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叢書(套裝共25冊)/教育發(fā)現(xiàn)
定 價:1210 元
- 作者:王紅順,秦愛英,王維審,嚴育洪,陳立等著
- 出版時間:2020/6/1
- ISBN:9787532958238
- 出 版 社:山東文藝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
- 頁碼:647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開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的教育故事》:
細細感悟王老師的文字,我竟有被同情、被理解的愉悅,忍不住一次次掩卷深嘆:他那質樸流暢的語言,字字句句都在訴說著你、我、他——所有不甘平庸的一線教師的喜怒哀樂。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的教育故事》似朋友、如師長,不僅涵蓋著我們一線教師戰(zhàn)勝挫折的秘訣,還有豐富教育人生的經(jīng)驗,以及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種種借鑒。
《課堂教學微創(chuàng)56例》:
“九輕”做實,備出的課才有分量,3.0版教案設計的DNA,課堂上巧用小紙條與小卡片,推薦一份學科常態(tài)課評價表,思維導圖“經(jīng)”怎樣“唱”效果更好,提升作業(yè)效果的六個硬核小策略,學困生轉化新視域,讓教師撰寫的工作總結“活”+“動”起來。
《數(shù)學可以這樣教》:
讓學生的學習有“真情”與“實感”
讓學生踏實而堅定地走在學習之路上
讓學生的學習在“任重”中“道遠”
給學生“不一樣的”數(shù)學學習
“小學數(shù)學任務驅動式教學”研究成果被《中國教師報》推介,入選第四屆江蘇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精品課題和第四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獲第五屆江蘇省教育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重構高效課堂》:
與其說高效課堂走的是一條顛覆之路,從理念到行動的顛覆之路,毋寧說我們連老祖宗的任何一個理念都沒有顛覆,我們只是在做回歸,做減法。
將有關教育和教學多余的東西剪掉,比如功利。
我們將與人無關的東西盡量去掉,將“以人為本”落實到每一處。
我們在行動上做顛覆,卻在觀念上走向回歸。
一場以重構“教”與“學”的關系,構建新教學行為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悄然興起。這場改革,應著新課程改革的步伐,將“以人為本”的課改理念落實到課堂的每一個行為中。
這樣的課堂,學生為主體,學情為主導,教師做助推,全面呈現(xiàn)學生主體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發(fā)展規(guī)劃的能力,這樣的課堂是“活”的課堂,是“看得見”學生思維的課堂,是教師從“教書匠”變成“教育者”的課堂。
學校是希望與未來發(fā)生的地方,不應該只有書本;學校是有活力與生氣的地方,不應該只有管制;學校是夢想與信仰集結的地方,以課堂技術帶來的教育生態(tài)變革正在發(fā)生。
課堂,是改革支點,更是改革的原點。有幸,我們身在其中。
《學校領導力十課》:
惠特曼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在《學校領導力十課》里,我想懇請你帶領相關人看見一些東西。
看見什么?
首先,看見“理想學!,我謂之曰“新形態(tài)學校”。
