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悟大師宗說兼通,解行俱圓。平昔于語言文字,不欲究心。然偶一拈吟,大之總攝無余,細之圓融無礙。其著述雖然?多,但言言見諦,語語超宗,誠為殊勝稀有。近代高僧印光大師仰慕徹悟大師遺風(fēng),早年曾專門到紅螺山參學(xué),凈業(yè)大進,他曾贊嘆道:“《徹悟語錄》,洵為凈宗最要開示!”徹悟大師的著作,在其生前已有《念佛伽陀》一卷單獨流通。大師西逝后,門人松泉等輯錄遺稿,分上下兩卷,名《夢東禪師遺集》,于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刻于北方,其中未含《念佛伽陀》。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錢伊庵居士節(jié)錄《夢東禪師遺集》,合《念佛伽陀》,仍為兩卷,易名《徹悟禪師遺稿》,刻于杭州。同治十年(公元1871),楊仁山居士又稍加刪節(jié),易名《徹悟禪師語錄》,兩卷,刻于金陵。光緒十?年(公元1890),釋貫通依楊仁山本,附于《凈土十要》之后,仍名《徹悟禪師語錄》,由揚州藏經(jīng)院合刻?世。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天津佛教功德林將《夢東禪師遺集》與《念佛伽陀》合在一起,并補入后來陸續(xù)發(fā)現(xiàn)的徹悟大師遺稿,重新編排,分為三卷,仍名《夢東禪師遺集》。1995年,上海佛學(xué)書局依天津佛教功德林重編本,用簡體字重排。2007年,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依天津佛教功德林重編本,用繁體字重排,易名《徹悟大師遺集》。本次?,以天津佛教功德林重編本《夢東禪師遺集》三卷為底本,以嘉慶二十二年《夢東禪師遺集》二卷本為主要校本,參校其它各種版本,對原文采用現(xiàn)代標點、分段,希望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個優(yōu)良的讀本。在附編中,特匯集了徹悟大師軼文、傳記、年譜,及凈宗大德們對徹悟大師的論述、評價,希望這些有助于讀者加深對徹悟大師思想與作品的理解。
徹悟大師(1741--1810),俗姓馬,名際醒,字徹悟,號夢東,京東豐潤(今河北省豐潤縣)人。二十二歲,因大病,悟幻質(zhì)無常,發(fā)出世志。始則悟《圓覺》一經(jīng)要義,繼則了解三藏十乘妙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冬,參京都廣通寺粹如純禪師,明向上事,師資道合,乃得印心,是為禪宗臨濟第三十六世、磬山第七世祖師。
卷 首
徹悟大師行略
天津佛教功德林重編序
《凈土十要》附本序
重刻《徹悟禪師遺稿》序
《夢東禪師遺集》原序
《念佛伽陀》原敘
自 序
原 跋
《夢東禪師遺集》卷上
— 法 語 —
示 眾
徹悟大師文集
《夢東禪師遺集》卷中
— 雜 著 —
卷 首
徹悟大師行略
天津佛教功德林重編序
《凈土十要》附本序
重刻《徹悟禪師遺稿》序
《夢東禪師遺集》原序
《念佛伽陀》原敘
自 序
原 跋
《夢東禪師遺集》卷上
— 法 語 —
示 眾
徹悟大師文集
《夢東禪師遺集》卷中
— 雜 著 —
般若、凈土兩門大義
“西有”解
“相相離相、心心印心”略解
《華嚴經(jīng)》節(jié)略要旨
《楞嚴》二決定義
《楞嚴》頓歇漸修說
《楞嚴經(jīng)》知見無見說
《金剛經(jīng)》“實無有法發(fā)菩提心”說
《一乘決疑論》說
禮佛說
紅螺普同塔說
個庵老人生塔說
闡教禪師塔銘
重修中天寺十方常住碑記
壽萬壽蓮筏和尚序
《凈土津梁》跋
跋德全禪人血書《蓮經(jīng)》
跋明初禪人血書《蓮經(jīng)》
跋禪人勇建血書《楞嚴經(jīng)》莊嚴凈土
書《蓮經(jīng)普門品》后
二有室跋
覆香嚴居士書
答江南彭二林居士書
與瑞一李居士書
尺香齋白詞
款待白詞
衣單疏
資福寺講前提綱
為闡教禪師入塔
為均伯老和尚入塔
慈壽寺熏塔
得戒和尚塔前供
—贊—
念佛堂釋迦佛像贊
阿彌陀佛像贊
贊血畫彌陀佛像
贊乘吼觀音丈夫相
贊觀音大士像
悟圓老宿像
本然安老宿像贊
個庵老人像贊
法空寶耆宿像
《夢東禪師遺集》卷下
— 偈 頌 —
念佛伽陀?教義百偈
徹悟大師文集
念佛伽陀?宗乘百偈
念佛偈
示眾偈(六首)
講《圓覺經(jīng)》畢示眾偈(七首)
覆講大義(八首)
解制示眾偈
我空偈(四首)
資福寺講前示眾偈(十六首)
開爐示眾偈(二首)
題誠齋居士照
個庵老人斗室偈
觀空應(yīng)真
頌《楞嚴經(jīng)》(十首)
開講《楞嚴》頌
頌《金剛般若經(jīng)》
頌《般若心經(jīng)》(十二首)
頌禪人血書《蓮經(jīng)》求生凈土
頌番僧轉(zhuǎn)世
頌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頌圣人不是無心只是無心心耳
頌察秋毫之末不自見其睫
心花頌
頌雪彌勒.
