等待
停止做上帝
給自己一個發(fā)怒的機會
肅清生活的路障——身心靈的體察
覺照的光慢慢融化冰山
負責任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內在空間的力量會影響你的外在
第一輯 快樂是一種選擇——你的心態(tài)決定你的幸福等級
為你的快樂負起責任
有讀者寫信告訴我,看了我的書,瞬間就變得快樂起來。也有讀者寫信來抱怨自己過得不快樂,希望我能夠幫助她。你快樂與否真的是你自己的事情,一本書可以讓你變得很快樂,別人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你不快樂,這樣,我們就把自己快樂與否的權利交給別人了。
生活是我們自己在過,我們必須體會到這一點,為自己的生活和快樂負起責任。
《當下的力量》的作者就說過,我們要分清楚“生活”(life)和“生活情境”(life-situation)兩者之間的不同。生活應該永遠都是美好的,只是生活當中的一些情境讓我們失望、痛苦。為什么生活是美好的?因為它就是“如是”,如實地存在著,不會因為你的批判、論斷而有所改變。
我們想要快樂,第一步就是要和我們的生活和睦相處,不去抗拒它。生活就像大海,而生活情境就像大海的波浪,也許我們不喜歡太大的浪花,但大海始終都在那里,一直都是寧靜的。
我們看起來好像無助,是受害者,是生活情境的受害者?墒俏覀儧]有意識到,受害者是沒有謙卑的心的。他們不愿意承擔生活以及生活中各種情況給他們帶來的麻煩、痛苦、羞辱和不堪,不能以柔軟的心來接納生活的安排。所以我們不快樂,以為把“不快樂”當成抗拒的工具,就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情境,結局是生活情境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變得更糟糕了。因為我們把焦點聚集在讓我們不快樂的事物上,不斷去放大、增強它們的影響力。
想要快樂?很簡單。先向你的生活和生活情境鞠個躬,真心地接納它們。然后你可以祈求更高的智慧,給你力量去改變你的生活情境。所以,我會說,我們常常把力量都用錯地方了!我們不應該抗拒生活和生活情境,也不應該坐在那里抱怨,而應該先向它們臣服,然后采取一些積極的行動去改變我們不喜歡的生活情境。將抗拒、抱怨改為臣服、行動!
我們會對外界的人、事、物感到厭煩,是因為我們對自己厭煩,我們失落了與真實的自己的聯(lián)系。一顆開放而謙卑的心,可以讓我們少受很多苦。
也許你會問:“那我要怎樣才能做到不抗拒,甚至臣服于它呢?”在這里,我教大家一些最簡單的方法。下次,你再厭煩身邊的人、事、物,或是感覺到不快樂時,就閉上眼睛,回到內心問自己:“我是否能夠歡迎它?”答案顯然一定是:“不,我怎么可能歡迎它?”沒有關系,因為當你能夠這樣問自己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把自己和讓你討厭的生活情境或是負面情緒之間的距離拉開了,你不會被它們牽著鼻子走,或是無意識地認同它們,沉浸在問題中鉆牛角尖了。
接下來,你再問自己:“我是否能夠允許它的存在?”當你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你心知肚明,不管你允許還是不允許,它都已經存在了。即使你勉強、委屈地回答“好吧”,你也會覺得有一股小小的內在力量由心底升起,因為你允許了一件你不喜歡的事物存在。這就是臣服的第一步。
試著在生活中經常回到自己的內心去觀察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也許你一開始會很不習慣,因為你很厭煩自己或是你的生活情境,逃都來不及呢!可是,當你逐漸把眼光由外界收回到自己身上的時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內在力量在逐漸地累積、增長,跟自己的關系也在逐步改善。
我衷心地希望大家能有一種信仰,不一定是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一顆足夠謙卑的心,去相信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有一種最高的力量,或是智慧的存在,然后去尋求它的幫助,把你的不快樂、厭煩都向它傾吐。當你和它建立了一個溝通的管道之后,你也就找到了一條通往真我的捷徑。
千萬不要放棄!把你想要放棄的能量轉化成正面的能量吧!其實它們的性質都是一樣的,只是你以前沒有看到自己是有其他選擇的。
德芬的話
我們必須為進入我們生命中的人、事、物負起全部的責任。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快樂,也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心甘情愿地學習“臣服”的功課,找到一種追求美好生活的快捷方式,而最好的快捷方式就是從當下開始。
順其自然地接納,別問“為什么”