看見了理想學校,也就看見了理想教育。有人說:沒有希望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荒地。也有人說:只要你抱有希望,死去的意志就會在你內(nèi)心復活,給教師以希望,給學校以希望,給教育以希望,實在是一件拯救心靈的大事。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說,希望是熱情之母,它孕育著榮譽,孕育著力量,孕育著生命。一句話,希望是世間萬物的主宰。
簡單說來,“新形態(tài)學!泵擅碇硐雽W校的模型,更多指向于教育內(nèi)在的品質,而不只是建筑、環(huán)境和課程等外在形態(tài)。
如果一定要說出“新形態(tài)學!钡奶厣,可以概括為“五化”:人性化、個性化、現(xiàn)代化、國際化、高質化。人性化是基礎,個性化是特色,現(xiàn)代化是應用,國際化是路徑,高質化是品質。其實,教育如果不能基于人性化,也難言教育,那和馴獸沒什么區(qū)別;而個性化則顯現(xiàn)出立體式的辦學形式,指向不同基礎和層次的兒童需要;現(xiàn)代化則是必然的選擇,它代表的是對科學技術和教學手段的基本尊重,你不能總是停留在黑板加粉筆的水平上;國際化是希望抬頭看天空、睜眼看世界;高質化代表義不容辭的責任,它包括升學,但更多地指向于生活的高質量和生命的高價值,它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笑著生長。
對于民辦教育,“新形態(tài)學校”堅持三點:一、民辦教育不是生意,是教育;二、不是學校給了教師飯碗,而是教師成就了學校;三、不是只有教師和學生需要學習,而是通過師生發(fā)現(xiàn)和提升自己。
“新形態(tài)學校”要求辨析清楚以下三個關系——
一是文化和文明的關系。不是傳承文化,而是依止文明,它是一個涉及人類前途的大工程。二是自然與自然教育的關系。把學校建進森林、田園里是好事,卻未必就等于自然教育,要弄懂自然教育需要回到“無為”上,但“無為”不是不作為。自然與自然教育的關系可類比勞動與勞動教育、道德與道德教育、體育與體育教育、美術與美術教育、音樂與音樂教育、學科與學科教育等,我們時下的很多勞動課、德育課、美術課等,可能都脫離了教育。教育不只是體驗,否則讓學生如同農(nóng)民種地、放羊一樣學習就行了,干嗎還要辦學?它是涉及“塑造靈魂”的大工程。三是教育與教學的關系。教育不只是知識學習,但廢棄知識學習的教育肯定無法行穩(wěn)致遠。書院的出現(xiàn)為相對保守的學校教育提供了新視野,但現(xiàn)行的書院在理念、課程和教學行為上的某些做法值得商榷,教育是涉及培養(yǎng)“全人”的大工程。
“新形態(tài)學校”在教育體系上呈現(xiàn)出四個結構,我稱之為“四輪驅動”:一是作為環(huán)境、情境、心境的文化體系;二是作為動力動能的自主管理機制與體系;三是作為載體工具的生命課程體系;四是表現(xiàn)學一題、得一法、明一理、通一類的智慧課堂體系。
“新形態(tài)學!斌w現(xiàn)出三個特質:一是有趣,體現(xiàn)出“自然教育”特性;二是有責,體現(xiàn)出“社會教育”特性;三是有神,體現(xiàn)出“精神教育”特性。
之所以探索“新形態(tài)學!保菫榱私o廣大民辦學校一個方向和目標,而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概念。說“新形態(tài)學!笔菫榱藚^(qū)分那些不入性、不個性、不現(xiàn)代、不國際、不高質的“五不學!保@樣的學校想繼續(xù)生存下去不易,建設“新形態(tài)學校”就是在幫助這樣的學校走向新生。
其次,看見“學校之魂”,也可以稱之為“新形態(tài)學校文化”。
海倫說:有了想飛的沖動,誰還愿意在地上爬行。
民辦學校的低層次發(fā)展,恐怕大多是無奈之舉。
你痛感到學校團隊士氣低落、人心散漫、效率低下嗎?你試圖改變卻苦于找不到路徑建構有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文化嗎?你找到了文化卻又糾結于無法把理想教育具象化嗎?你困惑于如何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嗎?你遭遇課改之艱難和不斷反彈了嗎?你受制于學校沒有辦學特色和缺乏社會影響力嗎?
