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學文本的成立、經(jīng)典化與詮釋論集》一書是由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典學平臺和北京大學人文學部主辦的相關學術研討的成果結集。本次研討旨在組織禮學研究者,以解釋文本構成與意義為宗旨,從禮學文本的成立、經(jīng)典化與詮釋等方面深入探討相關議題,以推進禮學研究的多維度發(fā)展。
本書共收錄論文十七篇,所探討的學術問題涉及禮學文獻的文獻形態(tài)研究、文本考據(jù)與分析、歷代禮學思想闡釋、禮對中國社會生活方式影響等方面。
在研究材料上,既有對新發(fā)現(xiàn)出土文獻材料的整理與利用,也有對傳統(tǒng)禮學文獻的重新挖掘與細化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繼承了基于目錄、?钡葌鹘y(tǒng)文獻學研究手段的傳統(tǒng),一方面也借助數(shù)字人文的發(fā)展,通過算法技術在更細化的文本層面上進行離析、比對、串聯(lián)等分析;在研究深度上,不局限于對文獻表象的著錄、描述、發(fā)掘整理,而是經(jīng)由語言文字路徑深入文本,探究其文本生成、變異、詮釋和理解的過程,并還原解讀其歷史語境。
本書體現(xiàn)了禮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新發(fā)展和新方向。
劉玉才
----------------------------
劉玉才:1981年起就讀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yè),分別獲得文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在比利時根特大學、韓國淑明女子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學和任教,現(xiàn)任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化與中國古典文獻。
張學謙
----------------------------
張學謙,男,1988年生,山東滕州人。先后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006-2010)、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2010-2013)、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13-2018),文學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訪問研究員(2015.9-2016.2)、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雅博士后(2018-2020),現(xiàn)任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在《文史》《中國哲學史》《國學研究》《文史哲》《中國典籍與文化》等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多篇。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獻學相關研究,現(xiàn)階段關注的方向為經(jīng)學文獻、讖緯文獻及版本目錄學等。
兩見於文獻與銘文的廟見之禮 ………………………… 賈海生 楊 羚 1
清華簡《大夫食禮》略説 ………………………………………… 馬 楠 17
論武威漢簡《儀禮》的符號及儀節(jié)劃分問題
———兼談簡本《儀禮》的經(jīng)學價值 ………………………… 杜以恒 21
二戴《禮記》中“孔門傳記”文獻的分類與《論語》的二次成書
———兼論《論語》的輯纂方法與選篇原則 ………………… 徐 淵 48
大戴《禮經(jīng)》家法的重構與解釋 ………………………………… 覃力維 82
從《禮記·儒行》看先秦儒、士關係 …………………………… 王 鍔 113
論禮容與漢儀應當歸復漢代禮經(jīng)傳習脈絡 …………………… 張 濤 129
“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平議
———從文質論的角度看 …………………………………… 吳 飛 146
重審《三禮注》與《毛詩》之關係:以《鄭志·答炅模》爲中心 …… 李 霖 170
《三禮義宗》辨體 ………………………………………………… 朱瑞澤 203
《禮記正義》殘鈔本補校 ………………………………………… 郜同麟 220
《永樂大典》引《禮記》輯考
———兼議《永樂大典》“三禮”文獻的輯佚參考系 ………… 高樹偉 237
《欽定禮記義疏》文本纂修流程與性質再探
———兼論杭世駿《續(xù)禮記集説》編纂緣由與實質 ………… 侯 婕 248
《三禮目録》清人輯本平議 ……………………………………… 唐田恬 273
阮刻本《禮記注疏》校補缺文考 ………………………………… 井 超 316
《撫本禮記鄭注考異》辨正 ……………………………………… 張 文 335
陳鱣《禮記參訂》成書考 ………………………………………… 黃 漢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