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技術(shù)為核心,系統(tǒng)介紹了生物產(chǎn)物分離純化的基本原理、分離操作、過程理論及應用。本書共11章,即緒論、細胞分離與破碎、初級分離、膜分離、萃取、吸附分離技術(shù)和理論基礎、色譜、親和色譜、蛋白質(zhì)復性、結(jié)晶和干燥等。其中第2章和第3章主要介紹了生物分離過程的前處理以及沉淀分級和泡沫分離等初級分離技術(shù);第4章介紹了各種膜分離方法、特點及其在生物分離中的應用;第5章介紹了各種萃取方法,特別是可用于生物大分子分離純化的雙水相萃取和反膠團萃取技術(shù);第6章至第9章闡述了吸附(包括離子交換)、色譜和蛋白質(zhì)復性等生物分離過程的核心技術(shù)的基本原理、特點、基礎理論和應用,內(nèi)容包括近年來該領(lǐng)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是本書的核心部分;最后兩章介紹了結(jié)晶和干燥的基礎理論及其在生物分離中的應用。
本書主要作為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和生物技術(shù)等相關(guān)專業(yè)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guān)專業(yè)研究生以及生物技術(shù)、生物化工和生物制藥領(lǐng)域的科研、技術(shù)和管理人員使用和參考。
1緒論
1.1生物技術(shù)與生物分離
1.2生物物質(zhì)和生物分離
1.2.1生物物質(zhì)
1.2.2生物分離過程
1.3生物分離過程的特點
1.4生物分離技術(shù)和原理
1.4.1物理性質(zhì)
1.4.2化學性質(zhì)
1.4.3生物學性質(zhì)
1.5生物分離效率
1.5.1分離方法和設備
1.5.2分離過程和產(chǎn)品
1.6本章總結(jié)
參考文獻
1緒論
1.1生物技術(shù)與生物分離
1.2生物物質(zhì)和生物分離
1.2.1生物物質(zhì)
1.2.2生物分離過程
1.3生物分離過程的特點
1.4生物分離技術(shù)和原理
1.4.1物理性質(zhì)
1.4.2化學性質(zhì)
1.4.3生物學性質(zhì)
1.5生物分離效率
1.5.1分離方法和設備
1.5.2分離過程和產(chǎn)品
1.6本章總結(jié)
參考文獻
2細胞分離與破碎
2.1細胞分離
2.1.1重力沉降
2.1.2離心沉降
2.1.3過濾
2.2細胞破碎
2.2.1細胞的結(jié)構(gòu)
2.2.2細胞破碎和產(chǎn)物釋放
2.2.3細胞破碎技術(shù)
2.2.4目標產(chǎn)物的選擇性釋放
2.3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3初級分離
3.1沉淀分級
3.1.1蛋白質(zhì)的表面特性
3.1.2鹽析沉淀
3.1.3等電點沉淀
3.1.4有機溶劑沉淀
3.1.5熱沉淀
3.1.6其他沉淀法
3.2泡沫分離
3.2.1泡沫分離原理
3.2.2泡沫分離設備和過程
3.2.3泡沫分離的應用
3.3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4膜分離
4.1各種膜分離法及其原理
4.1.1反滲透
4.1.2超濾和微濾
4.1.3透析
4.1.4電滲析
4.1.5滲透汽化
4.2膜材料及其特性
4.2.1膜材料
4.2.2膜的結(jié)構(gòu)
4.2.3水通量
4.3膜組件
4.3.1管式膜組件
4.3.2平板式膜組件
4.3.3螺旋卷式膜組件
4.3.4中空纖維(毛細管)式膜組件
4.4操作特性
4.4.1濃度極化模型
4.4.2超濾膜的分子截留作用
4.5影響膜分離速度的主要因素
4.5.1操作形式
4.5.2流速
4.5.3壓力
4.5.4料液濃度
4.6膜分離過程
4.6.1分離操作
4.6.2錯流過濾過程的流體力學
4.7膜的污染與清洗
4.8應用
4.8.1菌體分離
4.8.2小分子發(fā)酵產(chǎn)物的回收
4.8.3蛋白質(zhì)的回收、濃縮與純化
4.8.4膜生物反應器
4.9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5萃取
5.1基本概念
5.1.1萃取
5.1.2反萃取
5.1.3物理萃取和化學萃取
5.2分配定律與分配平衡
5.3有機溶劑萃取
5.3.1弱電解質(zhì)的分配平衡
5.3.2化學萃取平衡
5.3.3溶劑萃取操作
5.4液液萃取操作
5.4.1混合.澄清式萃取
5.4.2多級錯流接觸萃取
5.4.3多級逆流接觸萃取
5.4.4分餾萃取
5.4.5微分萃取
5.5雙水相萃取
5.5.1雙水相系統(tǒng)
5.5.2雙水相中的分配平衡
5.5.3影響分配系數(shù)的各種因素
5.5.4雙水相萃取操作
5.6液膜萃取
5.6.1液膜的種類
