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與學建筑,要讓學生們?nèi)嬲J識建筑學, 喜歡建筑學,終身鍥而不舍地從事設計與創(chuàng)作。荊其 敏、張麗安編著的《建筑學與學建筑》第一章討論建 筑學的概念、理論,建筑學的歷史發(fā)展,建筑思潮與 流派以及教育;第二、三、四章討 論怎樣學好建筑、學會建筑設計和學做建筑師。
《建筑學與學建筑》可供建筑、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的 學生及年輕的建筑師學習參考。
荊其敏、張麗安編著的《建筑學與學建筑》是為建筑專業(yè)學生及年輕建筑師而寫的。全書分4章,主要談建筑學的內(nèi)容、建筑師的素質(zhì)以及談學建筑的體會:學習建筑學主要是指學習建筑學基本知識、建筑設計基本手法,學習中西方建筑教育、中西方建筑史的傳承和做人等。本書適合城市、建筑等專業(yè)相關師生和企業(yè)的年輕建筑師閱讀與學習。
第一章 建筑學
一 什么是建筑學
1 建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行業(yè)
2 建筑學反映時代精利
3 建筑學反映地域性的風土人文
4 建筑學反映社會現(xiàn)象
5 對建筑設計、建筑表現(xiàn)和建筑理論的認知
二 建筑學的歷史發(fā)展
1 古代建筑歷史的回顧
2 建筑技術與藝術
3 摩登運動和后期摩登主義
三 建筑思潮與流派
1 有機建筑
2 純粹性和新樸野主義
3 “少即是多”技術精美主義 第一章 建筑學
一 什么是建筑學
1 建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行業(yè)
2 建筑學反映時代精利
3 建筑學反映地域性的風土人文
4 建筑學反映社會現(xiàn)象
5 對建筑設計、建筑表現(xiàn)和建筑理論的認知
二 建筑學的歷史發(fā)展
1 古代建筑歷史的回顧
2 建筑技術與藝術
3 摩登運動和后期摩登主義
三 建筑思潮與流派
1 有機建筑
2 純粹性和新樸野主義
3 “少即是多”技術精美主義
4 紐約五和理性主義
5 晚期和后期摩登主義
6 象征主義和地方主義
7 高技術和生態(tài)建筑
8 構成主義和解構主義
9 解構的嘗試和無準則設計
10 環(huán)境建筑學
四 建筑思潮與建筑教育
1 法國布札的古典主義“學院派”
2 古典主義的蘇聯(lián)建筑教育
3 構圖至上的“風格派”
4 永遠的“包豪斯”
5 密斯學派的教育思想
五 建筑學概念的更新
1 環(huán)境與建筑
2 建筑設計中的環(huán)境觀念
3 從設計結合自然到設計順從自然
第二章 學建筑
一 怎樣學建筑
1 入學前的準備和學校的類型
2 學建筑與建筑教育
3 學建筑設計初步
4 學建筑,學科學又學藝術
5 徒手草圖和透視法則
6 構圖要素
7 構圖萬能和立體構成
8 學好建筑的三大功夫課
二 建筑空間中的圖形語言
1 學習圖形語言的目標
2 圖形語言的學習內(nèi)容
3 評圖與競爭
三 學建筑學生是主體
1 動手改圖和傳統(tǒng)意識
2 理論與實踐,啟發(fā)與思考
3 因材施教與重技輕能
4 通才教育與就業(yè)機會
5 電腦運用不能代替徒手草圖
四 學建筑中的學術路線和職業(yè)路線
第三章 學會建筑設計
一 什么是設計
1 設計是把想象的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楝F(xiàn)實狀態(tài)的重合過程
2 設計是一個操作的程序
3 設計程序中有反復的特點
4 設計程序是一個循環(huán)上升的過程
5 設計的相關要素
二 建筑設計怎樣構思方案
1 設計構思中的幾種同義詞
2 設計構思方法
3 在設計初步中表達構思存在的問題
4 科學的思維方法與設計過程
三 學習建筑設計的要領
1 怎樣建立建筑設計理念
2 在建筑設計中尋求美的創(chuàng)意
3 設計理論的填充和學會借鑒參考資料
4 構思表達與圖面表現(xiàn)深度
四 建筑設計的選題方式
1 高低年級選題應有不同的側重
2 自我命題和前期策劃
3 畢業(yè)設計結合競賽,培養(yǎng)優(yōu)秀建筑設計人才
第四章 學做建筑師
一 什么是建筑師
1 建筑師既是工程師又是藝術家,以從事建筑設計為職業(yè)
2 建筑教育評估與建筑師資格
3 設計畫圖工作室
4 競爭方式與名目繁多的設計競賽
二 拜師求教
1 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的師徒傳襲
2 跟大師們學習設計
3 學習多元化的設計理論
三 讀萬卷書
1 建筑師需要不斷進行理論充實
2 辛國古代建筑名師與專著
3 信息時代的建筑師要學會城市設計
4 建筑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四 行萬里路
1 建筑學的新國際化傾向
2 承認和了解差異
3 研究生學習的合作與交流
4 教學交流中的啟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分析中國古典園林的啟示
五 建立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觀、環(huán)境觀
六 國外建筑教育概況
1 意大利
2 法國
3 德國
4 英國
5 西歐、北歐
6 美國
7 日本
8 20世紀末歐美建筑院校的基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