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zhuǎn)星移,時間都去哪兒了?
古人的一天是怎么過的?他們怎么計時?
古代小孩都玩些什么?
時辰與小時有什么關(guān)系?
十二時辰怎么劃分?
三更半夜到底是晚上幾點?
12首時辰古詩
全景展示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12幅精美繪圖
詮釋古人在一天光陰變遷中的生命體悟。
你與古代人們的生活作息有哪些不同?通過講述十二時辰的故事,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時間觀念。
歲月輪轉(zhuǎn),時光流逝永不回。
珍惜當下,莫負韶華!
近些年無論是小學生、初中生、還是高中生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教育考試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傳統(tǒng)文化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接觸的文化元素,其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是人文精神的底蘊,對培養(yǎng)孩子的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這是一款趣味精美,符合孩子閱讀習慣,易于分析、理解、記憶、想象,并遵循大語文教育理念的思維導圖繪本版,通過閱讀,讓孩子從小聆聽感受古人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不但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運語文知識,還可以成為孩子未來考試加分的智慧錦囊。
時辰,是我國傳統(tǒng)的計時單位。一個時辰等于今天的兩個小時,十二時辰就是一天的二十四小時。不論古代現(xiàn)代,一天的長度都是一樣的。但是,在沒有電燈電話的年代,人們是怎么度過一天的呢?
古代中國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社會,絕大部分人口都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如果沒有重大的歷史變遷,他們就世世代代生活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叫作安土重遷。人們恭敬地遵守著祖宗傳下來的相對固定的秩序和生活習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苦耕耘,老實本分地生活,孝敬老人,撫養(yǎng)下一代。
寅時、卯時,公雞站在院墻上一打鳴,農(nóng)家人就起床了,然后打掃庭院,下地摘菜,做早飯,洗漱。辰時,又稱早食、食時,就是吃早飯的時候。農(nóng)忙時,人們吃完早飯就去忙農(nóng)活;農(nóng)閑時,早飯后他們會做一些手工活,或者打短工來補貼家用。真是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古時候,城市人口比例小,市民的作息大致上跟農(nóng)村相似,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與今天燈火通明的不夜城不同,在那個沒有電燈的時代,想要把一個屋子點亮,是要花費很多燈油的。另一方面,統(tǒng)治者為了加強管理,在絕大部分歷史時期,都實行了宵禁。所謂晨鐘暮鼓,即戌時許(晚上八點前后),城市敲響暮鼓,商販行人各自回家,關(guān)閉城門,禁止隨意走動;卯時許(早上六點前后),鳴起晨鐘,開啟城門,恢復正常通行。
宋朝例外,統(tǒng)治者并不實行宵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宋朝十分熱鬧的城市生活圖景。北宋的首都東京(汴京),是最繁華的地方。東京的夜市,燈火輝煌,人來人往,甚至比白天還熱鬧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東京夢華錄》)。人們在鬧市中交游,賞燈,看勾欄瓦舍里的演出,吃各色各樣的宵夜,夜生活真是豐富多彩。
在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古代的城市和鄉(xiāng)村在一天中各個時辰的景象。還有幾個年紀差不多大的孩童,他們有著不同的身份,每天做的事情也不太一樣,快去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事吧!
夢學堂,專業(yè)從事少兒圖書的開發(fā)、編寫和出版工作。出書范圍包括:適合0-6歲幼兒閱讀的低幼啟蒙讀物、兒童文學、青少年助學讀物、科普百科、繪本等。擁有一支由十余名資深編輯組成的創(chuàng)作團隊,并由一批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和教育專家擔任顧問,近年來出版了《情緒森林系列故事繪本》《莫莉系列故事繪本》《我的第一本大百科全書系列科普繪本》《開心讀漫畫成語》《十萬個開心小問答》等一批十分暢銷的圖書。
古今十二時辰
古人的一天/ 06
古代時間更與鼓/ 07
古代的計時器/ 08
子時/ 10
丑時/ 12
寅時/ 14
卯時/ 16
辰時/ 18
巳時/ 20
午時/22
未時/ 24
申時/ 26
酉時/ 28
戌時/ 30
亥時/ 32
古人十二時辰的生活智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