這一切均是缺少“;辍钡谋憩F(xiàn)。
《非常教師》
《發(fā)現(xiàn)李希貴》
《教師成長的革命》
《做智慧班主任》
《評價改變生態(tài)》
《小說可以這樣讀:言語思維解讀18課》
《八十而述》
《走出心靈的黑洞》
《親子心理拓展游戲100例》
《一個世紀的超越》
《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義的寫作》
《做一個會成長的老師》
《成為更好的老師》
《牽手,陪你去高考》
《做有故事的教育》
《初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落地簽》
《立場:20位課改人物訪談錄》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
《高效課堂技術解碼》
《當代教學實用指南(第5版)》
莎士比亞說,世界是個舞臺,每個人都要在上面演出一個角色。
其實,教育也是一個舞臺,我們都在扮演一個相同的角色——教師。只不過這樣的扮演,有的順風順水,有的磕磕絆絆,有的平常平庸,有的精彩精美。
慶幸的是,我們都沒有選擇放棄。
尋找
我似乎注定成不了名師,至少成不了評選出來的名師。
原因有三個。
其一,我讀的小學是村子里的小學,初中是幾個村子聯(lián)合辦的初中,都屬于那個時期中國教育最底層、最薄弱的學校。教我的老師都是民辦教師,“亦農(nóng)亦師”的尷尬身份讓他們更多地選擇了農(nóng)田和莊稼。他們都不講普通話,既不會也不需要,自然,我的普通話也極其“普通”。這對于靠語言表達為業(yè)的教師來說,無疑是一個“硬傷”,特別是在各級講課比賽中,這個“硬傷”就顯得尤為突出。
其二,工作十九年,我有十四年待在農(nóng)村。當過臨時工,做過校辦工廠的工人,被剝奪過上課的權利,也曾經(jīng)被“發(fā)配”到最偏遠的聯(lián)中。這樣的日子不僅讓我浪費掉了太多的時光,也平添了許多因怨天尤人而放棄努力的機會。即使在正兒八經(jīng)開始做老師時,我的生存環(huán)境也極其貧瘠,并時時要經(jīng)受一波三折的打擊,以及接踵而至的種種不公平?梢哉f,我的教師生涯90%的時間,都充滿著被“頹廢”誘惑的可能。
其三,我學的是歷史教育專業(yè),卻一直教的是數(shù)學學科,在十分講究專業(yè)對口或者大致對口的中學教育中,我這種跨大文大理的老師不僅會在最現(xiàn)實的職稱評審中受限,就連教師成長也大多會停滯在縣區(qū)一級的骨干評選上。這是體制賜給我的“束縛”,而要掙脫這種束縛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力量。很多時候,這絕對會淹沒一個人努力的方向和愿望。
總之,我并不具備在體制下獲得成功的基本條件。如果我愿意,憑著這三點,我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混過教師生涯的每一天。但是,我卻選擇了用文字來安頓生命里的痛感,并試著通過教育寫作讓自己的精神與磨難一起扎根。在持續(xù)的寫作中,我可以輕易透過喧囂與熱鬧,開始一場場關于教育的冷靜思考和深度感悟。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教育已經(jīng)不再需要鮮花和榮譽,而只是一份寧靜的守候;教育已經(jīng)不再是職業(yè)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掌聲,我會行走;沒有掌聲,我亦會行走。
在持續(xù)的寫作中,我尋找到了自己的靈魂和依靠。迄今,我已經(jīng)撰寫了七百多萬字的教育隨筆,其中有一千多篇在《人民教育》等報刊上發(fā)表;應邀到各地做教育講座一百多次,被多所學校聘為教師成長導師。近年來,我在《湖南教育》等四家雜志擁有了自己的教育隨筆專欄,成為《教師博覽》《班主任之友》等雜志的簽約作者、優(yōu)秀作者,擔任多家教育雜志卷首語的特約撰稿人,并被《中國教師報》《今日教育》等媒體作為教師寫作成長“樣本人物”予以報道或進行封面人物介紹。
這一切,都是因為文字。
確認
教育是什么?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是因為沒有答案,而是由于答案太多。在學生眼里,教育可以是枯燥的課堂,寫不完的作業(yè),沉悶的校園,壓抑的教室,做不完的試題,尷尬的名次,瞌睡的晨讀,被圈養(yǎng)起來的午休;在教師眼里,教育可以是學生的分數(shù),教學成績的排名,領導或犀利或期待的目光,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榮譽,一場場比拼下來的名次,一步步攀升的稱號;在校長眼里,教育可以是拿得出手的政績,應付不完的檢查,沒完沒了的評比;在家長眼里,教育是孩子的一生,自己沒完結的理想,生命的一切,最舍得花錢的地方,最揪心的事情,最放不下的牽掛……
這一定都不是教育的根底,那么教育的根底在哪里?
