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計算技術在歷史上的一步步演化,體驗過身邊那些融入生活點滴的計算技術,那么在未來的科幻世界中,計算技術會以什么樣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并讓我們的生活進一步改變呢?本書由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和科幻作家攜手打造,為讀者描繪一個未來世界,看看在那里,計算技術會發(fā)展成什么樣子。
本書適合對計算技術未來發(fā)展趨勢和科幻文學感興趣的讀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凝輝作序
計算機領域的科學家和科幻作家攜手打造
本書的各位作者既包括硬核科幻小說作家、熱愛科幻創(chuàng)作的科學家,又有科幻電影的導演和制作人,不謀而合地圍繞著人工智能開展科幻創(chuàng)作,通過不同視角短篇科幻小說的方式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計算未來的全景。
本書是“計算的三部曲”的第三部。第一部《計算的腳步》介紹了計算思維、計算裝置的發(fā)展歷程,回顧了在人類科技發(fā)展的歷史上科學家們?yōu)橛嬎憧茖W做出的重要貢獻;第二部《計算的世界》以短文的方式,普及了在衣、食、住、行中無處不在的計算技術,介紹了這些正在改變人們工作、學習、生活方式的技術原理和發(fā)展路線。
而在本書中,我希望帶著讀者朋友們一起打開腦洞,暢想計算的未來,看看計算科學與技術在未來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改變。
在本書的策劃之初,我首先邀請了共同主編王姝老師。王姝老師不僅長期致力于科技與影視融合的工作,還是一名科幻作家。為了讓這本書既有科幻的想象,又不失科學的內核,我和王姝老師邀請了7位合作者。其中,既包括硬核科幻小說作家、熱愛科幻創(chuàng)作的科學家,又有科幻電影的導演和制作人,希望通過不同視角短篇科幻小說的方式為讀者描繪未來的計算世界。
今年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和生成式AI掀起了人工智能的又一輪熱潮,這次的熱潮不僅僅影響學術界和產業(yè)界,全社會都在緊密關注人工智能:有人擔心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人質疑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是否會引發(fā)嚴重的科技倫理問題,有人顧慮人工智能是否會危及人類社會,甚至有人會問硅基生命什么時候會誕生……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計算技術,無論是大數據的獲取、大模型的訓練,還是實時的智能應用,都要使用龐大的計算資源。可以說描繪計算的未來,在應用層面很大程度上就是描繪人工智能對人類社會的改變。
本書的各位作者不謀而合地圍繞著人工智能開展科幻創(chuàng)作,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幅計算未來的全景。情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那么在未來,人與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之間會產生怎樣的情感呢?在《AI的代價》中,作者借由兩個數字生命的情感故事,對數字生存時代下科技與人、社會的關系進行了想象,尤其對于人類本性的剖析值得每個讀者反思。而在《尋找特洛伊》中,作者則用細膩的文筆,帶來一段人類愛上超級人工智能的悲傷故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是否會出現(xiàn)科技倫理問題,被精準預測的未來還值得期待嗎?意識上傳實現(xiàn)數字永生之后的你還是你嗎?在《閻羅算法》中,算法可以給每個臨終患者都標記上死亡倒計時。如果換做是你,你愿意讓人工智能技術幫你計算出最優(yōu)化的生存方案嗎?此外,如果人類可以意識上傳,你是否又愿意為了那不曾忘懷的愛與溫情,而選擇失去自己的記憶、愛與人格呢?這些在《追尋你的記憶》里有細膩的描述?萍际窍蛏七是向惡,人工智能會幫助人類文明進化還是會顛覆人類文明?在《無芯之地》中,描繪了當芯片與大腦融合之后,誕生了新的人造生命最終破解了造物主的密碼。在《低比特紀元——獵人吳商》中,作者暢想如果科技不受制約地發(fā)展,未來會不會出現(xiàn)文明的逆轉,這也是對當下的科技發(fā)展極強的反思。無限的腦洞是科幻小說的魅力,《祝英臺與梁山伯》為讀者呈現(xiàn)了一篇獨具一格的科幻作品。從古埃及神話到希伯來圣經,從梁山伯與祝英臺到三英戰(zhàn)呂布,在作者華麗文采背后的是其對技術與哲學的思辨。
讀完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當硬核科技與文學藝術深度融合后帶來的震撼,也許本書沒有中、長篇科幻小說的厚重,但一個個精彩的科幻故事就像為讀者提供了描繪未來的一塊塊拼圖,期待每位讀者都能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的計算的未來。
