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學(第21輯)》值得介紹的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紀念利瑪竇逝世400周年專欄”。做西方漢學研究,傳教士漢學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研究階段,不僅僅在于,正是這一時期這些來華的傳教士奠基了歐洲漢學的基礎(chǔ),更重要的在于,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這些傳教士來往予中國和歐洲之間,他們在傳播福音的同時開始將歐洲的思想文化和中國的思想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從這個時期開始,傳教士們所介紹的西學書開始影響中國思想和學術(shù)的進展,同時,他們所介紹的中國文化典籍開始影響歐洲的思想文化進展。而當下無論是歐溯史還是中國史的研究,都尚未將這種關(guān)聯(lián)性很好地展現(xiàn)出來。從晚明開始,中國史的記載和研究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中文文獻,不努力將藏在歐洲的以傳教士為主體的外文文獻徹底整理,明清史的研究就很難真正展現(xiàn)出全球化初期中國的真實變遷;同理,如果不了解此時傳教士漢學研究的成果,我們也很難說清歐洲思想的變遷。傳教士漢學和當下的專業(yè)漢學的重要區(qū)別在于:傳教士漢學作為一個同時參與到歐洲和中國思想文化變遷的學術(shù)形態(tài),其復雜性要遠高于只將中國歷史文化作秀文奉研究對象韻當代專業(yè)漢學。
李學勤,教授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他長期致力于漢以前的歷史與文化的研究,注重將文獻與考古學、古文字學成果相結(jié)合,在甲骨學、青銅器及其銘文、戰(zhàn)國文字、簡帛學,以及與其相關(guān)的歷史文化研究等領(lǐng)域,均有重要建樹。
主要著作:《殷墟文字綴合》(與人合作),科學出版社,1955《殷代地理簡論》,科學出版社,1959《東周與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古文字學初階》,中華書局,1985《李學勤集》,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新出青銅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比較考古學隨筆》,(香港)中華書局,1991《周易經(jīng)傳溯源》,長春出版社,1992《簡帛佚籍與學術(shù)史》,(臺灣)時報出版,1994《走出疑古時代》,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殷墟甲骨分期研究》(與人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失落的文明》,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綴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四海尋珍》,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夏商周年代學札記》,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重寫學術(shù)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李學勤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shù)委員文庫之一,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紀念利瑪竇逝世400 百年利瑪竇研究 張西平
周年專欄 對利瑪竇中西交流思想及其對兩個文明碰撞之
影響的思考 [德]朗宓榭
論《交友論》的格富來源與思想性 孫琪
利瑪竇留在南昌的記憶和友誼 [意]菲利浦·米尼尼著 王蘇娜 譯
漢學-家言 面對共同的挑戰(zhàn)?漢學(中國學)在促進中西理解中的角色 [瑞典]楊富雷
漢學家訪談錄 漢學推手二十載
——李亦園院士與蔣經(jīng)國基金會 耿立群等
