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爾納(1828-1905),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幻小說之父”。《海底兩萬里》是他的重要小說之一。
在這部《海底兩萬里》中,凡爾納用神來之筆,循循善誘,引導(dǎo)讀者隨同阿羅納克斯教授參觀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圖書室、博物館,漫步海底平原,飽覽無奇不有的海洋生物,嘗試海底森林打獵,穿越阿拉伯水下通道,參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禮,訪問沉淪海底的大西洋古城,目睹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讓讀者耗時十個月,行程兩萬里,去認識這個神秘莫測的海底未知世界。
儒勒·凡爾納(1828—1925),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幻小說之父”。《海底兩萬里》是他的重要小說之一。
在這部海洋小說中,凡爾納用神來之筆,循循善誘,引導(dǎo)讀者隨同阿羅納克斯教授參觀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圖書室、博物館,漫步海底平原,飽覽無奇不有的海洋生物,嘗試海底森林打獵,穿越阿拉伯水下通道,參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禮,訪問沉淪海底的大西洋古城,目睹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讓讀者耗時十個月,行程兩萬里,去認識這個神秘莫測的海底未知世界。
第一部
第一章 神出鬼沒的海礁
第二章 贊成和反對
第三章 悉聽尊便
第四章 尼德·蘭
第五章 輕舉妄動
第六章 全速前進
第七章 不明來歷的鯨
第八章 動中之動
第九章 尼德·蘭的憤怒
第十章 水中人
第十一章 鸚鵡螺號
第十二章 一切都用電
第十三章 若干數(shù)據(jù)
第十四章 黑潮
第十五章 一封邀請信
第十六章 漫步海底平原
第十七章 海底森林
第十八章 太平洋下四千里
第十九章 瓦尼科羅島
第二十章 托雷斯海峽
第二十一章 陸上才幾天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長的雷電
第二十三章 強迫睡眠
第二十四章 珊瑚王國
第二部
第一章 印度洋
第二章 尼摩船長的新建議
第三章 價值千萬的寶珠
第四章 紅海
第五章 阿拉伯地下水道
第六章 希臘群島
第七章 地中海四十八小時
第八章 維哥灣
第九章 沉淪的陸地
第十章 海底煤礦
第十一章 馬尾藻海
第十二章 抹香鯨與露脊鯨
第十三章 大浮冰
第十四章 南極
第十五章 大事故還是小事故?
第十六章 空缺稀薄
第十七章 從合恩角到亞馬孫河
第十八章 章魚
第十九章 灣流
第二十章 北緯四十七度二十四分,西經(jīng)十七度二十八分
第二十一章 一場大屠殺
第二十二章 尼摩船長的最后幾句話
第二十三章 尾聲
同年7月23日,在太平洋海面上,西印度一太平洋航運公司的克里斯托巴爾一科隆號也碰到同樣的事?梢姡@個奇特的鯨類動物能以驚人的速度從一處轉(zhuǎn)移到另一處,時隔希金森總督號發(fā)現(xiàn)}圣物之后不過三天,克里斯托巴爾一科隆號在相距七百海里的地方竟然也看見了它。而十五天之后,在離上述地點兩千海里之遙的地方,國營航運公司的海爾維地亞號和皇家郵船公司的香農(nóng)號,在美國和歐洲之間的大西洋海面上迎面對開時,也分別看到了這個大怪物,方位在北緯四十二度十五分、西經(jīng)六十度三十五分。根據(jù)兩船同時觀察得到的數(shù)據(jù),估計這只哺乳動物的長度至少有三百五十英尺,因為香農(nóng)號和海爾維地亞號兩船首尾相連也不過百米(約合三百二十八英尺),遠不及怪物長。更何況,最大的鯨,如時常光顧阿留申群島的庫蘭馬克島和烏姆居里克島附近海面的那些鯨,最長也不過五十六米——也許壓根就沒達到這個長度。