我曾經(jīng)以為,教育的根底就是把學生的成績提高,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得到同事的羨慕、領導的認可、家長的追捧;也曾經(jīng)以為,教育的根底就是以某種形式證明自己,評上優(yōu)秀教師,獲得榮譽稱號,職稱晉升得快一點,得到的東西多一些……因為有了這樣的揣測,我的教育曾經(jīng)一度“輝煌”,甚至是創(chuàng)造了很多教育的“奇跡”:高得令人瞠目的升學率,家長們紛紛送子女入班的熱鬧場面,班級學生爆滿時“無奈中的榮耀”,班級管理“免于考核”直接定為一等獎的特權……但是,常年的教育敘事寫作,讓我習慣了追問教育“背后的故事”。
在我的教育故事里,有當年優(yōu)秀生的最終失敗,也有像單強一樣雖不顯貴卻有著自己小幸福的普通學生的成功,有曾經(jīng)因為我的一句話而學會了堅持和堅守的學生,也有因為一個微小的事件而改變?nèi)松壽E的孩子……恰是這些故事,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層意義上的感悟:教育是種子的事業(yè),它的成功與否需要時間的見證。多年以后,我在學生心中埋下的教育種子能不能開花結果,他們會因為我的教育而變得幸福還是窘迫,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教育里,成功與失敗的辨別也許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明了的?梢钥隙ǖ氖牵谌魏吻闆r下,教育都不會只是知識的傳授和傳遞。教育最長久的質量應該是在歲月流淌過的某一個角落,一個人對一群人說過的某段話,讓彷徨與孤單中行走的人得到可以慰藉心靈的力量。
因為相信歲月,相信種子,我在流派紛呈的教育洪流中,確認了一種能夠經(jīng)得起時間評判的“常識”——教育就是幫助人慢慢獲得成長的動力,慢慢完成對生命的體恤、對尊嚴的認同和對自我的成全。
簡單地說,教育就是成長,以及幫助成長。
救贖
蘇聯(lián)一位將軍曾經(jīng)寫過一首小詩:
鳥兒死去的時候,
它身上疲倦的子彈也在哭泣,
那子彈和鳥兒一樣,
它唯一的希望也是飛翔。
這首詩沒有題目,也許沒有多少人會記得它,我卻特別喜歡。在我看來,詩人是在探討一種悲傷的相遇,而我一次次固執(zhí)地認為,我們的教育也是一種相遇。它本該是一種怎樣的美好?在簡單而溫馨、純粹而神圣中,彼此溫暖,相互成就。但現(xiàn)實呢?總有一種東西在師生中筑起一道厚厚的屏障,都在付出,都在痛苦,卻無法逾越;總有一股力量操縱著課堂,操縱著教育,讓師生在相遇中互相折損,筋疲力盡。最終,師生的相遇,成了一種痛苦和無奈,師生都成了需要救贖的人。
誰來救贖我們的教師?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所不在枷鎖之中。欲打破纏繞身心的諸多枷鎖,不能一味指望別人,而要看自我是否擁有足夠的打破枷鎖、贏得解放的力量!本拖耠娪啊缎ど昕说木融H》中的安迪一樣,能夠救贖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做教育,當老師,只有心動了,才會有持久的行動,才會有不需要外力牽引的心甘情愿。這幾年,隨著社會的喧囂對教師精神世界的介入和影響越來越多,教師承受了從未有過的壓力和困惑,而這些壓力和困惑慢慢變成了對教師的折磨,然后漸次轉換成了對學生的折磨。知識多了,能力有了,相遇的痛苦卻更多了,這是因為什么?很簡單,我們忽略了對精神世界的涵養(yǎng)。
在我看來,一個教師能不能擋住迎面而來的煩惱,能不能成為學生靈魂的守夜人,能不能消解師生相遇中的種種疼痛,很多時候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愿不愿”的問題。對于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需要的就是那種打破枷鎖、贏得自覺的力量。這份力量不會來自“教育專家”引領的“校本教研”,也不會來自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專業(yè)發(fā)展”,更不會來自教育行政賦予的榮譽刺激,它只能來自教師自己內(nèi)心的覺悟和覺醒。有了這樣的覺醒,也就完成了教師的自我救贖。而我,這樣一個起步贏弱的教師,就是在不斷的教育敘事中尋找、確認了教育的本質,并在文字的幫助下完成了教育生命的自我救贖。
所以,我的教育是和別人不一樣的,我也給了學生不一樣的教育。我想把自己的這段經(jīng)歷寫下來,送給那些和我一樣執(zhí)著生長著的草根們。我相信,在這本書里,你將要讀到的不僅是豐盈的敘事,更是一種不一樣的教育。
王維審,敘事教育倡導者,敘事者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共同體發(fā)起人,中國教育報2019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之一。致力于教育研究與專業(yè)寫作,在多家報刊開設教育專欄,出版《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做有故事的教育》等專著。