華裔漢學家與各國漢學 悼念鍥兩不舍的漢學家柳存仁教授 [新加坡]李焯然
蕭公權(quán)與美國漢學 肖俊
20世紀中國古代文化經(jīng)典在域外的傳播與影響 日常生活世界的形成與建構(gòu):《金瓶梅詞話》與日用類書 [美]商偉 著 王翎譯
先秦文獻的立體式研究
——以鄭良樹&"商鞅學派&"研究為例 毛策
明代&"剪燈&"系列小說在越南的傳播與接受 喬光輝
中國詩歌之精神[英]伯塞爾 著 孫軼曼 譯
中國詩歌的韻律[法]德理文著蔣向艷譯
傳教士漢學文獻 消除誤解:薄賢士和他的《中國禮儀之爭問題的說明》 [美]魏若望著辛巖譯
范禮安、孟三德記中國 [意]范禮安 [葡]孟三德 著何高濟 譯
……
書評與書介
機構(gòu)與動態(tài)
利瑪竇留在南昌的記憶和友誼
[意]菲利浦·米尼尼(Filippo Mignigni)著 王蘇娜譯
兩個月來的辛苦旅程、遭遇的挫折、充滿陷阱的前路以及被逐出南京的失望終于擊垮了利瑪竇原本強壯的身體。他非常疲憊,發(fā)著低燒且伴有炎癥,沒有一個朋友可以讓他依靠。他在家里休息了大約一個月,調(diào)理身體,這期間他一邊學習一邊制作地球儀、天球儀。他還測出了南昌的地理位置是北緯29度,并根據(jù)這一數(shù)據(jù)制作了新的日晷。
房東像招待大學者那樣招待利瑪竇,在與利瑪竇聊天時,談到了城里的一位著名醫(yī)生。這位醫(yī)生非常富有,是石婁和江西巡撫的好友。7月末,利瑪竇決定前去拜訪這位名叫王繼樓的醫(yī)生。王繼樓醫(yī)術(shù)高明、聰明睿智、喜歡了解新鮮事物,當他聽說一位通曉中國典籍和風俗的外國人想要拜訪他時非常高興。見到外貌奇特,卻諳熟中國古籍、語言、服飾,行為舉止與中國文人并無二致的利瑪竇時,王繼樓更是驚喜萬分,他興奮不已地將此事告訴他的朋友們。一時間,很多人慕名前往拜訪利瑪竇,并邀請他來家中做客。④
幾天后,王繼樓設(shè)宴款待利瑪竇,他還邀請了城里的儒生們參加宴會。此時,利瑪竇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現(xiàn)如今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為傳教事業(yè)開辟道路,不能再寄希望于教皇使團等政治外援了。他意識到中國人對天主教的興趣完全取決于對他本人的敬仰,而這種敬仰又完全來源于他所展現(xiàn)出來的才能,謙卑無益于贏得人們的敬仰。
利瑪竇讓陪同他赴宴的仆人也穿上長袍,他決定利用這一機會向中國人展示他的絕技。當宴會接近尾聲時,利瑪竇請同席者在紙上寫下四五百個毫無邏輯關(guān)系的詞,并說他在讀過一遍之后即可倒背如流。大家都以為利瑪竇在吹牛,他們面面相覷,彼此交換了一個微笑。
當利瑪竇品茶的時候,王繼樓命人取來紙張筆墨,在場的文人一個個絞盡腦汁地在紙上寫下很多生僻字,這張寫滿字的紙最后被遞到利瑪竇的手上。全場一片寂靜,利瑪竇從頭到尾逐字瀏覽了一遍。幾分鐘后,他將紙還給王繼樓,開始用清晰的聲音,不急不緩地背誦出這一長串沒有任何邏輯關(guān)系、奇形怪狀的文字。幾個文人湊到王繼樓身邊,檢查利瑪竇背的是否與紙上的字相符。當利瑪竇一字不差地背誦到第一百個詞時,懷疑變成了驚訝;當他背誦到第二百個詞時,欽佩;背誦到第三百個詞時,震驚;背誦到第四百個詞時,激動;當利瑪竇又一字不差地倒背了一遍之后,全場嘩然。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次非凡之舉,超人之舉。有的人甚至拜倒在利瑪竇面前,懇請他收自己為徒,傳授神奇的記憶法。
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全城,人們都對這位外國文人過目不忘的本領(lǐng)津津樂道。接下來的幾天,前來拜訪的人絡(luò)繹不絕。一位王爺甚至一連來了三次,他是皇帝的親戚,他的兒子娶了瞿太素的女兒。許多文人、學者攜帶禮物和銀兩前來拜師學藝,利瑪竇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向他們解釋說自己教學不為錢財,并承諾有時間一定會教他們記憶法。
一些官員見到有關(guān)利瑪竇的傳言越來越多,感到十分擔心,便將這一情況稟告了江西巡撫陸萬垓。陸萬垓早就聽說有一位外國人住在肇慶,根據(jù)從各方面得到的消息,他懷疑南昌的這位應該與肇慶的那位是同一個人,于是命當?shù)刎撠熤伟驳墓賳T進行調(diào)查。這位官員派人請利瑪竇前來答問,利瑪竇身著文人的長袍,向官員遞交了一份折子,上面詳細介紹了他在廣東居住、隨石婁前往南京以及后來因病在南昌短期滯留等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