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自從第一個穴居人在洞壁上涂畫出動物以來,人類就對動物畫饒有興趣。時至今日,人們依舊不斷在自然中尋找靈感。不可思議的是,雖然經過多年積累,人們已經獲得很多關于動物解剖的知識,但對于動物動態(tài)的認識卻仍舊是遲滯的。追溯到約一個世紀前,美國石版公司大量印制的石版畫那是由可里亞和愛夫斯開創(chuàng)的就可以印證這個事實。那時候的畫家以一種慣用的姿態(tài)來描繪馬的奔跑前腿高抬,向前彎曲,后腿好像剛剛離開地面。事實上,這種姿勢,無論是在馬的疾馳、慢跑和快步中,都是不可能出現的。
想要清楚地了解動物,研究其結構、動態(tài)分析和漫畫手法都很重要。本書將就這三個方面提供一些常識和技法。當然,要在有限的篇幅中闡釋所有的動物是不可能的。而且,與其包羅無遺,還不如掌握一個能用以描繪各種動物的技法更重要。
結構是一切繪畫的基礎。詳細的醫(yī)學解剖知識如關于鹿的脊椎骨的確切數量,并非那么重要,但動物在運動中的骨骼結構,或者脊柱的柔軟彎曲度,則必須要了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來觀察動物的肌肉組織。一旦了解了任何一種動物肌肉所形成的一般形狀,掌握其伸縮規(guī)律,你就會比較有把握地精確描繪其他動物,因為在解剖上,各種動物有諸多相似之處。
結構之外,是對于動態(tài)的分析。這兩方面是相互聯系著的,要明白任何動物在運動中的機能,必須了解其基本的解剖學知識。對動物的動態(tài)詳加了解后,才能畫出令人信服的姿態(tài)。
在電影出現以前,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創(chuàng)造了一個方法,讓一組動物照片運動起來。從這些照片中,人們可以看到一些此前肉眼無法觀察到的動物姿態(tài),F在,依靠高速攝影慢鏡頭的技巧,人們終于了解了動物的動態(tài)。這些影像演示出一些非常出乎意料的姿勢,告訴我們在畫動物時,畫家是在描繪怎樣高度柔韌的動作。
當你熟悉了骨骼的運動結構和節(jié)點,就像這本書里介紹的那樣,你將會通過描繪動物的姿態(tài)表達更多的東西。畫家并非只是人肉照相機,精準地再現他們眼之所見不然這本書放滿照片就好了。
自然是靈感的來源,畫家也需要扎實的解剖學基礎知識,但畫家的創(chuàng)造性體現在他對自我感知的表達和闡述。本書中大部分素描未使用模特或照片,即便是使用了,也僅僅是將其作為借鑒,而不是我最終的表達。
現在,我們探討本書第三個重要的畫法部分漫畫手法。這比前兩部分更需要想象力,因為你需要通過對動物特征的夸張而創(chuàng)造出形象。這又使你更多地認識動物的顯著特征,從而更精確地去藝術再現。許多優(yōu)秀的插畫家都是通過夸張某種情緒來表達這種情緒。同理,我們也可以通過夸張的手法,抓住動物身上那些獨特的性質。
動物也特別適合以漫畫手法來表達,因為它們身上似乎有無數的形象對比。大概最常用的漫畫手法都是通過把人的特點賦予動物而獲得的。人和動物的臉部表情以及身體姿態(tài)都有接近之處。裝飾性漫畫手法則制造出另外一種效果,這種效果著重于和諧的線條和設計感。但是不管通過哪種途徑,畫家的創(chuàng)造才能都會得到鍛煉這是漫畫在實踐中具有價值的另一理由。
假如你是初學者,并且計劃到動物園或馬展,或其他能觀察動物運動的場所去寫生,我會建議你帶一些軟鉛筆或炭精筆。比較軟的鉛筆會使你下筆大膽,而用炭精筆則利于快速涂出大的調子。動物總是在不斷變換姿態(tài),所以我們畫的時候速度必須要快,下筆要大膽。我們必須在幾個瞬間中準確抓住動作的精髓。在你繪畫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認識形體追求動態(tài)要獲得動物的感覺!
本書圖例給出了許多基本的速寫步驟,這會有助于我們抓住動物的基本動態(tài)和特征,從而避免僵硬和呆板的姿態(tài)這是動物寫生中常會遇到的糟糕結果。
再來談一下本書中有關結構的圖例。我把書的重心放在圖解中,而不是側重于文字說明。這樣的安排是為了讓讀者可以通過實際例子來直觀地學習,而不是通過理論或者是文本敘述得到模糊的印象。
本書中的大部分范畫,都是采用筆刷和墨水完成的。無論臨摹或者寫生,這都是一種很好的工具。假如你之前沒有試過,現在想要嘗試一下的話,一定買支二號或三號的優(yōu)質貂毫筆。要選用真正好的黑墨水,一些常見的廉價墨水擦了之后容易掉色。
希望這本書對于任何一個喜歡畫動物的畫家無論是初學者、業(yè)余愛好者還是專業(yè)畫家都有啟發(fā)和價值。我也期盼,讀者在學習這本書的過程中能體會到挑戰(zhàn)和樂趣,正如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體會到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