王元卓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大數據分析系統(tǒng)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杰出會員、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6項科技獎。2019年入選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2020年、2022年兩次入選“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國候選人。全國優(yōu)秀科普圖書《科幻電影中的科學》系列科普圖書的作者。電視劇《三體》,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科學顧問。
王姝
制片人、傳播學者、中國科學與影視融合項目發(fā)起人,專注于科學傳播的創(chuàng)新研究及路徑探索。中國科普作協(xié)科學與影視融合專委會副主任,就職于中國空間站望遠鏡科學工作聯(lián)合中心。國家干部培訓教材終審專家,中國電影文學獎“夏衍杯”評委,第九屆、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展評委,在《人民日報》發(fā)表文章16篇,在《光明日報》《科技日報》及人民網、光明網、人民政協(xié)網、中國社會科學網發(fā)表文章50余篇,獲中國科技新聞學會2021年“科技傳播獎”等獎項。電影《流浪地球2》科學團隊執(zhí)行制片人,《外太空的莫扎特》行政監(jiān)制、《獨行月球》《智能時代》策劃,電視劇《三體》《球狀閃電》科學顧問。
鮑遠福
文學博士、貴州民族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科普科幻、網絡文化與傳播的教學與研究。
陳楸帆
科幻作家、編劇、翻譯、策展人。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與藝術學院,中國作協(xié)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協(xié)副理事長、耶魯大學麥克米蘭中心訪問學者、博古睿學者。曾獲得茅盾新人獎、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中國科幻銀河獎、世界奇幻科幻翻譯獎、《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小說、德國年度商業(yè)圖書等國內外獎項,作品被翻譯為20多國語言,代表作有《荒潮》《人生算法》《AI未來進行式》等。
何自強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科學與影視融合專業(yè)委員會委員、電影導演、制片人。曾制作 20 余部電影,策劃抖音賬號粉絲超千萬,出品制作的紀錄片《500元的幸!窐s獲第八屆紀錄片學院獎最佳創(chuàng)新獎,入圍2019廣州國際紀錄片節(jié)。作品關注大時代下的人物和社會現(xiàn)實,致力于尋找故事的獨特視角和表達,感染觀眾,獲得與觀眾的內在共鳴。
吳悅
微像文化簽約作家,九五后新銳科幻作家,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年齡小而文筆老練,故事清奇,將女性特有的細膩柔情融進理性的科幻創(chuàng)作,別具一格。其以《野火》出道,驚艷科幻文學圈,且執(zhí)著于幻想領域的開拓,不僅堅持科幻創(chuàng)作,在奇幻和童話等領域也斬獲頗豐。于《科幻世界》《科幻世界?少年版》發(fā)表多篇作品。第七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年度新秀銀獎獲得者。
修新羽
清華大學哲學系本科、碩士。中國作家協(xié)會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成員。在《上海文學》《十月》《天涯》《青年文學》《花城》等刊發(fā)表小說30余萬字。在《科幻世界》發(fā)表9篇小說,多篇作品已翻譯為英文、韓文出版。
張軍平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自動化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生物認證、智能交通及氣象預測。至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30余篇,包括IEEE TPAMI、TNNLS、ToC、TITS、TAC、TIP等。學術谷歌引用7000余次,H指數40。著有科普書《愛犯錯的智能體》。該書獲得2020年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曾入選2023年上海春季高考語文閱讀理解題。另著有暢銷書《高質量讀研》。
張文奕
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士、亞非語言文學專業(yè)博士。任《東方民間文學》副主編,翻譯過《蒙古故事類型》,但實際不分畛域,是世界文學愛好者;曾發(fā)表《數據時代中的文化研究》《<艾蒙的四個兒子>與中世紀東西方民間文學交流》《從伊朗史詩<列王紀>看中亞的馬薩格泰人傳說》《“靈光”下的圣王理想:神話中的伊朗古典治世思想研究》等學術論文,但實際想當個詩人?傮w而言,喜歡看現(xiàn)實、寫浪漫。
序
前言
AI的代價 鮑遠福
閻羅算法 陳楸帆
無芯之地 何自強
追尋你的記憶 吳悅
尋找特洛伊 修新羽
低比特紀元——獵人吳商 張軍平
祝英臺與梁山伯 張文奕
后記