我一直在學習“接納”與“放下”,雖然愈學愈好,但有時候還是覺得不到位。因為,我還是會問:為什么?為什么這種事要發(fā)生?為什么事情會這樣?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我發(fā)現(xiàn),當我在問“為什么”的時候,其實是懷著一種受害者心態(tài),想要討回公道的。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先生不到四十歲。有一天,先生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時,倒在地上再沒有起來,就這么走了,連一句“再見”都沒來得及說。在談話中,她隱約地問到“為什么”。我看著她充滿淚水的眼睛,試著盡量不用說教的口吻告訴她,靈修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問“為什么”。問這個問題,只會讓自己繞得更深,很難出脫。
其實,聰慧的她早已知道答案。她說,在先生走的前一天,友人剛好來訪,談起一部電影——《遺愿清單》(The Bucket List)。故事是說一個很有錢的白人和一個貧窮的黑人住在臨終病房里,兩個人都快“掛”了,突然說到自己未完成的心愿。于是,有錢的白人資助黑人陪他環(huán)游天下,嘗試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一些事情,完成一些未了的心愿。朋友講,她先生當時就說自己沒有任何未完成的心愿,他對現(xiàn)有的生活十分滿意。而第二天,她看到先生倒在地上的一剎那,竟然沒有任何驚訝的感覺,反而有一種“終于發(fā)生了”的感受,好像她早已知道會有這么一天會來臨似的,雖然事前她在意識層面一點兒也沒有感覺到什么。
她嘆了口氣說:“好像一切都是注定的!”我當然不是絕對的宿命論者,但不可否認,人世間有很多現(xiàn)象是找不出答案的,只能說是“命”,尤其是生死這一關,真的很難由自己來掌控。
不管有沒有所謂的“命中注定”這回事兒,我們都要尊重事實,這是很重要的。事實既然發(fā)生了,我們就要尊重它,不去抗拒,或是心生嗔厭。我覺得圣嚴法師說得很好,碰到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時,我們要“接納它,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學會了這幾句話的智慧,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過著自在安心的日子。
這就是我最近發(fā)現(xiàn)的一個放下的訣竅:不要問“為什么”。所以,當你在質問“為什么”的時候,就要意識到自己又在跟現(xiàn)實、老天或是對方較勁了,接納是不需要問“為什么”的。處理它,放下它,安心自在!
德芬的話:
任何能丟棄自己不實的身份認同,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情緒以及身體限制和妨礙的人,都能展現(xiàn)出真我的特質。
親愛的,那不過是一個想法
我們常常被自己的念頭所困,好像一道無形的枷鎖捆住了我們的手腳,讓我們動彈不得,然后我們還抱怨說:“都是他們,才害我這樣的!”
有兩封讀者來信,其中一個讀者說:“我父親不認可我交的男友,我很痛苦!绷硪粋說:“我母親對我的期望很高,我必須做到最好才對得起她,可是我很不快樂!
讓我們用“一念之轉”的方法,來檢視一下這些困住我們的想法是否真實。
例一:我交往的對象一定要獲得父母的認可和支持。
這是真的嗎?這句話的真實性有多高?我們只要作個調查,天下的父親都能夠認可兒女交往的對象嗎?事實是,不會。因為他們不能。
為什么不能?因為那是他們的事,他們的決定!我們如果不能夠接受事實,還想跟事實抗衡的話,我們會輸,而且百分之百會輸。這里的事實就是,父親(或母親)不是每次都能夠支持、認可兒女交往的對象。我們做兒女的,是不是能夠在堅持自己的立場的同時,還一如既往地敬愛我們的父母?我們都是成年人了,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父母不能諒解是他們的事,他們責怪我們也是他們的事。我們是不是可以不為所動,堅持自己想要的、熱愛的,但還是深愛、尊敬我們的父母?當父母對我們施加壓力的時候,我們可不可以聽進去,然后給他們一個擁抱,并附上一句“我知道你為我好,但我會作最好的選擇”?
父母是需要再教育的。他們需要知道孩子已經大了,必須尊重孩子,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如何再教育父母?就是我上面說的,堅持自己的立場,但仍然愛他們如昔。盲從不等于孝順。你聽從父母的結果,導致自己很不開心,這些情緒終有一天會爆發(fā)岀來,爆發(fā)的時候,你所做的、所說的,會更傷父母的心。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生活會變得一團糟!