此類消息連篇累牘,橫渡大西洋的佩雷爾號客輪所做的種種新觀察,英曼航線上的埃特那號跟這個怪物的一次不期而遇,法國軍艦諾曼底號軍官們所寫的航海記錄,克萊德爵士號軍艦海軍參謀菲茨一詹姆斯所做的精密測算,都曾引起轟動。在輕松幽默的國度里,大家都拿這事當笑談,但在嚴肅務(wù)實的國家里,像英國、美國和德國,人們卻很看重這回事。
在各大城市里,這個怪物變成了風靡一時的寵物:咖啡館有人歌唱它,報刊上有人嘲笑它,舞臺上有人表演它。街頭小報乘機炒作,鴨子居然能下五顏六色的彩蛋。由于沒有復(fù)印設(shè)備,一些報刊一再發(fā)表各種巨型怪獸的報道,有的說是白鯨,有的說是北極海中可怕的&"莫比·狄克&",還有的說是大海怪&"克拉肯&",據(jù)說海怪的觸須可以纏住—艘五百噸位的航船,并將它拖人大洋深處。有些人甚至不惜引經(jīng)據(jù)典,搬出亞里士多德和普林尼的見解,說他們承認這類怪物的存在,有的甚至借用彭托皮丹主教的挪威紀事,保羅·埃紀德的論述,以及哈林頓的報告,后者言之鑿鑿,不容置疑;說他于1857年乘坐卡斯蒂蘭號時,看見過一條大海蛇,這種蛇以前只在立憲號航行的海面上出現(xiàn)過。
于是,在知識界和科學報刊上,堅信派和懷疑派之間爆發(fā)了一場無休止的爭論。&"怪物問題&"燒得人們頭腦發(fā)熱。信奉科學的記者與宣揚神怪的記者針鋒相對,在這場刻骨銘心的論戰(zhàn)中筆走龍蛇,墨灑海天;更有甚者,有些人還大打出手,為此還流了兩三滴鮮血,因為他們的筆鋒所指突然從海蛇轉(zhuǎn)向咄咄逼人的反對派。
論戰(zhàn)持續(xù)了半年之久尚難分勝負,各種可能性都存在。流行小報振振有詞地反駁巴西地理研究所、柏林皇家科學院、不列顛科學協(xié)會、華盛頓斯密森學院發(fā)表的權(quán)威文論,也攻擊《印度群島報》、穆瓦尼奧神父的《宇宙》雜志、皮特曼的《消息報》討論的文章以及法國和外國各大報刊的科學專欄文章。它那些信奉神怪的作家們才思敏捷,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利用海怪懷疑論者常引用的林內(nèi)的一句話來回敬對方:&"大自然不制造愚蠢&",懇請時人切勿得罪大自然,要相信&"克拉肯&"、大海蛇、&"莫比.狄克&"的存在,要相信頭腦發(fā)熱的海員們的胡言亂語。最后,一家善于一針見血的諷刺報,由編輯部最德高望重的編輯大筆一揮,草草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像希波呂托斯那樣,向怪物發(fā)動猛攻,并給予致命的一擊,在世人的哈哈大笑中一了百了。神怪戰(zhàn)勝了科學。
在1867年的頭幾個月里,怪物問題似乎已被埋葬,也似乎不應(yīng)該節(jié)外生枝。但就在此時,人們又得知一些新的事實。這已不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而是一個務(wù)必繞開的實實在在的重大危險。問題完全改變了本來面目。怪物居然變成了小島、巖石、暗礁,而且這座暗礁神出鬼沒,行蹤莫測,不可捉摸。
1867年3月5日夜間,蒙特利爾航海公司的摩拉維亞號航行到北緯二十七度三十分、西經(jīng)七十二度十五分的海面時,船右舷尾部撞上一座礁石,可是,任何海圖都未曾標明這一帶有礁石。由于風力的助威和四百馬力的推動,船速高達十三節(jié)②。毫無疑問,若不是輪船質(zhì)量卓越,摩拉維亞號被礁石開膛破肚后,連同從加拿大運來的二百三十七名乘客,勢必同歸于盡,葬身海底。
事故發(fā)生在清晨五時左右,那時天剛破曉。值班主事立即奔向船的尾部。他們一絲不茍地觀察了出事海面。但沒有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只看見一個大漩渦,離船尾三鏈處碎成浪花,似乎有大片洋面受到強烈的沖擊。摩拉維亞號準確無誤地記錄下出事地點,然后繼續(xù)航行,粗看沒有發(fā)生任何海損。它到底是撞上水下暗礁還是巨輪遺?人們不得而知。但船到碼頭后進行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輪船部分龍骨已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