王紅順,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首屆十大教育新聞人物,中國教師報特聘課改專家,出任多所民辦學校發(fā)展顧問,河南民辦教育共同體理事長,現(xiàn)任鄭州晨鐘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著有《學校管理的N個創(chuàng)意》《學校管理創(chuàng)意策劃60例》,合著有《給民辦學校的N條建議》等,先后受邀在北京、廣東、江蘇等22個省市講學上百場。
秦愛英,中學一級教師,現(xiàn)任教于鄭州市惠濟區(qū)金洼小學,多次在市級教學技能大賽,省市級優(yōu)質課、課題研究、論文評選中獲獎。
嚴育洪,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無錫市首批名師工作室領銜人,無錫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無錫市錫山區(qū)教師發(fā)展中心師訓部主任兼科研部主任。
在《人民教育》等期刊發(fā)表論文500余篇,出版《課堂焦點:新課程教學九辨》《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這樣教書不累人》等36本專著。
主持4項省級課題,其中“小學數(shù)學任務驅動式教學”研究成果入選第四屆江蘇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精品課題和第四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公益博覽會,獲第三屆無錫市教育科學研究精品課題特等獎、無錫市首屆教學成果一等獎、第五屆江蘇省教育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陳立,育中方略教育集團總校長,《基礎教育課程》雜志社執(zhí)行主編。長期從事課改研究與培訓實踐,在高效課堂建設、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學關系重建、校本課程研發(fā)、信息技術運用等多領域的研究和培訓深受教育一線好評。
首倡新生態(tài)教育理論,提出并踐行“用課程建設教育新生態(tài)”理念,致力于改變教育功利、孤立、不均衡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教育利益體的良性互動和良性發(fā)展。
《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的教育故事》:
自序:不一樣的教育
第一章 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
為生命擦亮一些日子
換一個方向成長
再加10%,從平凡到卓越
第二章 我們需要怎樣的故事
回到不一樣的過去
智慧是最美的教育
遭遇“問題學生”時
不再“理所當然”
未必在師生之間
第三章 找到一種最好的表達
留存精彩的瞬間
講述完整的故事
給一個共同的朝向
把生活和教育畫等號
把自己“擺進”故事里
第四章 精心講好自己的故事
從事例走向事理
以簡潔的文字人筆
常在細微處用心
在理性的思考中收筆
讓故事參與故事
后記:因為文字
《課堂教學微創(chuàng)56例》:
備課篇
01 備課新六觀
02 “九輕”做實,備出的課才有分量
03 集智備課這樣做更扎實有效
04 深度把握“教學目標”的六個維度
05 3.0版教案設計的DNA
06 備課檢查的昨天、今天、明天
07 教研組實現(xiàn)深度備課的八大新策略
08 如何科學制訂一份實用的新學期個人教學工作計劃
09 學科教研組的期末“315”活動值得效仿
上課篇
10 新課堂教學常規(guī)48條
11 如何評價一節(jié)常態(tài)課的好壞
12 從回答走向回應,構建問題回應鏈
13 新授課時的單元復習課與期末復習時的單元復習課有什么不同
14 變課堂小結為課堂整理
15 課堂上巧用小紙條與小卡片
16 鼓掌的花樣,舉手的創(chuàng)意
17 走班、組班、選班的實踐與探索
18 推薦12種課型模板
19 學情備課的九大方法
20 升級你的聽評課、說課運行版本
21 抓好觀課議課最開始一公里
22 這樣觀課議課讓教研深度發(fā)生
23 推薦一份學科常態(tài)課評價表
24 課堂秩序混亂成因分析及對策
……
作業(yè)考試篇
培優(yōu)補差篇
方法與工具篇
備課篇
后記
《數(shù)學可以這樣教》
《重構高效課堂》
《學校領導力十課》
《非常教師》
《發(fā)現(xiàn)李希貴》
《教師成長的革命》
《做智慧班主任》
《評價改變生態(tài)》
《小說可以這樣讀:言語思維解讀18課》
《八十而述》
《走出心靈的黑洞》
《親子心理拓展游戲100例》
《一個世紀的超越》
《推開教育的另一扇窗:走向有意義的寫作》
《做一個會成長的老師》
《成為更好的老師》
《牽手,陪你去高考》
《做有故事的教育》
《初中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落地簽》
《立場:20位課改人物訪談錄》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
《高效課堂技術解碼》
《當代教學實用指南(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