那我問你:當你抱著“我交往的對象一定要獲得父母的認可和支持”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是什么樣的人?你跟父母在一起,你跟男友(女友)在一起的時候,你的行為舉止是怎樣的?我可以想象,你的壓力很大,你很不快樂。你跟男友在一起的時候,覺得欺騙了父母。跟父母在一起的時候,想著男友又難過,心里甚至會覺得愧對男友,因為你的父母親不喜歡他。
讓我再問你:當你沒有這樣的想法時,你是什么樣的人?請你閉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感受一下,如果你的腦子里根本沒有這個念頭,在父母面前,你是不是可以接受他們的不接受?而在男友面前,你是否也可以很坦然?
是的,不過就是一個想法嘛!你為何允許它掐住你的脖子不放,讓你進退兩難,快樂不起來呢?真正讓你痛苦、不快樂的,不是父母的行為或是立場,而是你的念頭。很顯然,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痛苦。當你沒有這種念頭、想法的時候,你很自由。那是誰的問題?
如果你說“我交往的對象不一定要獲得父母的認可和支持”,這句話的真實性不亞于原來那一句吧?但為什么你總選擇那句讓你痛苦的,而不選擇真實性和它不相上下,卻可以讓你自由的第二句?如果你能擁抱、認可第二句,那困擾你多時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不是嗎?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第二個問題——我母親對我的期望很高,我必須做到最好才對得起她。
你不妨這樣想一想:這是定律嗎?當你這樣想的時候,你快樂嗎?你就對得起她了嗎?完全順應父母的期望就是孝順嗎?我們可不可以做自己,但還是深愛我們的父母?讓他們也學著為自己的快樂承擔責任,而不是把快樂建立在對別人的期望上,即使對方是你辛苦養(yǎng)大的孩子?
身為子女,我們要明白,父母的痛苦不是我們可以承擔的。像我就深愛我的父親,他對我的期望也超高。小時候,他一雙大手壓在我的肩膀上,說:“女兒!爸爸一生的幸福、快樂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你千萬不要讓我失望,要好好表現(xiàn),知道嗎?”我肩膀上背負了我深愛的父親的快樂、幸福,好沉重啊!這讓我始終鞭策自己要做到最好,讓他快樂,但是我不快樂。
隨著靈修的深入,我漸漸地了解到,無論我表現(xiàn)得多么好,我永遠都沒有辦法滿足我的父親。那個心靈的空洞是在他的內心深處,除了他自己,沒有人可以滿足、填滿。了解到這點之后,我海闊天空,自由翱翔!我過我自己的生活,但還是很孝順爸爸媽媽,常常回去看他們,打電話給他們,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但我是一個獨立的人,我自己決定我的生活。很奇怪,當你決定不再隨對方起舞時,對方也放開了對你的鉗制,并且學會了為自己的情緒負責,這是我們可以送給父母的最好禮物。因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學習“進化”,在進化過程中,對自己的情緒和反應負責,這是絕對重要的一課。
親愛的朋友,當你沒有這樣的想法——“我母親對我的期望很高,我必須做到最好才對得起她”的時候,你是怎樣的人?你是否能拿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來愛你的母親,而不是通過恐懼、擔憂和愧疚來與她互動?
如果你能看到“我母親對我的期望很高,但我不需要做到最好才算對得起她”這句話和前面那句一樣真實,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時候,你是否能過更好的生活?試著相信后面這句話,說不定你和母親的關系、和自己的關系,以及和其他人的關系會更進一步。
親愛的朋友,不過是一個想法罷了。不要讓它鉗制你,讓你無法做個自由的人。
德芬的話:
記住,每一件發(fā)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能是一次災難,也可能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兒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涵著的豐盛美好,而且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記住,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很多負面想法都是由一些負面情緒衍生而來的,比如說你在看你的父母、配偶或其他人時,為什么老要看他們的缺點?因為你心里有批判別人,責怪別人,說別人不好的需求。這個需求來自哪里?歸根結底還是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只好借由批評他們的缺點,說他們不夠好,來讓自己的感覺好一點兒。因為“我”說你不好,“我”看出來你不好,所以“我”一定比你好一點兒,這還是源于自己內在情緒的一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