5.6.2液膜萃取機理
5.6.3液膜萃取操作
5.7反膠團萃取
5.7.1反膠團及其基本性質(zhì)
5.7.2反膠團的溶解作用
5.7.3反膠團萃取操作
5.8液固萃取(浸取)
5.8.1液固萃取操作及設備
5.8.2浸取劑
5.9超臨界流體萃取
5.9.1超臨界流體的性質(zhì)
5.9.2超臨界流體萃取操作
5.9.3應用
5.10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6吸附分離技術(shù)和理論基礎
6.1吸附分離介質(zhì)
6.1.1吸附劑
6.1.2離子交換劑
6.2吸附平衡
6.2.1吸附等溫線
6.2.2離子交換的計量置換模型
6.2.3空間質(zhì)量作用模型
6.3吸附過程傳質(zhì)動力學
6.3.1液相擴散
6.3.2固相擴散
6.4固定床吸附
6.5固定床吸附過程理論
6.5.1表面吸附速率控制
6.5.2液膜擴散速率控制
6.5.3內(nèi)擴散速率控制
6.6其他吸附操作
6.6.1膨脹床吸附
6.6.2移動床和模擬移動床吸附
6.6.3攪拌釜吸附
6.7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7色譜
7.1色譜原理與分類
7.1.1原理
7.1.2分類
7.2色譜過程理論基礎
7.2.1平衡模型
7.2.2理論板模型
7.2.3傳質(zhì)速率模型
7.3分離度
7.4凝膠過濾色譜
7.4.1原理與操作
7.4.2凝膠過濾色譜介質(zhì)
7.4.3影響分離的因素
7.4.4凝膠過濾色譜的應用
7.4.5凝膠過濾色譜的特點
7.5離子交換色譜
7.5.1原理與操作
7.5.2線性梯度洗脫色譜
7.5.3逐次洗脫色譜
7.5.4離子交換色譜的應用及特點
7.6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譜
7.6.1原理
7.6.2疏水性吸附劑
7.6.3色譜操作
7.6.4疏水性相互作用色譜的特點
7.7色譜聚焦
7.7.1原理與操作
7.7.2多緩沖劑與多緩沖離子交換劑
7.7.3色譜聚焦的應用
7.8反相色譜
7.9羥基磷灰石色譜
7.10流通色譜
7.11置換色譜
7.12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8親和色譜
8.1生物親和作用
8.1.1親和作用的本質(zhì)
8.1.2影響親和作用的因素
8.1.3親和作用體系
8.2親和色譜原理
8.3親和色譜介質(zhì)
8.3.1親和配基
8.3.2親和吸附劑及其制備方法
8.3.3間隔臂的作用
8.4親和吸附平衡
8.4.1親和吸附等溫線
8.4.2色素親和吸附平衡
8.5親和色譜過程和應用
8.5.1親和色譜過程
8.5.2親和色譜的應用
8.6親和膜色譜
8.6.1原理和特點
8.6.2應用
8.7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9蛋白質(zhì)復性
9.1包含體的形成和性質(zhì)
9.1.1包含體的形成
9.1.2包含體的性質(zhì)
9.1.3包含體的胞內(nèi)抑制
9.2包含體的純化和溶解
9.2.1包含體的分離純化
9.2.2包含體的溶解
9.3蛋白質(zhì)復性
9.3.1稀釋復性
9.3.2輔助因子的作用
9.3.3分子伴侶和人工分子伴侶
9.3.4復性色譜
9.3.5反膠團溶解復性
9.3.6荷電粒子促進同電荷蛋白質(zhì)
復性
9.4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10結(jié)晶
10.1結(jié)晶原理
10.1.1溶解度
10.1.2過飽和溶液與介穩(wěn)區(qū)
10.1.3成核
10.2結(jié)晶的生長
10.2.1生長速率
10.2.2ΔL定律
10.3結(jié)晶過程設計基礎
10.3.1晶體粒度分布
10.3.2粒數(shù)衡算方程
10.4結(jié)晶器
10.4.1冷卻結(jié)晶器
10.4.2蒸發(fā)結(jié)晶器
10.5結(jié)晶操作及其應用
10.5.1結(jié)晶操作特性
10.5.2應用
10.6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11干燥
11.1干燥速度
11.1.1傳導干燥
11.1.2對流干燥
11.2濕空氣和物料中水分的性質(zhì)
11.2.1濕空氣的性質(zhì)
11.2.2物料中的水分
11.3干燥過程
11.3.1盤架傳導干燥
11.3.2球形粒子對流干燥
11.4干燥設備及其應用
11.4.1盤架干燥器
11.4.2冷凍干燥器
11.4.3傳送帶式干燥器
11.4.4轉(zhuǎn)筒干燥器
11.4.5氣流干燥器
11.4.6流化床干燥器
11.4.7噴霧干燥器
11.5本章總結(jié)
習題
參考文獻
部分習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