— 歌 詩 —
擬《證道歌》
示學(xué)者
挽羯磨阿阇黎岫云靜觀老和尚
祝闡教禪師八十壽(三首)
為潭柘監(jiān)院琮公七旬壽
為廣善復(fù)公法主五旬之慶
鐵冶亭長江濯足圖
小徑蒔花
題柏石小照
山 居(三十首)
紙 鳶
和惺齋主人原韻
偶 作(三首)
落 花(十首)
閱《歸元鏡》
香嚴居士肖像
偶 成(四首)
題慈因講寺太湖石
病中示眾(二首)
三周哭師(三首)
立 春
香嚴公松泉小照(三首)
挽戒臺度公(四首)
自題肖像(六首)
徹悟大師文集
附 編
附錄一 徹悟大師軼文
《凈土生無生論會集》釋題
附錄二 徹悟大師傳記、史料
《凈土圣賢錄續(xù)編?際醒傳》
《正源略集?京都覺生徹悟醒禪師》
《蓮宗十祖略傳?際醒傳》
《新續(xù)高僧傳?際醒傳》
《蓮宗正范?徹悟大師傳》
彭紹升〈復(fù)徹悟和尚書〉
附錄三 高僧大德論徹悟大師
印光法師法語摘抄
倓虛法師:《念佛伽陀》弁言
夏蓮居居士法語摘抄
李炳南居士法語摘抄
黃念祖居士法語摘抄
附錄四 徹悟大師年譜
徹悟大師行略
師諱際醒,字徹悟,一字訥堂,又號夢東,京東豐潤縣人。族姓馬,父諱萬璋,母高氏。師幼而穎異,長喜讀書,經(jīng)史群籍,靡弗采覽。
二十二歲,因大病,悟幻質(zhì)無常,發(fā)出世志。病已,至房山縣,投三圣庵榮池老宿剃發(fā)。越明年,詣岫云寺恒實律師圓具。次年聞香界寺隆一法師開演《圓覺》,師與會焉。晨夕研詰,精求奧義,遂悟《圓覺》全經(jīng)大旨。復(fù)依增壽寺慧岸法師,聽講相宗,妙得其要。后歷心華寺遍空法師座下,聽《法華》、《楞嚴》、《金剛》等經(jīng),圓解頓開。于性相二宗,三觀十乘之旨,了無滯礙。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冬,參廣通粹如事。師資道合,乃印心焉。是為臨濟三十六世,磬山①七世也。
三十八年(公元1773),粹翁遷萬壽寺。師繼席廣通,率眾參禪,策勵后學(xué),津津不倦,十四年如一日,聲馳南北,宗風(fēng)大振。每憶永明延壽禪師,乃禪門宗匠,尚歸心凈土,日課十萬彌陀,期生安養(yǎng),況今末代,尤宜遵承。遂棲心凈土,主張蓮宗。日限尺香晤客,過此惟禮拜持念而已。
五十七年(公元1792),遷覺生寺,住持八年,百廢盡舉。于凈業(yè)堂外,別立三堂:曰涅槃、曰安養(yǎng)、曰學(xué)士。俾老病者有所依托,初學(xué)者便于誦習(xí)。師于禪凈宗旨,皆深造其奧。律己甚嚴,望人甚切,開導(dǎo)說法,如瓶瀉云興。與眾精修,蓮風(fēng)大扇,遐邇仰化,道俗歸心,當(dāng)時法門為第一人。
嘉慶五年(公元1800),退居紅螺山資福寺,以期終歲。奈因衲子依戀追隨,致難避跡。師為法為人,心終無厭,遂復(fù)留眾,俄成叢席。擔(dān)柴運水,泥壁補屋,一飲一食,與眾共之,如是者又十年。
十五年(公元1810)二月,詣萬壽寺掃粹祖塔,辭諸山外護。囑曰:“幻緣不久,人世非常,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凈土好相見也!比逻山,命預(yù)辦荼毗事物。十月十七日,集眾付院務(wù)。命弟子松泉領(lǐng)眾住持,誡曰:“念佛法門,三根普被,無機不收。吾數(shù)年來,與眾苦心建此道場,本為接待方來,同修凈業(yè)。凡吾所立規(guī)模,永宜遵守,不得改弦易轍,庶不負老僧與眾一片苦心也!迸R示寂半月前,覺身微疾,命大眾助稱佛號,見虛空中幢幡無數(shù),自西而來。乃告眾曰:“凈土相現(xiàn),吾將西歸矣。”眾以住世相勸。師曰:“百年如寄,終有所歸,吾得臻圣境,汝等當(dāng)為師幸,何苦留耶?”十二月十六日,命監(jiān)院師貫一,設(shè)涅槃齋。十七日申刻,告眾曰:“吾昨已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fù)蒙佛親垂接引,吾今去矣!北姺Q佛號愈厲。師面西端坐合掌曰:“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彼焓纸Y(jié)彌陀印,安詳而逝。眾聞異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慈和豐滿,發(fā)白變黑,光潤異常。二七入龕,三七荼毗,獲舍利百余粒。門弟子遵遺命,請靈骨葬于普同塔內(nèi)。
師生于乾隆六年(公元1741)十月十四日未時,終于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十二月十七日申時。世壽七十,僧臘四十九,法臘四十有三。所著有《示禪教律念佛伽陀》行于世。
嘉慶十七年壬申九月既望,有師之弟子惺聰者,持師之行實,請敘于余。余與師相契有年,素蒙開誨,啟迪良多。師真過量人也,六根通利,解悟超常,既具辯才,兼持苦行,始終如一,余所目睹,故此錄不容一字假飾。愧余不文,特質(zhì)言之,以傳信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